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喜剧史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漫话,喜剧史,意识
  • 发布时间:2023-07-06 12:45

  郭德纲

  喜剧的源头在哪儿, 大家可能不知道。老郭考古多年, 上山下河这么一研究,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 喜剧起源于巫术。提到“ 巫”,大家千万别误会, 各个民族都曾有过自己的巫。因为远古时代, 人类文明还处在萌芽阶段。人类掌握的知识也少, 理解不了大自然, 就觉得冥冥之中, 有神在控制着他们。那他们得跟神沟通啊!得有人与神对接,哄神高兴,告诉神他们都要啥啊!

  这个人是谁呢? 就是巫。巫, 得会作法。作法, 是很讲求仪式感的。巫得舞动起来, 失去自我的意识, 才能与神对接上。

  不过求神不能事到临头再求。平时就得“ 娱神”,让神高兴,得给神唱歌、跳舞、表演节目。日子久了, 巫就分化出了乐手、歌手、喜剧演员等工种。有些巫还开始采集药物, 给人看病, 这就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巫医。

  从巫分化而来的几个职业中, 有几个专有名词是用来代称乐舞艺人的, 叫做“倡”“优”“俳”:“倡”是唱歌的; 专门负责演杂戏搞笑的人叫做“ 俳”; 还有一种人叫做“ 优”, 类似于今天的话剧演员。但是优的表演, 不逗乐也不行。所以倡和俳一起出现的时候, 就是表示歌舞演员、喜剧演员都有, 简直是一场晚会的阵容; 而俳和优放一起, 那就是专指喜剧演员了。

  俳优的演出, 多数是单人表演, 很少有两个人搭着演的,演的又都是原创内容。所以我觉得这种演出形式类似于今天的脱口秀, 是一种情景式的、戏剧化的表演。

  十六国时期, 有个小国叫后赵。后赵高祖石勒在位的时候,有个参军叫周延。

  参军是个官职。周延这个参军犯了贪污罪, 贪污了数百匹官绢。官府没有把他关起来, 而是用另一种办法来惩罚他:只要有重大场合,他都要上台演出, 就演他自己贪污的过程。还有一个人做他的搭档, 负责戏弄他。一个参军, 一个戏, 这个演出就叫“参军戏”了。

  由官员变成俳优, 这是巨大的耻辱。周延一上台,搭档就问他:“ 你不是官员吗, 怎么当了俳优了?” 他就抖抖身上的黄绢,说:“就是因为私拿了这些官绢, 才跟你们一样了。” 底下的官员一看, 噢, 贪污的下场这么惨啊,那以后不贪了。

  后来这个表演形式就推广开了。条件有限, 周延不能去各地巡演, 那就得有人来扮演周延, 以及和周延同类型的人物。久而久之, 这个被戏弄的角色就叫做“ 参军”, 戏弄参军的那个角色叫“苍鹘”。

  这是我国戏剧史上最古老的表演定式,共两个人物:一个聪明, 负责戏弄别人;一个傻乎乎, 一直被戏弄。您看到这里, 可能觉得有些熟悉, 想问:“ 这是不是相声的起源?”

  虽说人数一致, 目的也都是逗乐, 可我觉得这两种艺术形式不太一样。倒是日本有种喜剧叫“ 漫才”, 跟参军戏的形式更像, 一个聪明一个傻。传统的漫才, 就是以轻佻的言语、诙谐的动作来博得观众的欢笑的。

  到了北齐, 出了一位天才喜剧演员, 叫做石董桶。这个人饱读诗书, 所以他的段子带着很强的知识性。石董桶曾经当着皇帝高欢的面儿, 剥一位贪官的衣服。贪官不干了:“ 你干什么?”石董桶说:“ 你剥百姓, 我就剥你。”

  这是没有排练的, 即兴的参军戏。

  高欢这个皇帝, 识字不多, 喜欢听人给他读诗。有人给他读郭璞的游仙诗:“青溪千余仞, 中有一道士。”高欢很喜欢这两句, 石董桶就说:“ 这句不怎么好啊,我写得比他好一倍!”

  高欢好奇了:“真的吗,你写得比郭璞好一倍? 那你写。” 石董桶就写:“ 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

  高欢都笑岔气了。

  石董桶还去过国子监,与里边的博士辩论。他问博士:“ 孔子七十二弟子里,有多少戴帽子的、多少不戴帽子的?”

  博士回答不上来, 石董桶说:“ 很简单啊, 三十个戴帽子的, 四十二个不戴帽子的。《论语》里说过‘ 冠者五六人’, 五乘以六, 不就是三十嘛。”

  您看看, 他的段子里的知识点多么密集, 没有中学文化根本听不懂!

  到了清代, 为了给乾隆祝寿, 安徽来了个叫三庆班的戏班子。三庆班在京城驻扎下来, 形成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剧种——京剧。在那个年代, 京剧可比今天的流行歌曲还要流行啊,毕竟可选择的娱乐项目少,大家伙儿都迷这个。当时的生活节奏慢, 都不忙, 老百姓一听戏就想听一天、听一宿什么的,所以演员特别累。总那么唱受不了, 演员们就在念白的地方注注水。唱到该念白的地方, 演员就会留一段自由发挥的时段。一般都是丑角来自由发挥, 利用这个时段, 说点儿讽刺时事的段子或者讽刺当天观众的段子。这个时段的表演, 叫做“ 活口”, 灵活的单口,灵活的气口,怎么理解都行。这一段即兴表演,单拿出来,就跟今天的脱口秀表演很像了。

  光绪年间, 出了个很厉害的京剧演员, 人称“ 京城第一丑” 的丑角刘赶三。这是个人物!“ 同光十三绝”里就有他一个。

  有一次, 台下有不少官员看戏,刘赶三演了个庸医。别人家里有病号,请他看病。到了门口,搭戏的说:“先生,留点儿神,别让狗给咬了。”

  刘赶三指着台下说:“我早知道, 这个门里是没有真狗的,有的是走狗。”

  还有一次, 刘赶三在台上演皇帝。看戏的是慈禧和光绪,慈禧对光绪异常严苛,看戏的时候,慈禧是坐着的,光绪一直站着。刘赶三就在活口部分说:“ 我演个假皇帝还有座呢, 你看那个真皇帝,只能站着。”

  戏班子的人都吓坏了——惹谁不好, 惹她! 结果慈禧这一次还真没发作, 叫人给光绪搬了个凳子。等于是刘赶三帮了光绪一次, 光绪欠了喜剧演员一个人情。(维保摘自湖南文艺出版社《谋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