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 来源:职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电子商务,物流,课程评价体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3 21:05
文 / 李达欣
摘 要:随着国家对技工教育的重视,技工院校进入快速发展期。课程体系建设是推动技工教育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是提升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为例,通过对评价体系的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实践提出评价体系构建要遵循四个原则,构建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目标的课程评价体系,实现“贯穿全过程的多维度评价”,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子商务 物流 课程评价体系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对技工教育的重视,技工院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课程体系建设是推动技工教育发展的强有力支撑,是提升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2021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为技工教育事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1年12月出台的《广东省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技工教育提质增效,构建高水平一体化课程体系。”对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能有效检验技工院校教学策略是否正确,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技工院校及时调整教学方针、规范教学管理、提升师资水平,为未来制订更加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推动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打造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技工教育。笔者以电子商务专业的物流管理课程为例,对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技工院校现状及存在问题
技工院校强调教师坚持以行动为导向实施课程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在技工院校12年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经验,对制约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
(一)评价主管部门专业性不强
根据《广东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规划(2022年修订)》,教学督导部门是“技工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部门。由校长直接分管,负责教学实施的监督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因此,教学督导部门理应是实施和推动技工院校课程评价的主管部门。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学督导部门建设跟不上发展需求已成为目前制约技工院校课程评价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专职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中针对课程评价的分数仅是在每学期期末由教学督导部门组织学生参与到该门课程的评价中。许多学生认为课程评价是“例行公事”,对于评价马虎应付,导致评价分数未能真实、合理反映课程实际教学水平。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为例,课程评价主要围绕学生满意度和学生成绩及格率开展,由于技工院校对于成绩要求普遍偏低,加上学生评价的应付式填写,课程评价结果相差极小,无法体现客观结果。
(二)评价主体不够全面
评价主体是课程评价组织和实施的群体。根据不同利益诉求而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才能有效体现课程评价的全面性,评价主体应涉及课程教学活动实施的各方面,如企业、教师、学生、课程专家等。目前企业评价缺位、教师评价权利缺失、学生评价主体性不完整、课程专家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如笔者所在学校电子商务物流课程的校内课程评价主体仅为任课班级学生,专业课程教师之前没有互评机制,专业课也未设立学科带头人为主导的专业评价队伍,与市场衔接的企业参与更是无从谈起。
(三)评价过程较为单一
有些技工院校仅在每学期期末组织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程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时被 “羊群效应”影响,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评价过程仅在填写问卷的一念之间。而实际上,电子商务物流这类课程应以一体化教学形式贯穿全程,在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应有更多的机会将评价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应做到及时、有效,在课后让授课对象及时做出反馈,或通过课上应答响应度、课堂作业完成率等信息化手段,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参与到评价中,形成贯穿教与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
(四)评价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应用
课程评价和课程开发未形成强关系,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课程质量,如一些学校的教师仅是得到一些评价的综合分数,无法得知评价存在的不足。很多时候,评价的分数并未与课程的开发和更新挂钩,评价结果无法起到倒逼作用。而评价度较低、得分较低的原因,如是否为教材不适用、教学方法不适应、课程理论和实操比例不协调、学生参与度不充分等,也无法通过综合分数准确获知。例如,很多学生认为技工院校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应以实操课为主,并且应选用新时代贴近社会现状的教材,但实际上任课教师只能从学生满意度反馈中看到一个综合分数,对课程的改进也无从下手。
(五)评价指标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笔者在此以某技工院校所用的课程评价内容为例,在参与评价的主体仅是学生的基础上,评价内容的设置也不够全面、科学。首先,技工院校所有课程无论是实践课还是理论课都统一使用一套评价标准,没有突出侧重内容,没有突出技工院校实践教学的引导性作用。其次,评价指标较为陈旧,没有根据时代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如教学方法中仍然要求板书工整,没有体现新时代教学课件的制作应用和“互联网+”背景下科学掌握知识的新方法。再次,指标分值分布过于平均,缺乏引导性。评价主体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某项指标进行着重判断,容易产生评价疲劳。三、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与实践探索
(一)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前提。该原则要求在进行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时,要充分认识到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利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课程实施过程的优缺点,并加以分析整合,从而提升技工院校课程水平和质量。因此,构建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导向性原则,要发挥课程评价体系的指引作用,向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教研工作人员、参与评价人员传递明确的信息,进而通过课程评价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科学性原则
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应立足技工院校学生实际,突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特点。秉持科学性原则,从课程评价指标的确定到权重的配备都要经过科学论证,确保各系评价指标能科学反映课程实施的真实情况。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在实施课程评价时,要充分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属性,要将课程评价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构建。从课程的培养目标、评价的组织实施、课程的实施和教育对象、课程的教学方式手段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对各方面的要素完整、全面、有层次地进行解构整合,确保不同的评价指标之间的动态联系,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整体性的体现技工院校自身特色的评价体系。
4.可操作性原则
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最终要落地。可操作性原则,就是在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评价指标落地后的实际情况,例如指标的内容应该具体易懂,要有清晰的描述和衡量标准,方便评价者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确保课程评价的真实、有效、准确。
(二)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建议
1.加强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主管部门的专业能力建设
教学督导部门是技工院校实施课程评价工作的重要部门,要重视技工院校教学督导部门的建设,配备具有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教学督导工作人员,选拔资历深、能力强、职称高的领军人物作为部门管理者,各院系推荐的学科带头人组成课程评价委员会,使评价结果更让人信服。通过充分授权,有效监控教学过程,及时检验教改成效,建立跟踪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学评价部门对新知识、新方法要勇于吸纳和转化,及时引入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指标更新评价体系,如五维评价导向法、慕课学习三部曲、实时全面“云评价”、CPP课程评价模式等,打造更专业的课程评价体系。
2.形成技工院校课程评价多元主体
校企双制、产教融合是技工院校办学的基本原则,因此,技工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也不应只是技工院校内部的“独角戏”。要鼓励技工院校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社会等的作用,将课程的实施及评价作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技工院校办学的桥梁,形成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在技工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统一政策基础上,让各技工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推动搭建契合技工院校办学一线实际情况的多元评价主体,将内部自评、外部评价、第三方评价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进而提升技工院校办学质量。
3.强化课程评价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技工院校的办学,要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要围绕区域产业定位和市场需求提炼岗位核心能力,将职业资格标准分解量化融入课程设置中,推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课程评价与企业绩效管理的融合对接,将校企双制、产教融合充分体现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题实施过程是联系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结果的桥梁,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将评价结果运用于课程的改进和质量提升中。因此,要构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者的循环模式,而不是将“课程评价”作为终点。
4.构建科学全面的技工院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要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坚持内部评价(学校、教师、学生)与外部评价 (课程专家、行业、企业)相结合,横向评价(对当下的评价)与纵向评价(基于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科学构建满足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玲,魏丽萍,马宁“. 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施路径探讨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
[2]杨飞.平时成绩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基于财政学课程成绩的实证研究[J].科技文汇,2016(10).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