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时间
- 来源:中国摄影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技术,时间,影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8-12 16:42
观看影像的人通常被画面内容所吸引, 而影像的底层技术原理却像是照片中的潜影,需要剥离掉内容因素的干扰才能显现。摄影是用光造型的艺术,从摄影的技术逻辑重新出发,将会打开我们对拍摄对象的全新感知方式。
《沉睡的音符》系列中,我将蝙蝠的骨骼进行错位穿插,并喷涂名为“Musou Black” 颜料( 可见光反射率 0.6%)。在低照度的单一光源下,形体错位的蝙蝠骨骼与自身的投影“消融”在一起。我用大画幅相机进行拍摄。光在镜头中的衰减与银盐乳剂的化学特性,使本就微妙的影调进一步压缩,“实”和“虚”的边界被消解,画面如同平面抽象图形。大画幅相机的“沙姆定律”创造出的景深条件进一步使得画面中“实”的部分并非骨骼实体,“虚”的部分也不再是投影,摄影中的虚实与现实中的虚实产生了倒错。
创作《时间雕刻》时,我关注到红外激光高密度、单向性的物理属性,借助相机凝固光线的功能,让红外激光照射在被摄物上的每根条线都成为构建对象的基本单位,在摄影语言中发掘雕塑性的修辞。
《平行与相交的时间》和《1mm/s》系列延续了这种光的构造实验。我以数学式的几何运动控制光的位移,在成像的同时也保留了影像的生成轨迹。激光拉平了所有物体的质感,以线条为存在方式,呈现出了物体的透视、构造关系。但每条激光线条中依然保留着影调的过渡,“摄影”在一种实验性的、陌生的“面孔”中若隐若现。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光线最为普遍的工具非眼镜莫属。它调整射入眼睛的光线,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在作品《验光》中,闪光灯释放的光穿过空中的泡泡。刹那间,与配眼镜时的“验光”相类似,通过光的偏正现象,光被分解,形成各异的造型。相机凝固下来的整个对象形态就像一尊坚硬的玻璃雕塑一般,而这种雕塑感的成因却是额外延长的曝光时间造成的图像失真。肉眼与相机观看的差异被凸显。
在种种有关摄影技术逻辑的实验中,我试图找到松弛的表达方式,在技术与摄影图像的生成关系中掺入一丝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