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发展格局,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6-28 11:49
文:曲维玺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当前发展特点当前,我国会展业已经进入了由万亿元规模扩张型高速增长,转向内涵提质增效型的新发展阶段。我们应该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会展业在十四五期间,将显现以下发展特点:
一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推动会展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会展业要充分利用好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当前国内经济快速恢复的有利时机,发挥会展业的平台桥梁作用,服务好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和价值链的提升,充分把握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系,发挥好会展产业链增值带来的溢出效应,促进我国和全球经济尽快复苏。
二是绿色低碳将成为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目前,会展业各方对新型绿色会展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在场馆设计、会展组织、展示搭台搭建等服务环节,都将实现绿色化放在了首位,而且已经在很多展会上开始了实践。同时,各方也在积极围绕绿色低碳方向在拓展展会的主题,绿色化将成为会展业的新亮点。
三是专业化品牌展览将成为展览业发展的主流。
经过近几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新产业不断涌现,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品牌化发展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因此新兴产业和新消费领域蕴藏着的专业性展览的发展潜力将会不断爆发,专业化品牌展将成为展览业发展的新动能。
四是数字化将成为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为了应对疫情,我们会展人在线上线下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方面取得了很多良好的成效。会展场馆数字化建设推动了数字会展新基建快速发展,同时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也为会展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会展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将会不断的加快。
五是跨界融合将引领会展业发展的新未来。
会展业在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环节中发挥着重大的枢纽作用,是联动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核心载体,树立“会展+”模式理念,推动跨界融合,助力城市产业经济和国家战略的实施,是新阶段赋予会展业的新使命。
推动融合与发展
中国会展业要积极有效地推动会与展的融合,会展与产业的融合,会展与城市发展规划的融合,会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让跨界融合引领会展业发展的未来。
目前我国在进口贸易、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扩大消费四大领域分别打造了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四大国家级会展平台,成为各国共享机遇,扩大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为全球经济复苏维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一步将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发挥会展经济的优势,秉承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理念,推动会展业与其他产业联动融合赋能,统筹推进办会兴城、兴业、惠民,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推进新发展思路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迭代升级,生产和投资贸易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新时期,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以创新驱动引领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会展业增强产业升级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会展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战略举措,需要协同推进规则标准创新、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健全以创新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制定针对性更强、更加完善的创新激励政策;完善高素质、创新型会展人才培训机制。持续发挥会展业惠民生、稳就业、促消费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优质高效的会展业发展新体系,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二是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增强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的协同与联动,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打造一批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示范区、示范平台和示范项目。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业发展合作的支持,积极扩大特色、优质、现代、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各项政策举措的持续落地。积极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提升跨境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水平,通过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以数字技术助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为数字会展业提供了强力支撑。支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打造“云展览”“云展示”“云洽谈”等“线上会展”平台,形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会展发展新模式。
开展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展览业态,实现会展业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线上会展创新了会展的形式,并成为会展业从线下走到线上,从面对面转向屏对屏的标志,并在2020年后逐渐为主办方接受和使用。
新技术促进了互动性,使临场感更强,加深使用者品牌形象,对主办方有助于增强客户粘性,塑造会展的品牌,真正打通展前、展中、展后阶段的跨度。打造智能化场馆,营造和增强场馆空间,场景设计以及实现绿色化运营。随着技术迭代更新以及技术服务方与会议业态的相互磨合和相互适应,会展业数字化转型也将不断加快。
新技术赋能会展价值再造,会展数字化变革具有点对面的辐射效应,从产业链的局部环境再造开始,逐步扩大到会展业行业生态,再到城市功能、技术创新和业态模式创新,呈现企业和城市的产业会展价值重构。
四是同城市发展相结合,以会展业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充分体现了会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通过品牌会展活动的举办,较为迅速地树立起城市形象,打造自身文化标签,增强城市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优质高端资源和人才聚集到本地。同时高端会展活动的举办,也是城市综合保障能力的全面检阅。在服务于会展活动的过程中,客观上提升了城市公共和商务服务水平,拓展了当地民众文化视野,提升了服务意识,推动了城市文化发展和文明建设。
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城市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实践。同时会展也推动了城市经济拓展与合作, 通过支持会展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地方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 通过发挥会展的平台功能, 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国际化。通过一系列会展活动, 有效嫁接起城市之间, 城市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合作和连通能力。
五是建立更加高效的融合合作机制。
首先是展产城融合, 以会展带动产业发展, 以产业带动招商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我国会展业呈现显著的产业会展特色, 会展立足产业, 反哺产业, 服务产业, 已成为与会展关联的各界人士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共识。作为一种平台经济, 会展更需要与产业发展、与从事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结合。
完善会展业发展环境
当前, 不少城市都在围绕自身特色产业, 引进培育和合作举办专业性、行业性展览会, 完善和延伸会展产业链和供应链, 增强拉动效应, 发挥好会展对产业招商的延伸功能。通过会展产业的溢出效应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另外, 各城市开展的会展产业聚集区和会展生态园区的规划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举措。
其次与文旅融合, 丰富会展内涵,拓展产业边界, 综合性会展功能不仅体现在贸易对接、产品展示、合作洽谈等商务领域, 也具有融合优势资源, 引流推介, 增强城市辨识度的延伸效应, 紧密结合地方文旅资源、挖掘和培育特色品牌, 就能充分发挥好会展所诠释的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功能。
未来的会展或许会成为千万行业中的分子元素。当互联网巨头们带着庞大的数据库进入会展业, 会展的业态必将迎来融合合作发展的新时代, 因此会展业应主动出圈, 由内向外打破边界, 探索真正的会展+N新生态, 比如可以与会展+商业综合体为载体, 创新会展+消费融合发展模式。未来会展业要充分扩大自身的体量, 带着项目, 带着服务, 带着创新, 主动融合其他行业。
发展会展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发展格局下, 会展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进一步强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以双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未来会展业必将奔跑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