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重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智能技术应用及趋势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人工智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 发布时间:2023-11-03 14:51

  殷乐 申哲

  【内容提要】技术的迭代与更新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和传播契机。从专业生产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到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式在技术的助推下升级和转变,元宇宙、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大模型、虚拟3D等技术的发展从智能升级、屏幕叙事、重组赋能和多维互动四个层面,多模态、全时空、强智能地深度融合与重新塑造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技术应用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华文化的传播将在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可能性风险的同时,开创数智化国际传播的新纪元。

  【关键词】人工智能 中华文化 国际传播

  如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习近平主席在致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深刻指出:“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智能产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极大改变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①元宇宙、大模型技术、人工智能(AI)等智能技术正在渗透、融合、重组甚至重塑人类传播活动。在智能技术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迎来了新的技术契机。

  当前技术的魔力在于其较强的融合力与重塑力。随着元宇宙向着超越2D屏幕、消弭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界限发展,技术呈现出对人类传播活动各个方面的渗透、融入、连接、结合甚至重组的极强融合力,让人们可以沉浸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数字连接中。与此同时,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甚至代替人类进行传播的“数字人”、“数字记者”、ChatGPT、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重新架构了人们的生产、传播与行为。基于此,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将在智能技术的融合与重塑下开启新的智能传播篇章。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等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要求,分析智能技术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的应用及趋势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②来说意义深远。本文尝试从升级、屏读、重组和互动四个维度阐释智能技术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应用及趋势。

  智能技术升级助推中华文化传播范式转变

  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事物都处于一种不断升级的状态,比如5G技术让信息传输的速度变得更快,AI数字人可以24小时不停歇地播报为人工释放压力,人工智能系统DALL·E2通过简单的文本、语言描述就可以生成和创建原创、逼真且优美的图像。从PGC(专业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再到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决定了它是驱动各个领域智能升级的关键工具。

  一直以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议题。随着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迎来了数智化升级和传播范式转变。从文化保护方面来看,智能技术升级了中华文化保护模式,许多传统文化、历史遗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得以通过数智化的方式留存和保护。相比过去简单拍摄记录文物遗址,2022年腾讯与四川文物局合作探索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知识图谱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建立三星堆遗址考古数据数字档案,升级三星堆文物和文化的留存与保护。同时,腾讯还利用计算机视觉前沿技术将文物碎片经过3D扫描、建立数据库,并且利用AI技术根据出土器物的颜色、纹理、断面的形态等信息计算拼接度,提高文物修复和保存的效率。③同样,借助元宇宙技术,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来帮助修复和恢复文化遗产。比如南京博物院在良渚文化体验、良渚遗址考古现场和博物馆中运用了AR、VR技术,对原有建筑和公共场景进行数字化和模拟修复。④此外,圆明园也运用VR技术对遗迹进行复原。

  从文化传播方面来看,智能技术升级和再造了中华文化传播模式。首先,技术更新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布局,基于元宇宙技术的内容IP打造、虚拟数字人、数字藏品、扩展现实(XR)等逐渐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新内容、新主体、新场景和新模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以及其产业支持单位中文在线,在元宇宙文创、虚拟数字人、AIGC多模态能力助力文字作品有声化、影视化、动漫化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这预示着未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技术应用将更多的在虚拟数字人、垂类模型、应用场景和商业变现模式方面下功夫。

  其次,智能技术降低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难度。比如由深度学习算法来训练模型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的大语言模型技术,可以通过捕捉语言中复杂的模式和结构执行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其中谷歌推出的“LaMDA”语言模型和聊天机器人“Bard”已经支持简体中文的对话;基于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机器翻译也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帮助传播者完成准确的语言翻译,法国《世界报》的英文文章就是用法语撰写再通过人工智能翻译成英文版。⑤同时,ChatGPT-4对多语言的支持也让跨语言应用和传播的难度降低。

  第三,智能技术拓宽了中华文化传播渠道,强化了传播效果。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创建虚拟的文化空间成为可能。这不仅会使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有更多元的传播渠道,还可以优化人们对文化的体验感,人们可以在虚拟或现实场景中沉浸式的感受文化魅力。比如腾讯利用光影涂鸦技术让人们沉浸式观看三星堆遗址,⑥基于VR技术打造的针对东阳竹编非遗手工艺虚拟体验系统,⑦让人们能够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学习和体验竹编手工,提升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同时安塞腰鼓的传播效果也通过运用AR技术获得提升。⑧未来这些虚拟体验系统或可开发更多的文化体验系统,比如虚拟体验剪纸、刺绣和绘画等,还可以利用元宇宙、AR和VR技术开发与文化有关的虚拟游戏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因为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游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纽约时报》新推出的拼字游戏(Spelling Bee)、填字游戏(The Crossword)等获得了较大关注。

  屏读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智能技术发展使屏幕无处不在。无论是在线下沉浸式体验博物馆或观看展览,还是在线上观看短视频、玩游戏或观看体育赛事都离不开屏幕,几乎任何一个场景、任何一个内容都可以通过数字屏幕来呈现。从阅读纸质到阅读电子再到阅读屏幕,屏读已经成为当前技术发展的主流阅读方式以及未来趋势。随着元宇宙、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和依托基座模型的服务平台定制化大模型技术的开发,屏读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创新提供了技术机遇。

  一方面,图像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开发为创新中华文化的屏幕叙事提供了技术支持。中道公司(Midjourney)开发的生成式模型“Midjourney”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可以根据文本描述生成图像。与之相类似的还有百度的文言一心,StableAI公司开发的“Stable DiffusionXL”“DeepFloydIF”、OpenAI公司开发的“DALL·E2”等模型都可以根据自然语言的描述创建和生成如照片般真实和逼真的图像。比如在DALL·E2中输入“一位宇航员骑马”,就会出现一副在外太空穿着太空服骑着白马的宇航员的图像,生动、逼真且形象。如果在其中描述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内容,同样会形成生动且逼真的图像。

  除此之外,Aug X Labs公司作为一家人工智能驱动的视频技术初创公司,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将脚本、旁白或自然语言变成视频,让故事讲述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优兔(YouTube)推出一系列AI工具包括梦幻屏幕(Dream Screen)、视频主题创意和大纲生成器(AI Insights)和AI配音功能(Aloud),分别可以借助AI来生成视频、照片,对视频主题进行个性化定制以及由AI生成视频(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配音。⑨这些技术为中华文化的屏幕叙事提供了巨大的创新潜力和传播优势,中华文化在进行国际传播时可以借助图像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生成中国风的AI图像,或在未来创建和开发以中国风为主的垂类大模型技术或定制化大模型,还可以借助优兔的AI工具对视频进行个性化定制并生成双语视频在全球进行发布,更加精准的进行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国故事讲述。

  另一方面,AR、VR、基于网页的XR应用程序(WebXR)技术使屏幕成为虚拟与现实的连接中介,能够增色和丰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话语方式。在谷歌推出的系列实验中,WebXR实验是在Web浏览器开放AR和VR内容,使相应的应用程序更易于访问。目前谷歌在WebXR上发布了Floom、Measure Up和Sodar。其中Floom是一种基于WebXR和谷歌地图的探索空间的新方法,可以挖掘一条穿过地区的虚拟隧道,呈现地球另一侧事物。同时,谷歌艺术与文化团队还推出了“3D导览”功能,创建历史建筑游览和艺术展览的AR体验,3D模型会在正确的位置流畅地生成动画,并能放大或缩小。⑩此外,针对三星堆遗址的再次挖掘,央视新闻推出短视频用动作捕捉、虚拟跟踪、实时渲染等特技处理,让青铜大立人动起来,在技术支持下轻盈舞动,受到网民热烈追捧。封面新闻用数据可视化、动画模拟、3D还原技术,让龙形器尊、大口尊、方尊、纺织品、玉琮、黄金面具等独具特色的文物在视频中生动再现,完整构建了祭祀坑分布和发掘的全貌,解读了主要出土文物的关键信息,用极富艺术感的动画,给三星堆的祭祀故事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演绎。11

  在元宇宙技术背景下,2D屏幕正在被超越,虚拟3D、AR、VR和XR将成为未来屏读的主流。如此一来,中华文化的话语方式将围绕虚实交融的方式进行创新,比如运用AI和元宇宙向人们提供故宫、龙门石窟、黄山、泰山等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的3D和XR体验,或通过元宇宙和XR向海外受众提供虚拟3D式的中国自然风光和可爱动物的体验空间。总之,未来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其话语方式或将借助屏幕的中介特性向着元宇宙、AI和虚拟空间进行重构。

  智能技术与中华文化的重组赋能国际传播

  技术与文化的重组不同于技术更新换代助推文化领域的升级转型和中华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和再塑,而是将技术功能与中华文化内涵进行重新组合,其核心和落脚点在于文化与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嵌套、相互组合和相互融合,最终重新组合成为包含数字传播机制的中华文化产品和蕴含中华文化思想内核的数智技术产品。

  技术与中华文化的重组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场景重组。元宇宙形成的虚拟空间与互联网空间类似,可以与不同地方的人建立联系。与互联网不同的是,元宇宙为人们提供的面对面的感觉更强,比如与朋友在虚拟音乐会上见面而不是通过2D屏幕进行视频通话,或运用全息图与世界各地的人下棋。基于此可以看到,元宇宙技术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场景重组的可能性。正如上述提到的技术升级使人们的体验感增强,场景重组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沉浸式的、具身的、全覆盖的空间体验。这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传播时提供了场景参考。以Meta公司推出的Meta Quest智能设备为例,它可以辅助人们探索游戏、健身、娱乐和工作等多种虚拟场景。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或许可以尝试采用VR、AR、XR等技术创建一个具有中国风元素的虚拟元宇宙空间,增强海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第二是感官重组。受到技术的影响,人们的感官也发生了变化。除了VR、AR、MR和XR以及虚拟3D技术重新改变了人们的视觉习惯以外,谷歌推出的手指用户界面(Finger User Interface)实验和空气圈套(Air Snare)实验,通过Arduino、IMU传感器和TensorFlow定制机器学习模型,使用5个手势来识别控制网页上的动画和声音,或使用一系列映射到隐形鼓组的击鼓动作来实现微控制。在这两个实验中,人们的视觉、触觉和听觉感官都发生了变化。此外,美国推出全球首个结合嗅觉与触觉功能的Feelreal VR面具可以模拟255种不同的气味。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研发出“气味相机”,包括气味可视化嗅觉与其他感官联动、气味电子库搭建等。12基于此,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可以通过感官重组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例如通过传感器隔空控制皮影,隔空练习书法,或在元宇宙中学习中国武术等,虚拟观看和感触中华美食、茶香。在感官上强化中华文化的视觉印象和触觉印象。

  第三是审美重组。图像生成大模型技术除了为中华文化的屏幕叙事提供了技术支撑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文化样态,在AI智能时代重构了人们的文化审美。比如虚拟数字人柳夜熙融合晚唐时期的古典审美妆容,将国风和当代潮流完美结合掀起一股仿妆热潮。13 再如在百度文心一言中描述“画一幅在大树下喝啤酒的熊猫,水墨风格,中国风,印象主义,写意,薄涂”就会快速出现一个具有拟人化特征的以中国水墨画为底色的喝着啤酒的熊猫。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语言描述下的图像不再局限于具体的风格,比如熊猫就是憨态可掬的、水墨画就是清新淡雅的,而是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审美重组,人们可以在AI图像中重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

  第四是内容重组。技术的发展使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不必局限于特定的内容,而是可以借助元宇宙、大模型、大数据和其他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来生成和生产适合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多样化和智能化的中华文化内容,实现内容重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在元宇宙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中国风格的虚拟游戏,让海外受众在蕴含中华文化的游戏内容中感悟中国精神、了解中国风貌。此外,中国搜索的5G熊猫慢直播平台通过利用目标识别、目标追踪和视频生成等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重组提供了范例。14

  第五是商业重组。技术不仅能助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底座”,还能以其自身力量“组装”和生成中华文化传播产品,将中华文化传播产品进行商业变现,通过品牌化和IP打造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比如中国搜索推出的数字藏品和中国陶瓷创新传播平台等中华文化传播平台和数据库,通过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嵌套在包含中华文化的传播内容或产品中,完成技术与文化的“组装”和商业重组,敦煌飞天、三星堆、熊猫等蕴藏中华传统文化意涵与精神主题的数字藏品一经上线便销售一空。15中国陶瓷创新传播平台集纳景德镇陶瓷、汝窑陶瓷、定窑陶瓷和磁州窑等中国八大著名陶瓷和部分“小众”陶瓷,以区块链、3D技术、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陶瓷整体样式、纹样细节生动展示出来,同时借助数字人智能讲解陶瓷相关知识,在销售陶瓷产品的同时将中国陶瓷文化推向世界文化舞台。总之,智能技术与中华文化的重组能够赋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智能技术全景下的多维互动增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凯文·凯利认为,互动的影响力可能和AI一样深远。16的确,在技术渗透环境、成为环境的当前,元宇宙早已搭建了时空共在、场景共融的虚实交互的技术全景。在这个技术全景中,许多要素相互交织、共通互嵌,似乎比AI的智能性和替代性更具有深远影响。要在此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应当充分利用虚实融合、共融互动的全景式、沉浸式技术场面,塑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格局。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以多维互动增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是服务型互动。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升级和优化,智能消费、智能办公、智能家居、公共服务成为当前技术与环境、技术与人的交互。比如,ChatGPT接入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Expedia”、生鲜杂货电商平台“Instacart”、综合比价电商平台“Klana Shopping”等第三方插件。微软将GPT大模型引入Office应用程序,推出了“Microsoft 365Copilot”,革新办公场景;思必驰DFM-2大模型家居大模型,进一步提升智能服务成熟度;百度发布的医疗大模型“灵医大模型”创建智能医疗服务平台。服务型互动表明技术逐渐能够精准把握人们的需求,满足并服务于人们的需求。对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来说,服务型技术互动可以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家居娱乐等方面,以智能化、服务型技术辅助中华文化精准满足海外受众的需求。

  第二是社交型互动。如今,人与万物连接,无边界协同,人机共生、人机交往和主体互构逐渐成为人与技术、人与全球、人与人之间相互交融、互联互通的局面。人工智能应用“heyday”通过对话聊天式AI聊天机器人在电子商务中为人们提供五星级客户服务,是人机互动的案例之一。同时,个性化大模型可以创建AI分身,卡琳·玛乔丽团队用她的AI化身打造“虚拟朋友”获得青睐。可以说社交型互动已经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中介进行信息的交换,而是拓展到人作为主体的全方位互动和全时空互动。中华文化可以充分开发与人、与机器互动的智能化全球连接大模型或个性化中华文化大模型,例如中华文化知识大模型,中国古代人物AI分身等,从而提升海外受众与中华文化的互动度、关联度、融入度,以及海外受众接触和参与中华文化传播的程度。比如今日头条平台的“国风”频道正在试图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拓社交媒体空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新媒体平台打造以受众体验为中心的“智能+社交”传播模式。

  第三是情感型互动。有数据显示,社交媒体70%以上的热门内容带有较强的情绪感知属性,能够有效提升人们注意力资源的卷入。17AI、大模型等智能技术的发展也逐渐向着情感赋能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比如智能对话机器人“AI苟蛋”能够与用户进行多轮个性化沟通,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关怀;“NAWA POP”社交空间中用户可以创建专属的3D全身虚拟形象,与其他用户进行社交互动。逢年过节,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生成个性化拜年、祝福视频,此外AI绘画、AI配音、花神测试、具有个人特色的虚拟卡通形象、二次元虚拟偶像和AI美颜算法等多种玩法、用法和辅助工具丰富用户在社交平台的内容分享,刺激用户深度融入和参与表达,从而获得心灵认同和情感陪伴。18可以说,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未来趋势,就是以情感赋能AI、大模型等从而形成情感型互动。这意味着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将情感能量附着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化虚拟人和虚拟形象、包含中华文化元素的虚拟娱乐、虚拟视频等,可能会激发海外受众与中华文化产生情感互动。这将成为情感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大技术趋势。

  综合来看,智能技术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生成式AI、大模型以及未来的强人工智能可能会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进行多模态、全时空的深度融入和重新塑造,形成智能化、全球化的、深度互动的中华文化传播范式,增强海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融入。不过,人工智能提供的技术机遇和优势总是带有一定的风险。在未来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要警惕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对中华文化的篡改与误读,规避中华文化被污名、抹黑的风险,同时要加快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以及虚拟空间生成技术的开发、升级和革新,以在智能发展的当前以中国技术引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