会展业的聚能效应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会展业,聚能效应,国际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6-28 11:51
文:俞华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国际化的功效
近代展览活动如果以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算起,已有近160年历史。现代展览业如果以1925年在意大利成立国际展览联盟为标志,至今也有85年之久。中国则是1902年在武汉首开劝业展场; 1929年在杭州举办首届西湖博览会。新中国更是在建国后,各种展览会接连不断;改革开放使展览业蓬勃发展。所以。当我们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提出关于展览业开辟新道路的课题,乃是颇有见地的。
论会展名城,从国际上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美国拉斯维加斯、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这些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和经济的繁荣。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国内第一政治、文化中心,汇聚了政府的各级职能部门,全国主要的工业协会、学会和商会,以及世界工商界驻中国的代表,是中国重要会展的策划、发源地。北京将会展业作为“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
参与展会活动的传播者与受传者目的明确,所以展会传达的信息表现为定向性强、时效性强。
展会的传播效果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反馈快。展会的现场特性及其拥有人际传播的特性使传、受双方都能得到最直接和最迅速的反馈信息,形成真正的互动传播。在特定时间、地域空间的会展活动,能给每一个参与者带来便捷的好处,信息收集既准确又迅速。
二是效率高。由于展会是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播,限定了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内容的范围,信息量高,传递的密度大,受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有效的同类信息。某一信息的出现,能被会展活动的参与者及时而大面积、大规模地发散和分享,发挥信息的最大化效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能。会展的信息传递渠道多,信息传递速度加快,环境媒介全方位刺激人体感观,它产生的效果是强烈的、生动的。
三是质量高。会展活动能减少信息中转环节,信息真实程度高,提高信息质量,降低信息传递误差,减少信息失真情况,降低信息失误造成的风险,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会展活动也是检验信息的重要过滤器,通过过滤,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能得到识别和应用。同时会展活动本身具有信息生成功能,能创造出新的信息、知识。
公益性的特点
会展的盈利性和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为众多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据有关数据显示,会展业利润率在25%左右,属于高收入、高盈利、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被喻为“无烟产业”。会展的公益性会展活动有利于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政治宣传类会展有利于政令畅通,政通人和,司法展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治安秩序。文体类会展可以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科教类会展可以提高全民素质,公益性的社会效益不可谓不大。
鉴于此,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投入或财政补贴的形式,将建设会展中心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来办,将其建设成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超过7000万人次,仅仅世博会门票、餐饮、旅游纪念品等的直接销售收入就达到91亿元人民币,其中门票收入73亿元、餐饮收入9亿元人民币、饮料费收入4.5亿元人民币、纪念品销售额4.5亿元。
会展活动也是实施终生教育的大学校,从传播对象看,它面向全社会不同层次,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习俗的广大群众,进行广泛的社会教育。用展会形式进行社会宣传教育,目的性强,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宣传教育对象集中、广泛,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影响力大,宣传社会效果好。
新时期的发展
新时期下我国提出了创新展会服务模式的要求。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目前,会展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要想在该产业市场中掌握优势,就必须保证基础工作质量,而在疫情常态化下,会展场馆如何发展、如何进行发展定位、如何在发展中探寻突破口、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议题。
新常态下我国会展业呈现出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专业化进程持续提速、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等四大发展趋势。随着全国各地智库建设热潮的推进,智库论坛作为一种新的会议形态也呈现出参会官员多、会议效果好、宣传效果好等特点。
设立标准则是另一项重要举措。国家认证标准《专业性展览会服务认证技术要求》的编制进展,截至2018年11月,已开展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研究,召开研讨会8次,数易其稿,并完成《专业性展览会服务认证技术导则》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召开专家征求意见会,吸收意见形成修订稿,上报国家认证认监委,进入公开征求意见和定向征求意见阶段。《专业性展览会服务认证技术要求》的核心技术内容,包括服务认证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其中服务三要素指服务资源、服务过程、服务结果;以及专业性展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认证实施的具体方案,包括适用对象及范围、认证依据、认证模式、认证结果等四个方面。
国际市场把会展经济与旅游业、房地产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人类文明进步越快,对彼此的物质、文化交流需求越高,会展也因此成为城市名片和城市经济助推器的代名词。巨大的会展总量背后,是中国旺盛的需求与活跃的市场经济。会展促进供需洽谈合作,除了总量位居全球第一,硬件不断提升之外,近些年中国会展业还有不少积极变化:如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企业链条延伸;展会专业性增强,市场化程度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等。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既为中国经济社会,也为全球会展业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