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教育合作迎接新气象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中国,东盟,教育
  • 发布时间:2023-08-12 16:04

  东盟国家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供稿 | 中国—东盟中心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各国互鉴、互容、互通的桥梁和纽带,能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2021年11月,在双方领导人倡导下,中国—东盟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多项多边和双边共识,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其中,双方在教育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互认,职业教育共享共建和青年交流丰富多样。

  过去3年,尽管疫情对跨境旅行带来严重影响,但在中国与东盟各方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在中国—东盟中心的促进和支持下,中国—东盟教育务实交流与合作不间断持续推进,为服务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筑牢民心和人才基础作出重要贡献。随着疫情散去,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步推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已蓄势待发,准备好迎接新气象,为促进“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贡献独一无二的作用。

  区域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在东盟各国和中国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下,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签署了互认学历学位协议。疫情之前,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生人数达20万。东盟大部分国家已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有42所孔子学院和39所孔子课堂。中国—东盟中心重视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政策交流与务实合作,积极主办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支持各类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展、中国—东盟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活动,不断深化中国—东盟高等教育交流。中国—东盟中心是贵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协办单位,与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和交流周组委会一道,提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品牌和影响力。随着疫情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中国—东盟留学生数量有望在未来3年持续恢复增长,双方将在各专业学科领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合作,打造亚洲人才和科研高地。

  各类职业教育创新合作。职业教育是链接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人力资源和教育共计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进入新的转型发展期,中国和东盟各国都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方,随着双方企业和投资合作不断增加,以服务产业为目标的中国—东盟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优势将愈加凸显。与此同时,中文对双方职业教育互学互鉴的支撑作用也更加明显。疫情期间,中国—东盟中心启动了一系列供需对接和能力建设培训,如跨境电商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培训、职业教育专场合作洽谈会、“中文+职业技能”本土师资培训班等,支持成立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有效促进中国和东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务实合作。中国—东盟中心将与各国教育部门、驻华使领馆、企业和学校一道,着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福祉,携手构建后疫情时代职教合作创新模式。

  双向青年人才互学互鉴。青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支撑者、继承者和重要纽带。中国—东盟中心一直重视促进中国与东盟青年交流。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仍灵活举办和支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青年活动,汇聚各方力量,组织中国—东盟青年交流周、中国(江苏)—东盟青年论坛、中国—东盟青年艺术作品线上展、“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天宫对话—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东盟青少年问答、印尼、泰国来华留学生组织适应性培训等,促进双方青年的互动沟通,增进友谊,为促进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助力。中心将继续为中外青年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支持中国—东盟青年携手并进,为推动本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中国—东盟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朝着经贸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经济数字化、发展绿色化和产业融合化等方面发展。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也将迎来新气象,进一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对标数字化转型、促进跨界融合转变。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在多个教育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东盟中心将积极落实双方领导人共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双方教育政策协同,引领双向人才流动,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加强人员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同中外各方一道,助力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