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著中汲取激活历史课堂的智慧
-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历史,课堂,智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13 11:55
卢晓华 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历史课堂是很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的,如果老师一直照本宣张,抽背默写的话,如何让历史课堂焕发活力?这一点可以向优秀的历史著作学习,史学家是用专家思维重构历史。繁杂的史实经过史学家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的编撰变成了一幅幅绚丽的历史画卷,卷中人似乎都活过来了,让读者能跨越千年,走进历史人物的世界,这些技能都是历史老师应该总结并尝试在课堂运用的。下面就以宋史专家吴钩的《宋仁宗:共治时代》(以下简称“吴著”)一书为例,谈谈研读史著对激活历史课堂的启发。
一、历史课堂应像史著那样具有问题意识
吴钩是个有问题意识的学者,他首先指出宋仁宗是一位在位时间很长、存在感极低的皇帝 [1],然后给出一张宋仁宗在位期间杰出人物名单,还有宋仁宗去世后,不仅士大夫、军民妇孺沉痛悼念,连辽国上下“皆聚哭”的史实。再发问“一个庸常君主御宇的时代,为什么会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杰出人物?” [2]“那个时代的人为什么会如此深情地悼念、纪念、怀念一位庸常的君主?”[3]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很能激发读者的思考,值得老师借鉴。老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批判性地阅读教材。比如,高中历史教材对宋代中央政制的描述:为分散机构权力,在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4]由此,宋朝是一个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专制王朝,好像已经盖棺定论了。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有个基本史实是宋代权相辈出,王安石、蔡京、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等。看来宋代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宰相擅权的问题,倒是君权受到了有效限制。多读史著就能帮助师生解决类似的疑惑。
事实上,仁宗朝一切都不得违背祖宗法(即由一系列先帝故事、习惯法、惯例、故典组成),皇帝不能为所欲为。“吴著”中提供了很多例子说明这种情况,老师若能有选择地编排引入课堂,启发学生探究,将有助于拓展学习的深广度。例如:
材料1:这是宋仁宗朝最庸碌无为的一届政府。宰相王随已有六十五岁高龄,疾病缠身,才具庸劣,拜相没几天,便请了病假,仁宗准许他五日一次早朝,每天赴中书视事;另一位宰相陈尧佐倒不是昏庸之人,但他年纪更大,已七十五岁,老眼昏花。时人遂有“中书翻为养病坊”之讥。不但宰相是老人,知枢密院事盛度亦年届七十,参知政事韩亿与石中立均六十五岁。石中立有文才,人很幽默,擅长讲冷笑话,如果进教坊当伶官,演滑稽戏,应该非常出色,“若参决大政,则诚非所长”。只有五十岁的参知政事程琳还算年富力强。若称这届政府为“老人政府”,是恰如其分的。仁宗本人却没有趁宰相昏老之机,削宰相之权、亲揽政务的打算,朝中大小事务依然委任宰执团队议决。
——吴钩《宋仁宗:共治时代》
材料2:宋仁宗说:“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
——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十之一
宋仁宗为何没有趁宰相昏老之机,削宰相之权、亲揽政务?
“祖宗故事”是既定之制度,君主亦不能不遵守,若不遵成法,便是过失,而且执政大臣与台谏官也会逼着君权在合乎法度与惯例的轨道上运行,不可越雷池一步。由此看来,仁宗即便有专断之心,恐怕也不能如愿。北宋决策方式的理性成分可见一斑。难怪吴钩在著作最后感叹:宋朝之后,由于改朝换代,“仁祖之法”失去了政治效力。晚清的立宪派士绅一直想说服清廷实行“君主立宪”,但终究失败。我有时候忍不住会想:如果将清朝换成宋朝,“君主立宪”的转型也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5]现代史学并不“重现”过去,而是带着问题意识“重构”过去。提问题的方式与能力,反映出史家的眼界与见识。同理,历史课堂的特色与魅力也在于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信息时代的人类,不再为获取不到信息而烦恼,却会被海量的信息所苦恼。所以教学更应鼓励与支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学会筛选,找到真正对成长有价值的东西。
二、历史课堂应像史著那样具有实证意识
实证是研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当历史学家了解历史时,他们主要间接地依靠历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历史资料。历史资料的使用不仅是探索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能力的重要表现。历史资料的修订已成为历史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技能。所以,史料实证被提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位置。如何增强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与能力?“吴著”中大量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通过史料勾连的,让读者在一条条史料情境中把握历史事件的原委,而不是由作者来转述。例如宰相陈执中虐杀家中婢女被御史弹劾的事件处理,“吴著”给出了以下几条史料:
材料3:殿中侍御史赵抃上奏弹劾陈执中:“不学无术,措置颠倒,引用邪佞,招延卜祝,私雠嫌隙,排斥良善,狠愎任情,家声狼籍”。御史中丞孙抃也弹劾陈执中“务徇私邪,曲为占庇,凡所证逮,悉皆不遣,致使狱官,无由对定,罔然案牍,喑默而罢”。仁宗对知谏院范镇言:“台谏官不识体,好言人家私事。”范镇说:“人命至重,台谏官不可不言,然不可用此进退大臣。进退大臣,当责以职业……为一婢子令国相下狱,于国之体,亦似未便,所以不敢雷同上言。”
——摘引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八
这几条史料生动揭示了宋代台谏制度运行过程。参劾宰相案中,台官与谏官争辩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在于究竟是否应该因婢女之死罢免当朝宰相。以范镇为代表的谏官坚持不能“为一婢子令国相下狱”,正是北宋森严等级观念在监察制度中的反映。以赵抃为代表的御史不畏强权、铁面无私,及时弹劾不法官员,体现了宋代台谏制度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宰相陈执中因不修身齐家被御史劾罢,对宋代官僚群体具有重要的警诫作用。老师在讲解两宋时期的官员管理时可以参考“吴著”运用史料说话的方法,运用史料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上那句干巴巴的表述——“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6]
从上述君臣对话中还透露出一个历史细节就是宰相陈执中虐杀家中婢女并不负法律责任。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不过在北宋前期,法律确实有这样的规定。《宋刑统·斗讼律》“主杀部曲奴婢”条载:“准律,诸主殴部曲至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一等,其有愆犯决罚致死及过失杀者,各勿论。”《宋刑统》的这一法条抄自《唐律疏议》,其实这也是魏晋—盛唐奴婢贱口制度在北宋前期尚有遗存的体现。[7]等到北宋后期,贱口奴婢制度彻底瓦解,奴婢的生命权才获得完全保护,那时像陈执中的行为就是死罪。不过这件事还是让陈执中声名狼藉,难逃政治弹劾。可见,史料不仅能够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而且研读史料能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挖掘蛛丝马迹,进行推理、拓展,从而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历史老师可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力量开发学生感兴趣的史料研习的信息平台,使课堂教学资源更具开放性、共享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历史课堂应像史著那样具有个性意识
历史学家在撰写史著时是带着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眼界的,他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解读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正因为如此,客观历史具有了不同的解释。正因为不同视角的解读,历史才能从故纸堆中“复活”,变得可触摸、可理解、有味道。“吴著”的很多章节都反映出作者已将自己的思绪穿越到那个时代,与古人对话,参与对历史事件的调查,进而形成对那个时代人与事的“同情之理解”。例如,对于庆历新政的失败,吴钩有自己的看法:
宋王朝实行的是一套非常注重“分权与制衡”,同时又具有明显保守主义倾向的政治体制。台谏与政府相制相维,构成了宋朝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看到,庆历年间,台谏官对于行政官、执政官的一举一动,可谓虎视眈眈,行政官、执政官行事稍出差池,立即就遭到台谏官的弹劾。显然,这样一套体制,有利于守成,却不利于大开大阖的变革。大开大阖的变革往往需要先赋予主持者足够的集权,如此才不至于处处受掣肘。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便不难理解熙宁变法时王安石为什么要鼓动宋神宗乾纲独断,为什么要先置立一个凌驾于中书门下之上的制置三司条例司,又为什么要设法引支持变法的新人进入台谏。
而在庆历年间,即便仁宗与范仲淹想放手一搏,但制度终究会让他们束手束脚。更何况,仁宗并不是一名具有杀伐决断魄力的雄主,相反,他优柔寡断,虽然亲擢范仲淹、富弼等生力军执政,想要“干一票大的”,但当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时,他又动摇了。庆历新政草草而终,是可以想象的。[8]
史学家这类言之有据又颇具独特眼光的看法是最可贵的“新知”,也是历史教师最缺乏的。历史教师的语言本该是或睿智、或幽默、或诗意、或通俗易懂,总之各不相同的。然而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少历史教师只会重复教科书上那几句,连把自己的历史理解说出来的勇气都没有。而教科书往往存在语焉不详的缺憾,例如关于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仅有寥寥几句:“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9]试想这样的表述能让学生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能有什么深度理解?能有什么学习兴趣?曾几何时,历史教学变成了把教科书上的文字符号传递给学生的机械活动,毫无人性的光辉与智慧的火花。
课堂要以生为本,那么老师就要顾及学生的感受、思维特征和需求,构建有人的历史课堂。为此,历史老师应多多研读史著,学习专家思维,提升历史研究能力,并结合课堂实际加以利用,激发学生思考。以宋史而言,笔者希望,经过老师精选相关史著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大概念能得以构建,核心素养能得以落实。至于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可以是让学生列举已知的古代中国史上的“盛世”,譬如学生能在“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之外说出“宋仁宗时代”等。或者让学生总结宋朝的时代特征,学生的回答除了“积贫积弱、中央集权加强”,还能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完善成熟的谏议制度”之类更丰富的内容。相信通过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定能激发学习内驱力,创新生发出更多可能性。
【注释】
[1][2][3][5][7][8]吴钩:《宋仁宗:共治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I、VI、VII、549、412、316—317页。
[4] 教育部:《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49页。
[6][9]教育部:《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3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