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青年与对非传播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青年,中非关系,对非传播
  • 发布时间:2023-11-03 14:53

  李洪峰

  【内容提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国对非传播工作进入了一个传播主体和路径日益多元化的重要时期。在此过程中,青年群体怀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发挥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突出能力,参与了国家形象建构,呈现出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特质;青年知识分子还通过学术产出推动了关于中国的知识传播。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跨文化传播的难度,青年参与对非传播的能力尚需大幅提升,需要从提升政治素养、培育重点传播主体、加大现有平台利用度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青年 中非关系 对非传播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随着中非合作深度和广度的持续提升,我国对非传播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新渠道、新视角和新主体的加入为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青年在对非传播中的角色日益突出。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中非青年勇于承担国际传播使命,已经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主体,也是对非传播内容的重要生产者,传播成效显著,同时其传播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青年对非传播使命

  中非传统友谊和多元合作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则为中非合作与时俱进提供了新的增长点。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给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青年代表的回信中,呼吁中非青年为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努力。①青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为推动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传播领域也是如此。参与对非传播的青年主体不仅包括中国青年,也包括非洲青年,尤其是具有一定中文水平、较好掌握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的非洲青年。

  十年来,青年参与对非传播的使命意识、主动性和自发性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青年是既有全球意识又具备深刻民族认同的一代。他们成长于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时期,具有较强的文化自信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②事实上,非洲青年具有相似的特征,他们重视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以及跨国交流中国家形象的塑造。如果说中国青年参与对非传播是主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那么非洲青年向非洲民众介绍中国则是一种行使自身话语权、主动构建他国形象的过程。在数字化时代,个体即媒体的现实为青年承担对非传播使命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路径支撑。长于新媒体平台和技术运用的青年不满足于信息搬运工的角色,他们通过图文直播、视频直播、用户评论等线上沟通介质,提供充满时代感的事实素材和个性化的精神素材,成为传播内容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为对非传播带来新话题、新视角和新实践,回应非洲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民对中国的信息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的经贸人文合作则为中非青年共同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平台支撑。“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的许多合作项目都立足于青年发展和青年赋能。2018年出台的中非“八大行动”倡议中,许多措施都努力为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空间,中非人文交流活动和机制与之同步发展。截至2023年,已成功举办6届的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举办过3届的“中非未来领袖对话”,以及中非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国际青年北京论坛、青年参与助力中非发展合作研讨会等平台都是其中典型案例。这些对话交流机制传达了中非青年话语与中非务实合作之间的联动,展现了用事实说话的传播效果和说服力。

  二、对非传播中青年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青年群体在对非传播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中非官方为增强政治互信、促进民心相通的努力相得益彰。

  首先,中国青年通过自身形象构建,使得中国国家形象更为丰满生动。非洲是一个年轻的大洲,25岁以下人口占其总人口的60%以上。同龄人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更易于建立对话和寻找共识,其交流质量还保障着未来中非友谊的代际更替。中国青年形象的自我建构是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构成,其在对非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仅涉及当下,更兼具为未来合作夯实基础的功能。

  部分外国人,包括非洲人对“中国故事”仍然存在程度较深的刻板印象。西方视角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非洲人看中国的视角。中国青年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传递出的个人形象贴近日常生活,呈现出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国青年通过自媒体展现的自我,兼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与向世界开放的特质。非洲受众可以感受到中国青年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高度的丰富性、多元性和非排他性,对于包括非洲文化在内外域文化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接纳度,中国青年的形象构建已然纳入了世界文化元素。他们进一步可以从中国青年身上看到,哪些元素是西方没有的,哪些中国元素是优于西方的。中国青年在对外传播中表达的兼容并蓄态度表明,全球文化是可以相通并开展对话的,跨文化差异导致的隔阂也并不如想象得那么难以消除,不同文明之间更可以互学互鉴。这种态度与“一带一路”倡议本身的包容吸纳性是相一致的。

  其次,青年对非传播的中国形象更为可亲可近,赋予中国国家形象以立体感和真实感。不论是中非双方的青年外交官、企业员工、孔子学院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大学生或是“网红”青年,他们在以共同关注点搭建的社交网络平台上,用影像加文字的方式,展现中国城市与乡村景象以及文化遗产景观,解释汉字或成语寓意,介绍中国流行文化艺术与时尚,激发了非洲青年网民对中国的兴趣,回答了他们的疑问和不解,实现了良好的群聚效应。新冠疫情时期,中国大学生用非洲本土语言发布对非洲朋友的问候与祝福,充满亲和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关于非洲的一手信息也通过青年传播到中国,拉动了信息的流动和碰撞。此外,采用艺术表达的形式推动对非传播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增长点。由中非青年共同创作的话剧《呼佳姆博,非洲》讲述了真实的非洲华人生活,不仅从对内传播的角度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观看话剧的非洲青年对于该剧的文化交流效应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深入,青年有了更多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进一步把青年个人形象和国家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笔者的访谈对象反馈,当中国青年把自己在非生活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传播,构成了鲜活的案例,切实打破了长期从西方媒体视角或以道听途说的方式观察中国的非洲人的成见,并且能够交到可以深层次沟通与探讨的非洲朋友。来自乌干达的“非洲李子柒”Rose直播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在对非传播方面起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面对面的沟通更有利于温和但坚定地解释中国的立场,采用共情的方式化解错误认知。笔者的访谈对象在非洲与当地朋友讲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没有机械讲解政策,只讲村里的医生如何记录所有老人的信息并定期上门拜访,就得到了“你们的政府、你们的医生真的很贴心”的回应。

  第三,除了普通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中非青年学术型知识和观点传播可被视为过去十年的一个新亮点。学术型知识传播的对象主要包括非洲在内的世界各国学界以及具备一定教育水平的青年,其主要功能为从理论高度或实践视角对中国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中非合作的进程进行诠释、解读和评价。这包括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发表硕博士论文、研讨会报告、媒体文章、智库研究成果等等。我国学者李安山指出,近代以来,欧洲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始终在知识界占据主要地位,不仅知识生产和话语制造掌握着主动,对知识的消费亦如此。③但中国学界正在努力改变这一情况。近十年来中国非洲研究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充实了中国亚非学会和中国非洲研究学会等学术组织的力量,通过学术发表和作品外译等方式发出中国声音,给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学术话语影响力提升工作带来了新气象。同时,非洲青年汉学家队伍正在迅速成长。他们喜欢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思考中国经验,为民心相通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历史原因,相比于欧美,非洲汉学家群体处于新兴阶段和能力建设阶段,但他们代表了未来非洲中国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很多人有留学中国的经历,其学术产出反映了非洲人对中国和中非关系的独特理解。未来如果能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相关定性和定量研究,将可以更好地衡量青年学者和学子在对非学术型知识传播方面作出的贡献。

  三、青年参与对非传播的挑战与展望

  在大国博弈加剧、非洲局势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对非传播面临的挑战仍然较为突出。非洲各国政府、各族群、多语言文化背景的各阶层民众构成了“万花筒”式的传播对象群体。而这个群体面对错综复杂国际舆情的冲击,对中国了解和认知缺口仍然很大。笔者在非洲部分国家开展的青年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尽管受访者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一带一路”倡议高度认可,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仍然存在,包括对“义利观”“五不原则”“真实亲诚”等原则和部分具体合作政策的信息掌握和理解度仍然有待加强。社交网络和西方媒体等渠道是受访者获得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持续对冲中非主流媒体客观报道的效果。此外,关于中国政策、中国文化、中国理念的国际通用语版和非洲本土语版的出版物数量十分有限,且传播面狭窄,与中非合作发展的速度难以匹配。

  同时,青年受到自身能力短板的束缚,在中国思想、哲学、理论、制度、道路的理解和解释能力方面的欠缺限制了其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很多积极参与对非传播的青年也在不断反思“讲什么”“如何讲”及“想讲但不会讲该怎么办”等问题。

  面向未来,全面提升我国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素养、传播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该倡议的提出为对非传播的不断深化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可针对能够参与对非传播的重点青年群体,如具备良好外语水平(尤其是非洲本土语言)、从事涉及中非合作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从事中非文化、教育、艺术、旅游合作的青年力量等,从传播意愿、传播内容、传播技巧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支持,培育对中非合作战略重要性有充分认知的青年观点引领者,鼓励他们多渠道、多手法地塑造中国形象,生动展现中非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及全球文明互鉴作出的贡献。

  此外,需充分利用已有和未来新建平台,进一步增加中非青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除前文提及的各种中非青年交流平台外,孔子学院是可持续拓展非洲青年传播主体的阵地。2023年8月,习近平主席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鼓励青年学子学好中文,为中非友谊合作贡献力量。非洲孔子学院网络可进一步加强与非洲汉学家培养机制、职业教育合作网络等平台的合力,在对非传播上提升话语力度。此外,2023年7月,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在纳米比亚正式成立,中非高校“50+50”机制的建立已迅速提上议事日程。该机制的成立如果能与对非传播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如与中国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践项目等充分结合,将会产生积极的化学效应。

  未来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即将涌现出的新机遇必将推动青年在对非传播中的参与度,并为中非青年继承中非友好事业提供动力。青年是中非关系的未来,青年的传播力将推动中非合作向纵深发展。

  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新时代海外‘中共观’研究”(项目批准号:22JZD023)、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2年度国别中文教育研究项目“索马里中文教育研究”(项目号:22YHGB1019)的阶段性成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