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开放 青岛西海岸新区澎湃蓝色动能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岛,动能,海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7 21:15
文 本刊记者 范镇 通讯员 李涛
覆盖地球约70%面积的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不仅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也日益成为全球合作的重要领域。
从辉煌灿烂的琅琊文化一路走来,开放基因始终流淌在西海岸新区的血脉中,并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潜力所在。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深耕向海开放,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等,实施海洋领域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海洋经济竞争与合作,打造海洋国际合作的青岛样板、山东实践,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输出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依港而兴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因海而生、依港而兴,港口是西海岸新区的发展优势之一。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3绿色与安全港口大会(第二届北部湾绿色港口发展论坛)上,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获评五星级“智慧港口”、五星级“绿色港口”,标志着该码头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当前,自动化码头三期建设正加快推进,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构建贯通港口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着力打造更智慧、更绿色、更高效的港口。
离开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这里车船如织,各码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6月初,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泊位工程首个沉箱封顶。该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董家口港区的铁矿石年接卸能力将提升至3000万吨,为新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走进毗邻港区的董家口经济区,一条条错落有致的化工原料运输管廊映入眼帘,脉动着高质量发展活力。目前,新区正以专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实施“聚核聚链”行动,放大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开展集群化招商,持续“扩链、强链”,壮大实体经济。
在陆海统筹方面,新区也将积极推进董沂、董潍等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港口发展壮大,除了自身的停泊条件外,还需要发展腹地,而疏港铁路的规划建设正有助于新区实现快速集散货物,真正打造沿黄流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积极推进青岛港加快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升级的脚步,打造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青岛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跃居全球第四、第五位,海铁联运箱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港口第一。“双港口”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外贸航线达到215条,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通航贸易,成为国家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国家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以一港联通世界,港口加速了全球各类发展资源在新区集聚、耦合,城市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站位更加高远。
建强平台 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2.0版”
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要建强用好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
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建设是西海岸新区必须扛起的“国之重任”。
日前,青岛中集普威新能源科技项目在青岛自贸片区破土动工。项目推进过程中,片区在全省首推的“产业用地一件事+规划审批告知承诺+标准图册”模式落地见效。在该模式下,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由原来平均10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积极探索青岛自贸片区更高水平开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累计探索形成252个创新案例,9项试点创出全国经验。根据商务部评估,青岛自贸片区在全国67个自贸片区中处于第一梯队。
今年,西海岸新区将深入实施“自贸2.0版”改革,推动制度创新扩容升级,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深化“区关港”联动创新机制,争取启运港退税等政策突破,加快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等试点任务,年内形成不少于30项含金量高的制度创新成果。同时,推动产业发展扩量升级,聚焦聚力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五大产业,加快建设智能家电、基因技术等四个千亩专业园区。
“自贸大潮”在黄海之滨澎湃激荡,释放出愈加强大的发展动力。
开放,一直是西海岸新区最为鲜明的特质。近年来,新区高质量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平台,放大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效应,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日韩服贸港投入运营,打造黄河流域“9+2”区域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供应链产业集群,在美国、俄罗斯、韩国、泰国等国家地区开设运营海外仓,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在全市占比超95%、在全省占比超70%。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落地全国首单电子仓单质押业务,累计现货交易额突破800亿元。高标准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园区,启用青岛日本、青岛德国国际客厅,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完成、封闭运作模式获批,集聚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企业。
合作共赢 打造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
蔚蓝大海,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经济价值。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在2 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上,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国际机构共同申办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获批,落户西海岸新区,成为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批批复的5个“海洋十年”协作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唯一获批的协作中心,西海岸新区成为我国首个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地方政府。
今年,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在西海岸新区启用,还将于9月底召开国际启动大会,与海内外同仁一道,探讨和推动“海洋十年”最新成果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此外,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还于2022年牵头申请并获批了一项“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报系统”(简称OSF)。这项计划联合了全球25个国家、34所科研机构和3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这是我国物理海洋学领域首个在联合国框架下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
据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介绍,OSF大科学计划将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大幅提升对海洋和气候系统的认知水平,力争弥补甚至消除海洋和气候数值预测预报领域的时间盲区,从而对山东省的农业生产、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和远洋航运等行业,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以及OSF大科学计划的成功获批,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在海洋与气候预报这一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科技领导力的高度认可,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从“跟跑”逐步走向了“领跑”。
未来,西海岸新区将高起点打造海洋国际合作新高地:加快建设“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实体化、专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运作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规则制定,研究推广海洋综合管理、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的解决方案,推动共建跨国蓝色产业园,打造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创出山东省、青岛市海洋综合管理最佳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