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已载道(上)
- 来源:艺术启蒙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物画,思考,产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10 17:47
文罗 米
之前,我们已经看过了画中的山水花草、鸟兽鱼虫,其实人类最熟悉的还是自己。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人类便已经关注到自己,并把自己的形象画在岩壁、陶器上。这些人物图像虽然笔法简单,但情态生动,即使过了几千年,我们仍可以从画中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
到了战国时期,青铜器、漆器上表现人物活动的内容就更丰富了,像农耕、渔猎、打仗、出行、娱乐和祭祀等生活中的要事都被记录、定格下来。不过,当时这些图案还只是作为器物的装饰,具有独立表达意义、承载社会功能的人物画,到了秦汉时期才大量涌现。
榜样力量
有“需求”才会有“产品”,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需求催生出了人物画呢?
看看古人给出的答案吧。
南北朝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在他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中说:“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他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稍微概括提炼一下就会发现,他们都强调了绘画的一个关键功能,那就是劝诫、教化,起到规范行为、提升道德的作用。
具体怎样做呢?把值得学习、效仿的人画在画上,为人们树立榜样,借助绘画用榜样的力量来打动其他人。皇帝的榜样是前代明君,后妃的榜样是历代贤妃,臣子的榜样是忠臣良将,百姓的榜样是孝子烈妇……他们的形象通过绘画、刻石久远流传,供人膜拜,声名也会因此经久不衰。
对于古人来说,通过这样的方式赢得生前身后名,也就意味着“不朽”。巨大的荣誉化为巨大的动力,让有志之士得以在榜样的鼓励下前行。
最重视榜样力量的是皇帝。他们希望用人物画像展现国家意志、民族气节,并借此褒奖有功之臣,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忠心报国。从汉朝至清朝,由皇帝指派画家为功臣画像的创作活动从未断绝。
西汉时期,汉宣帝挑选了辅佐三朝皇帝的名臣霍光、被羁留胡地十九年不坠气节的苏武等十一人,把他们的画像放在专门收存国家档案资料的麒麟阁,史称“麒麟阁十一功臣”;到了东汉,汉明帝又派人为当年追随他父亲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重兴汉室的二十八员大将画像,放在洛阳云台阁,史称“云台二十八将”。唐朝时,唐太宗让阎立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清朝乾隆皇帝的功臣画像更是规模惊人,足足二百八十位功臣,史称“紫光阁二百八十功臣”。能够入选“国家级表彰”的臣子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无上的声名,也使子孙后代倍感荣耀。正因陈列着这些画像,麒麟阁、凌烟阁等地点也成为建功立业、封侯列爵的代名词,如唐朝诗人李贺在《南园》一诗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除了功勋之臣,历史上著名的道德楷模也是人物画的重要表现对象,比如孔子及其门下的七十二贤,他们的画像不仅出现在宫殿里,还出现在官办的学校中。
讲好故事
可惜的是,上述大型功臣画像没能完整保存下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多是历史故事画,这类绘画中的主人公虽然也是著名的历史人物,但画家们的目的却不是纪念或者褒奖画中的主人公,而是希望通过这些故事反映时代精神,传达皇帝意志。朝代会发生更迭,皇帝的想法也瞬息万变,所以每个朝代对故事的选择不尽相同。
南宋的历史人物画特别多,题材的选择也富有深意。
北宋末年,都城汴梁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及后妃、大臣等三千余人被金人掳掠到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宋室逃到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画家为了激励南宋臣民保持气节,画出了赞颂高尚人格的《采薇图》《苏武牧羊图》;为了激励臣子忠直进谏,创作出了鼓励人臣勇于进谏的《折槛图》《却坐图》;为了劝勉皇帝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臣子尽忠竭力、矢志不渝,又画了收复江山的《晋文公复国图》等。这些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寓意十分明确,当时的人们一看就能明白画作的用意。
歌颂气节
李唐原本是北宋画院的画家,北宋灭亡后他一路颠沛流离,辗转到南宋的都城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靠卖画为生。后来他被人举荐进入南宋的宫廷画院,受到宋高宗的礼遇。这时他已年近八十了。在经历过一系列社会与人生的重大变故之后,他所画的《采薇图》也就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画中面朝观众的人是伯夷,他身边的是弟弟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孤竹君去世前曾留下遗言,立小儿子叔齐为继承人。叔齐却执意要让位给自己的兄长伯夷,因为他认为立幼不立长不合祖制。哥哥伯夷执意不受,他拒绝的理由一是弟弟比自己贤能,二是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愿。
兄弟二人都抱持己见,坚决不肯即位,最后实在被逼无奈,只得先后从自己的国家逃走了。
兄弟俩在逃跑的路上竟然重逢了。他们听说西边有明君周文王,于是决定一起去投奔,结果还没等他们抵达,周文王就已经去世了。伯夷、叔齐二人在半路碰上了出兵伐纣的武王,于是拼命劝谏武王停止伐纣,他们认为即使商王再残暴不仁,周作为商的臣属也只能力谏,绝不可以下犯上。不过,他们的劝谏毫无作用,最后武王灭商,天下归附于周。伯夷、叔齐认为武王行不义之事,因此拒绝与周朝人往来,也不再吃周朝的土地里长出来的粮食。为此,他们躲进首阳山中采食野菜为生,最终饿死于山中。
孔子多次赞许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求仁得仁”,司马迁更是将两人的传记放在《史记》七十二列传之首,历朝历代不断有人盛赞两人的德行,尤其到了国家危亡、朝代更迭等重要关头,两位贤人的故事总被人们频频提起。
画题中的“薇”就是野豌豆,在画面上并不能看到,但画中却有松柏兰草,画家用它们比拟主人公的品行高洁,人们一看就懂。画上的两位贤人并没有被表现得羸弱不堪,而是显得傲岸不群、遗世独立,可见故事并不是为了唤起人们的同情,更不是为了让人们对守节的“惨烈”结果感到恐惧,处处细节都是为了让人们对他们的品行心生景仰。
直言规谏
汉成帝时期,忠直之臣朱云在朝堂上弹劾皇帝的老师、权相张禹。汉成帝勃然大怒,下令处死朱云。朱云攀着殿前的栏杆抵抗,由于力气太大以至于栏杆被折断。
朱云一边挣扎还一边高声进谏,旁边左将军辛庆忌挺身而出,说朱云是为国忧心的忠臣,最终汉成帝才赦免了朱云。后来,被朱云折断的栏杆也被保留下来,汉成帝欲以此作为纪念,以表彰忠诚耿直、敢于进谏的臣子。画家通过诸人的动作、神色精准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朱云的忠直、辛庆忌的持重、张禹的奸猾,一一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