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中秋贴》

  • 来源:艺术启蒙
  • 关键字:月光,《中秋贴》,美景
  • 发布时间:2023-10-10 17:52

  文/张 夏 绘/李 鹏

  赏心乐事

  乾隆十一年的春天,弘历请著名画家丁观鹏近距离观赏了《中秋帖》。丁观鹏随后作《秋色平分梧梢月上图》以衬《中秋帖》。弘历甚是满意,把这张画装裱到了《中秋帖》的卷尾。

  在同一年的中秋,弘历在和宗室、臣工等人欢宴之余,临摹了《中秋帖》,把当日创作的《拟中秋帖子词》抄录、装裱到了《中秋帖》卷后。

  中秋佳节临《中秋帖》,写中秋诗,实在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失宠”的《中秋帖》

  不过,弘历对《中秋帖》的“宠爱”,似乎就止步于当年。在此后的十四年中,弘历又作了九组中秋帖子词,却没有再抄录、装裱进《中秋帖》中。这和弘历对待《快雪时晴帖》的态度大不相同。要知道,弘历可是在《快雪时晴帖》上留下了前后跨越近五十年的六十余则题跋,甚至到了每逢下雪就题上一段的程度!虽然同为“三希”,但是《中秋帖》似乎 “失宠”了。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种可能是,由于《中秋帖》本身不太完整,人们都读不太懂书帖的内容。纵然有“中秋”之名,但所写内容似乎和中秋也并不十分贴合。如此想来,在此后的中秋佳节,弘历没有再拿《中秋帖》来应景赏玩,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中秋帖》的不完整呢?

  目前,学界基本认定,《中秋帖》可能是北宋书法家米芾对王献之《十二月帖》的节临。

  所谓节临,其实就是摘抄临摹。过程中难免漏去了原作中的一些字,这样剩下的字连在一起就无法读通了。那么,找到原作《十二月帖》不就能把意思补全了吗?然而,现存的《十二月帖》似乎也不完整,这可能是因为在流传过程中母本中的某些字被裁出来单卖了。无论如何,在今天,想要准确理解《中秋帖》所写的内容,已经极其困难了。

  屹立不倒的“神品”

  尽管如此,《中秋帖》仍是一件绝佳的书法“神品”。

  其一,此作对王献之书法艺术特点的把握是十分精准的。点画之间极尽变化,行书、草书相杂而生,上下勾连,气度恢宏。粗粗看去,此帖轻重、疏密一任天然,似乎毫不经意;但是仔细看去,又均循法度。而其透露出来的豪迈气概却又不受法度的束缚,喷薄而出,俊采驰纵。

  其二,此作并非钩填本,而是墨写本。因之,更显墨华鲜润、神采奕奕,不见一丝死板。与同碑拓本相比,墨写本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不但有形,而且有神;不但有肉,而且有骨。《中秋帖》虽未必是王献之亲笔,但无疑是我们欣赏、认知王献之书风的重要参考。

  怀想晋人风度

  在王献之生活的魏晋,中秋节还不是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但是,中秋赏月已经成为东晋文人风雅时尚的“文娱活动”之一。有学者认为,中秋赏月这一风俗的流传,与当时“牛渚玩月”的佳话有关。

  王献之当初挥毫下笔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这件作品的一个节临本最终会被冠以“中秋”之名。据合理推测,王献之应该是有“中秋”这个概念的,毕竟“牛渚玩月”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谢尚、袁宏,都是王献之父亲王羲之的朋友。不知道他写下“中秋”两字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这两位长辈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