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价值及研究内容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研究价值,研究内容,长沙湘江古镇群
  • 发布时间:2023-07-30 13:41

  熊礼明

  (长沙学院,湖南长沙 410003)

  摘 要:长沙湘江古镇群包括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等古镇。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可以为长沙湘江古镇群的吸引力提高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能为长沙湘江古镇群的乡村振兴和全面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治理现状研究、治理基础理论研究、治理机制构建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旅游协同治理;研究价值;研究内容;长沙湘江古镇群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境内,有靖港、铜官、新康、乔口、书堂等古镇,统称为长沙湘江古镇群。近年来,长沙市通过深入挖掘古镇文化资源,打造了“靖港古镇”“铜官陶城”“新康戏乡”“乔口渔都”“书堂小镇”等各具特色的小镇。2016年,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沙湘江古镇群的保护与开发,出台了支持古镇群发展的相关文件,力争把湘江古镇群打造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但是,古镇群的旅游开发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吸引力不足、古镇群发展缺乏合力等问题,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发展带来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有助于当地的乡村振兴,不仅能实现乡村经济结构的改革,而且也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长沙湘江古镇群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

  国外古镇旅游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开发感知、古镇旅游开发影响、古镇旅游社区参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劳里(Laurie)以玛雅古村落为例,研究了古村落的旅游商业化现象[1]。科恩(Cohen)以墨西哥瓦哈卡(Oaxaca)的4个萨巴特克语村镇为例,研究显示本土化管理模式有可能加剧整个社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伯恩斯(Burns)等对西班牙古莱亚(Culellar)古镇的研究发现,政府的支持有助于传统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

  国内对古镇旅游的研究集中在古镇旅游的影响、古镇旅游的感知、古镇旅游开发等方面。例如,姜辽等研究了古镇旅游开发对社区居民影响[4];余志远等基于游客的感知对古镇旅游进行相关研究[5];吴丽敏等基于居民的感知的角度对古镇进行相关研究[6];董雪旺等探讨了古镇旅游开发模式[7];王媛等针对古镇旅游形象进行研究[8]。

  笔者检索到的文献有对古镇群旅游发展的路径和古镇群旅游的协同管理进行研究的,但成果较少。古镇群旅游的共生发展可通过文化建设型、生活体验型及田园娱乐型3种不同发展路径实现[9],古镇群开发路径以发展古镇乡村休闲度假为主[10]。而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空间结构完善是古镇旅游合作建立的基础[11],宏观环境因素、行业环境因素和古镇自身因素是影响江南古镇旅游景区合作的因素[12]。目前,学界对湘江古镇群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湘江古镇群的非遗研究、游客对湘江古镇群的感知研究以及湘江古镇群旅游发展研究等方面[13-15]。

  在古镇旅游研究中,较多学者关注古镇旅游开发及影响研究,对古镇旅游的协同治理研究极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古镇群旅游的协同治理研究将会是古镇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一)地域条件的协同需求

  长沙湘江古镇群中的各个古镇距离较近,为旅游协同治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各小镇旅游资源特色都很突出,历史底蕴深厚,每个古镇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靖港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铜官古镇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新康古镇以戏曲文化为特色,乔口古镇打造“乔口渔都”品牌,书堂古镇以书法文化为特色。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发展有助于古镇群旅游品牌的打造,有助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要求

  区域旅游竞争不仅体现在单个景点的竞争,还体现在区域整体的竞争。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开发价值较大。由于我国传统意识下存在的“行政区旅游经济”或“诸侯经济”,古镇群的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暂时未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现象严重。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没有很好的转化成市场优势,古镇群的协同治理力度还不够深。长沙湘江古镇群中任一古镇单打独斗所释放的经济能量是有限的。只有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才能更好地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规模效益,才会产生“1+1>2”的市场效益。

  (三)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构建的需要

  长沙湘江古镇群是由多个古镇构成的一个整体。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虽独具特色,但从旅游者注意力经济的视角来考虑,若不从整体构建一个统一的旅游形象,旅游者只会对去过的或是关注的古镇熟悉或了解,对周边的古镇就缺乏认识。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就是要整合区域内所有古镇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人文氛围、旅游管理、旅游标识等内容,构建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三、研究价值

  (一)学术价值

  协同治理是一种治理理念,是以协同学和治理理论为基础,基于系统的角度的一种治理方式,强调多元主体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从而达到协同治理的目的。本研究以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致力于解决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发展中的不满意因素与不和谐现象,为促进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从中观和微观角度进行研究,融合管理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证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拓宽古镇旅游的研究视野、丰富古镇旅游研究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二)应用价值

  实施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有助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研究是保护与传承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以及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既符合国家关于传统文化保护战略,也符合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研究致力于提升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发展的合力,促进古镇群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本研究通过广泛深入的实地调查,结合多样化的研究手段,深入揭示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治理中的关键问题,探索科学的治理方式,为促进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新思路。

  四、研究内容

  笔者认为,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的目的是探索古镇群旅游的科学治理方式,是对现有治理内容和治理方式的完善,这就需要对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利用协同治理相关理论来指导具体实践;对现有治理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治理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协同治理的机制构建等。

  (一)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基础理论研究

  在充分掌握研究对象现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治理、乡村治理、景区治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协同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竞合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基础理论支持下,提出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包括旅游协同治理的主体、目标、内容等,理论框架力图全面整合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涉及的各方面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二)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治理现状研究

  通过文献研读和实地考察、座谈、访谈等方式,了解长沙湘江古镇群的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等古镇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古镇群协同治理情况,在对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发展的自然、人文、生态、区位等条件和古镇群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探究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古镇群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古镇群旅游协同情况。

  (三)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以利益相关者为调查对象,以满意度作为测量工具,以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为评价目标,设计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满意度调查,所得的数据可以反映各利益群体对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的感知及态度。系统梳理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等,重点探讨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详细阐述如何构建古镇群旅游协同的政府主导机制、责任分担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等。

  五、结语

  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是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协同治理达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笔者认为,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从学术价值上看有助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实践价值上看有助于促进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长沙湘江古镇群旅游协同治理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旅游协同治理基础理论研究、旅游治理现状研究、旅游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LAURIE K M.Commoditizing culture:tourism and Maya ident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2):353-368.

  [2] COHEN J H.Textile,tourism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378-398.

  [3] BURNS P M,SANCHO M M.Local perceptions of tourism planning:the case of Cuellar,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3(3):331-339.

  [4] 姜辽,苏勤.旅游对古镇地方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周庄的多案例考察[J].地理科学,2016(5):766-771.

  [5] 余志远,游姣.现代性视域下古镇旅游场中的怀旧旅游体验研究:以安仁古镇为例[J].旅游科学,2018(5):67-80.

  [6] 吴丽敏,黄震方,谈志娟,等.江南文化古镇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形成机理:以同里为例[J].人文地理,2015(4):143-148.

  [7] 董雪旺,徐宁宁,陈觉,等.基于游客地方感的水乡古镇开发模式:兼论乌镇模式的可复制性[J].经济地理,2018(6):187-192.

  [8] 王媛,许鑫,冯学钢,等.基于文本挖掘的古镇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朱家角为例[J].旅游科学,2013(5):86-95.

  [9] 许春晓,周雪莲.古村古镇群旅游共生发展新探:基于怀化中部古村古镇群案例的技术方案[J].旅游论坛,2018(6):71-80.

  [10] 刘天曌,刘沛林,王良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古村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路径选择:以萱洲古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9(1):133-145.

  [11] 杨泸.川西四大古镇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65.

  [12] 邢夫敏.江南古镇旅游景区合作影响因素实证方法研究探索[J].社会科学家,2007(4):121-124.

  [13] 沈瑶,徐诗卉.基于地域识别性视角的非遗文化空间构建策略研究:以长沙湘江古镇群等为例[J].建筑学报,2019(增刊1):70-74.

  [14] 李勇,陈晓婷,刘沛林,等.“认知—情感—整体”三维视角下的遗产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湘江古镇群为例[J].人文地理,2021(5):167-176.

  [15] 覃业银.长沙市环城特色古镇群休闲旅游问题探讨[J].中国商贸,2011(5):176-17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