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认路

  • 来源:奇妙博物馆
  • 关键字:古人,认路,出行
  • 发布时间:2023-07-01 19:51

  文/张致和 潘小宇

  图/王会慧

  跟着官道走,出行不犯愁

  你可能会说:“古人可以问路啊!”但其实问路不太靠谱儿。根据历史记载,楚汉相争时,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吃了败仗,逃跑时迷路了,向农夫问路时,农夫给他指了一条错误的路。于是,项羽和手下就陷入了泥沼之中,不幸被刘邦的部队追上。项羽进退失据,与敌人几番争斗之后,最终在乌江边自刎。可见,关键时候,问路也有风险。要是项羽手下有人认识“官道”就好了,顺着官道走,迷路的概率应该小很多。

  官道,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官方出资修建的道路,目的是更方便地下发政令、运送物资、出征打仗以及押送犯人等。实际上,普通百姓同样可以走官道。

  早在商朝时,从国都通往各地的道路体系就初具规模了,到周朝时出现了贯穿镐京(西周的国都)和东都洛邑的“周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方便通行和运输、增强国家实力,纷纷在“周道”的基础上修建次级公路,但是这些公路的规格不同,宽窄不一,十分混乱。于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实行“车同轨”制度,将车轨宽度统一,并把之前各诸侯国的主干道连接起来,称为“驰道”。因为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所以有人把驰道称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

  秦朝修建的驰道,有很多一直用到清朝时期。清朝的官道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官马大路、大路、小路。官马大路是连接各省的主干道,以北京为中心向全国辐射,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大路类似于现在的国道,连接省内的重要城市;小路则相当于省道,由大路延伸向乡镇。如此完善的官道体系,可以使古人轻松到达乡镇,而且官道上有官府所设的驿站,出行也更加安全。

  不过无论哪个朝代,在官道上出行都要注意交通规则,也就是“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这种规则其实是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如果不遵守这种规则,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哟!

  “路程书”在手,天下到处走

  当然,光有官道对路痴来说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路程书”。

  古代的“路程书”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地图,主要记载道路的分布和走向,能够帮助人们识别道路。路程书里面不仅有文字描述,还有图示说明,旅行者可以判定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以便安排此后的行程。

  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人们经常走南闯北贩卖商品,所以各种路程书就成为他们的必备工具。其实不仅商人需要路程书,官员进京述职,士人进京赶考,也都需要路程书的帮助。比如元朝的《古杭杂记》中写道:“……印买《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南宋都城),必买以批阅……”明朝时,出现了著名的路程书《一统路程图记》,它既是路程书,又是行商的指南。我们所熟悉的徽商和晋商都是当时的路程书编撰者,他们在商途中记录了沿途各地点之间的交通里距、水陆情形、治安状况、物产风俗乃至名胜古迹等方面的内容,既为人们指路,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地理信息。

  古代的路程书中,还把路程编成歌谣,方便教给不识字的普通人背诵。古代的路程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是人们旅行、经商、科举的必备指南!正如晚清的《杭州上水路程歌》抄本里说的“津迷只把程图看”,路程书对远行的路痴有指点迷津的作用。

  识路有路标,方便又可靠

  光靠走官道、看路程书还不够,古代路痴认路离不开的还有一样,那就是看路标。古代指路的标志有堠(hòu)和指路碑等。

  你可能会好奇“堠”是什么,堠其实就是按照一定距离堆出来的土堆。从东汉开始,官道上就有这种小土堆。堠能够起到分程计里的作用,也就是能够标记里程,帮助行人了解自己到底走了多少里路。土堠每五里便设置一个,称单堠;十里两个,称双堠。因此古人可以通过数路途中经过的堠的数量计算道路里数。另外,当古人遇到岔路时,堠还可以帮助他们辨别方向。

  此外,在面对岔路时,能帮上忙的还有能够指路的石碑,指路碑一般立于南方山区的交叉路口,碑上刻字来表明往左走是何处,往右行是何地。

  南方山区中语言多样,素有“十里不同音”之说,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要以官话为媒介才能交流。然而,除了读书人、乡绅以及在外经商闯荡的人能听懂也能讲官话外,民众大多不会讲官话,也听不懂官话。即使在山路上碰到人,也可能因语言不通、交流困难而迷路。经常有人在山路上转来转去,被困在山里几天几夜,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山区里的人们就喜欢在岔路口立指路碑,为行人指路。

  除了以上这些方法,古代的路痴还可以凭借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驿站等来认路。从古人的这些认路方法中,我们是不是能体会到他们无穷的智慧呢?以后外出旅行时,不妨去发现那些属于古人的认路标记,亲身感受跨越时间的传承。

  (本文编辑:王 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