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的重要性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同频”,重要性,技术
  • 发布时间:2023-08-11 10:25

  文:兰宇鑫 ● 责任编辑:裴超 3186473330@qq.com

  数字技术是工具,是帮助会议活动提升体验感的一种辅助条件。虽然利用好数字技术可以为活动添彩,但是如果过度强调活动数字化,而忽略适用群体的感受,也会对活动产生适得其反的不利影响。

  7月23日,全球知名活动服务管理科技企业Cvent发布消息称,“数字技术在活动领域的运用越发普遍,但是利润却在逐年降低。这其中的问题是数字技术的过度使用让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大幅降低了活动参与者的体验感,造成新一代客群的流失。”由此可见,未来如何合理的利用好数字技术带来的精准服务,将会直接影响到活动项目的参与程度与价值空间。而如何挖掘活动的最大价值与潜力,数字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过去,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我们只是单纯理解为,在会议活动中通过运用数字化的方式可以方便客群圈层,解析客户的营商轨迹,了解专业买家的采购需求,为后期的维护与营销做好数据积累。但是,在方便主办的前提下,却很少关注参与者的体验需求。我认为,时代的变革与群体的差异化发展是对活动领域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的最大考验。如何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并不容易。这其中新生代客群对传统的办会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我认为,会议、论坛及各类活动主办永远不能忽略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时代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客群在变化,喜好也随之变化。最初年长一些的参会者,他们趋于传统的理念,重在交往,利益明确。但是这种观念对新生代客群却并不受用,因为他们更加注重娱乐体验与自身展示,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试炼心,更喜欢亲自尝试,这也就是现代DIY世代为何如此火爆。例如,受自我观念的影响,使得像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崛起,便是很好的印证。而伴随一大批MCN(网络短视频自媒体服务机构)的发展壮大,重注社交的现代年轻人,更加重注受众或粉丝的主观意识,内容在制作方面也从被动模仿与讨好受众,逐步转变成为主动制作吸引粉丝,引领用户。因此,我认为会议活动在内容产出上也应如此。

  此外,会议活动数字化的核心不是数字化而是转型,而转型的核心是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创造新的“玩法”,惠及新的商业模式并驱动增长。这就好比“智慧+”和“+智慧”两种不同的思维。在数字化时代,也是两种不同的实现会议活动数字化的路径。

  为什么演唱会就比论坛活动更一票难求?为什么科技企业办会就比专业PCO机构办会更具魅力?为什么他的研讨会比你的培训会更易吸引人气?原因在于懂用户或客群心态的主办,更能先下手为强。他们的产品随时与客群保持同频。两个人之间的沟通都很在乎是否同频,避免“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尴尬场景,更何况是办活动。因此,在新时代创新驱动的引领下,会议活动是否智能化、是否科技化、是否数字化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你对数字技术的引用与受众是否能在活动中受用,全取决于你是否作为主办真正了解客户群体、真正懂得他们的感受。

  因为办好会,“同频”真的很重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