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提速

  打破传统,稳步开店。

  记者 周琦编辑 江昱玢

  一鸣食品缓过来了。

  1—6月,公司营收12.64亿元,同比增长8.68%,净利润2514万元,同比增长137.96%。

  “得益于奶吧门店单店业绩和加盟门店存量数实现增长,此外,我们在学校订奶业务上增长明显。”一鸣食品解释。

  1992年,朱春明在浙江温州市瓯海区创办一鸣食品,“蛋奶”是其主打产品。

  2002年,其子朱立科接棒,同年试水“鲜奶吧”,将门店开在居民区。

  20年后,鲜奶吧以浙江为主,并在江苏、上海、福建等地开设门店,已成为消费者“家门口的早餐店”,提供鲜奶、面包、饭团等。

  一鸣还推出常温奶,布局全国化。公司已形成全供应链:上游建立自有牧场,中游的自有中央工厂研发与生产乳品和烘焙产品,再通过冷链物流体系与连锁奶吧零售网络,把产品卖给消费者。

  “目前,鲜奶仍是公司的发力点。”一鸣食品董事会秘书林益雷在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表示。

  2010年,林益雷进入一鸣,任公司总账会计,2017年升为董秘。

  在他的见证下,2020年底,一鸣食品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在营门店总数逼近2000家,爬坡过坎之后,不断拓展新局。

  试水线上

  今年初,一鸣并不容易。

  我记得1月份,本来准备趁年节大干一场,无奈各地出现疫情高峰,一鸣产销大滑坡,我连着20多天睡不好觉,挺难熬的。

  公司高层经过讨论,决定拼尽全力自救,由副总级高管带头,全员上阵做直播。

  搭起背景板,面前摆上“一鸣”产品,拿起手机就成了主播,一万多员工人人在微信朋友圈带货,甚至有人将牛奶卖到江西、安徽、内蒙古老家。

  多重努力,扭亏为盈。

  其实,过去三年,一鸣也遭遇过滑铁卢,业绩承压甚至严重亏损。

  2022年,一鸣食品经历了上市后的首次亏损。

  一年时间,公司亏了 1.29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737.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1.16 亿元,同比下滑 1708.72%。

  我们从零开始、试水线上。

  这个决定非常艰难,考虑最多的是:现在布局还来得及吗?要知道,2021年,一鸣还只有线下门店,一个线上渠道都未部署。

  疫情影响下,开通线上是必选项。

  2022年,一鸣的电商部门增长超44%。其中,外卖平台收入较上年增长67%,抖音本地生活GMV超3000万。

  我们通过用户运营,为提升服务质量赋能。

  如消费者通过“一鸣真鲜奶吧”微信小程序及移动支付应用程序“Inm App”完成线上点餐,可到店自取或配送到家。

  此外,我们推出“一鸣心选”小程序,售卖保质期较长的乳品、零食,作为直面全国消费者(DTC)的重要渠道,摆脱供应链和配送方式制约。

  去年,会员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左右。

  还有一点值得分享的是,一鸣的门店报损率、存货周转率都有了很大改善,这要归功于数字化打通了从生产到物流的全部环节。

  比如,牧场能实时更新后备牛、成母牛、泌乳牛和犊牛等不同阶段奶牛的存栏量,以及每天的产量、奶质量指标高低等数据。

  工厂和物流方面,在每辆物流车上安装GPS,对车辆定位、温度等信息实时监控。

  销售端口则汇集了所有奶吧门店的销售数据。

  换句话说,我们能对客户进行画像,分析他们喜好喝什么酸奶,吃什么面包,一般几点到店等,优化门店进货等。

  家族企业

  能挺过一个个难关,靠的就是温州人不认输的劲头。

  上世纪80年代,创始人朱春明扎根于养鸡业,专门研究浅笼高密度饲养技术,并在1992年,创建了瓯海县明春禽蛋品,这就是一鸣食品的前身。

  朱春明的儿子朱立科除了读书,寒暑假都在鸡棚里度过,与农业结缘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的高考志愿填了北农、南农和浙农三所大学,还都是畜牧业专业,且不服从任何调剂。

  别人都觉得,二代接班理所应当,朱立科自己别无选择。实际情况是,朱立科真心喜欢这个行当,父亲在农业上的耕耘和成果,都在这位青年心中深深扎根。

  朱立科毕业那年,恰逢中国第一次奶业低谷期,温州乳品业日薄西山,大量奶牛专业户被迫转产另择生路。朱春明却逆势进军奶业市场。

  他的想法很简单,“奶农们日子过不下去了,总要有人伸把手。养鸡业由于受场地征迁等影响,可能也做不长做不大了,还不如早点转型。”

  这注定不是条平坦的路。

  卖鸡收奶,市场还没打通,家里穷得只剩下牛奶。一年多的时间,家里不仅亏完了以前所有积蓄,连房子也都全抵押了出去,甚至亲戚邻居都抵押房子借钱给朱家父子俩周转。

  一番考虑之下,父子俩决定结合养鸡的“老本行”,卖蛋奶产品。研发蛋奶,需解决鸡蛋遇热凝固的难题。

  朱立科白天到牛场收奶、进车间做工人,晚上就缩在8平方米的实验室做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多后,他攻克了“鸡蛋遇热凝固”技术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顺势推出“一鸣蛋奶”。

  2002年,朱春明退居二线,朱立科接棒带领一鸣发展。也正是这一年,我们在温州闹市区开出第一家“一鸣真鲜奶吧”。

  这次尝试,一鸣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第一轮困境以奶吧的不断拓展而终结。

  消费者们在传统“稀饭、肉包、油条”的早餐习惯之外,有了另一种选择——一鸣的饭团和鲜奶。

  奶吧模式走通后,需要保障奶牛和牛奶的产量和品质。

  中国高端奶牛品种长期受国外垄断,高端牛乳高度依赖进口。

  2011年,我们从澳大利亚进口434头奶牛到温州,每头均价在3万多元。“澳牛进口”不像字面那样简单,实际上是饲养方法和理念的重塑。

  为解决进口奶牛水土不服的难题,我们同步引进优质牧草,下大力气投入人员技术和资金,优化工艺流程,建立全方位牧业管理体系。

  如今,这些澳大利亚奶牛已繁衍几代,完全适应了温州水土。

  另一方面,我们联合浙江大学,共建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组建南方特色核心育种群。

  简单来说,就是“借腹生子”。

  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将优质胚胎移植到其他母牛体内,提高良种扩繁效率,生出更多具备高产潜力的优质奶牛,新生代奶牛除了乳质高于普通奶牛,预计单产可达13吨,比当前的平均值提高4吨左右。

  寻找增量

  今年上半年,一鸣食品扭亏为盈,乳品与烘焙业务贡献了大头,营收近11亿元。

  这得益于奶吧门店单店业绩和加盟门店存量数增长,此外,学校订奶业务增长明显。

  “一鸣真鲜奶吧”连锁门店是我们主要的渠道;非门店销售渠道为辅,直销面向学校、团购、商超、自动售货机等,区域经销商面向早餐店。

  门店日均营收达4000元,人流量大的门店日销售额能破9万元。

  1-6月,在营门店总数1996家,其中加盟店1374家,较去年同期净增100家,直营店622家,总体已签约待开业门店73家。

  去年开始,我们把重心放在了加盟门店上,分为委托经营与自主经营。

  前者是我们替加盟商负责门店每日经营,收取管理费;后者是加盟商自行运营,一鸣提供店员培训等。

  两种类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同。委托模式需要一鸣从直营店中抽调店长,这意味着,直营店承担人力资源的输出。

  当下整体规划是,维持直营店的现有数量,大力扶持加盟店的开设,不靠加盟费和管理费赚钱,而是靠供应链优势。

  自有牧场提供部分新鲜奶源,自有中央工厂负责生产,冷链物流体系与连锁奶吧零售网络保障销售,物流配送已做到当日达,半数门店实现一日二配。

  以公司旗下的泰顺云岚牧场为例,从奶牛上挤奶台,药浴、挤头奶、擦干、上杯整套流程,仅需1小时便能完成。之后,奶罐车司机把鲜奶运到平阳工厂里加工,再通过冷链车运往“真鲜奶吧”销售。

  简单说,我们是全供应链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卖给加盟商,没有中间环节分成。粗略统计,加盟商能有四成毛利,便利店仅有三成。

  最近,不少“新式茶饮”门店破万,这对我的触动不小。扩张市场10来年,一鸣门店数仍在2000家左右徘徊。

  以现制酸奶品类为例,主打健康、新鲜,和一些时下流行的门店品牌相比,一鸣鲜奶甚至在价格上还有优势,为什么跑不过呢?

  究其根本,还是消费场景不同。

  一鸣售卖饭团、鲜奶、面包,定位“家门口的早餐店”,消费高峰期在早上,其余时间的销量加起来,估计只有早上的三分之一。

  如果能把其余时间段利用起来,开发更多消费场景,效益肯定能提升不少。之后,我们也会在社区、学校、交通枢纽做品类开拓。

  经营就像走山路,一路崎岖蜿蜒、爬坡过坎,一鸣一直向上攀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