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在百年水厂领略京水文化

  •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 关键字: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23-09-02 18:42

  文◎卢松啸

  走进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穿过由来水亭和“1908”字样组合而成的造型艺术门,人们就来到了博物馆序厅。序厅以白色墙面及大理石地面为基础色,营造出简约大气、整洁明亮的空间氛围。

  序厅正前方镶嵌着由著名艺术大师侯一民先生设计的《生命之源》主题雕塑。雕塑以立体雕刻的双手捧出代表生命的水造型最为突出,由不同颜色、大小不一的代表水、万物和人体等元素的大理石浮雕组合而成。水滴从一双手中沥出,滴入五色土中,润泽千万物种。双手上方以放射状造型,展现了生命的诞生、延续状态。整个雕塑表达出人类对水的珍视和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生命无限、人水和谐的深刻寓意。

  北京自来水来之不易

  “屏幕上正在播放的是自来水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水质监控管理和地表水处理工艺流程,这是科普馆核心展区。”人们的目光跟随讲解员的指引,感受着视觉的一波波冲击。博物馆使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在巨幅弧形屏幕、立体沙盘、投影动画中活泼地展现了一个趣味十足的科普水世界。徜徉在深蓝色的水世界,观众可以全方位了解自然界的水知识、全国及北京水资源情况、北京自来水处理工艺、科学用水等内容。人们由衷赞叹首都供水企业生产的自来水安全可靠,自来水不是自来的,自来水来之不易。

  “接下来看到的卡通动画,通过小水人源源身上的杂质在不同工艺中的不断变化及不同状态表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地表水的处理过程。”讲解员介绍道。展厅的中心位置,是一组圆形沙盘模型,人们可以更清晰、完整地观看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旋转地球模型和观看视频短片了解世界水资源分布情况,借助立体沙盘及投影动画学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透过水与人体关系模型关注人在不同缺水状态下面部的变化,让人们多角度、多侧面直观地了解与水相关的各类知识。

  百年水业由弱到强

  穿过旋转楼梯,观众从充满深蓝色奥秘的一层科普馆就来到了古色古香的二层通史馆。“前言”部分,古书样式的展墙映入眼帘。“大家看到的这本书,背景是老北京地图,落款是京师自来水公司的第一枚印章。”讲解员说,“这本书是研究北京自来水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的通史馆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大量珍贵的实物、图片、场景雕像群、立体沙盘、多屏同步投影、幻影成像等手段,讲述了北京自来水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百余年发展历程,反映了水厂建设、管网发展、水质检测、供水服务等城市供水重要环节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了首都供水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在这里,人们还能了解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如:1908年京城自来水因火而生,首座水厂(东直门水厂)选取孙河地表水作为水源,老电影《龙须沟》中反映了京城发展公用水站改善百姓生活的情景……这些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展现了京城供水百余年的发展变化,让人赞叹不已。

  感受北京自来水发展史的文化渊源

  博物馆位于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工业建筑遗存——京城历史上第一座水厂东直门水厂旧址。目前的旧址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厂区环境、自来水工艺布局以及部分生产设施与设备,包括始建于1908年的来水亭、蒸汽机房、清水池、更楼、水塔等8座建筑,它们是北京城市水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实证。

  现存办公旧址是当时水厂办公、进行水质化验的场所,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建筑形制与北京传统的二进制四合院相似。部分房间被辟为展室,展示了北京自来水公司百余年历史中使用过的印章,共有333枚。

  “这是我们自来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讲解员指着一枚印章介绍,“建设自来水公司的奏请获批后,清政府特颁此印信,专门用来处理公司与政府往来公文及银钱等重要事务。”印章上阳刻篆书“奏办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之关防”字样,“奏办”意为奏请政府同意承办,“关防”则为旧时政府或军队所用印信。

  在北京自来水业百余年历史长河中,公司印章作为公司经营、管理、生产和对外交往的符号和信物,在企业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细细赏鉴这些各不相同的印章,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老印章的“不凡身世”,更能感受到北京自来水发展史的独特内涵及文化渊源。

  (责任编辑:李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