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的“大众脸”——鹦鹉嘴龙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白垩纪,大众脸,鹦鹉嘴龙
  • 发布时间:2023-12-04 16:31

  文/ 盗龙

  故事

  茂密的森林中很安静,只有微弱的虫鸣声和不时传来的鸟叫声。突然,靠近地面的灌木丛晃动起来。紧接着,灌木丛中露出了一个方正的脑袋,看到其标志性的鹦鹉嘴,便知道那是一只鹦鹉嘴龙。

  鹦鹉嘴龙的大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四处打量了一番,确定安全后,它才从灌木丛中钻了出来。它身后跟着十几只同类,其中一半是幼年个体。幼年鹦鹉嘴龙的脑袋更大,四肢更长,身体也更瘦,身上布满更复杂的花纹。它们紧紧地跟在成年鹦鹉嘴龙身边,不敢随便乱跑。

  这里有几棵大树倒伏在地,这里由此形成了一片较为开阔的区域。树干周围生长着的蕨类和木贼是幼年恐龙最喜爱的食物,成年恐龙则更偏爱硬一些的植物。来到树干周围后,这群鹦鹉嘴龙开始进食。它们不知道的是,一个毛茸茸的家伙正悄悄地靠近它们。

  那个家伙叫爬兽,是一种外形神似獾的哺乳动物,它虽然打不过成年鹦鹉嘴龙,却能够杀死幼年鹦鹉嘴龙。一只成年鹦鹉嘴龙闻到了特殊的味道,于是立即发出警告声,其他鹦鹉嘴龙急忙聚拢在一起,摆出一个防御阵型。

  爬兽的偷袭计划就这样落空了,最后只能放弃,转身离开了。确定没有危险后,鹦鹉嘴龙这才放松下来,继续这场林间的聚餐。

  走出沙漠遍东亚

  关于鹦鹉嘴龙的发现,要从100 多年前说起: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了一支考察队,他们来到蒙古,进入茫茫的戈壁滩,四处寻找化石。最终,一名司机在沙地里散步时发现了恐龙化石。

  随后,化石被运回美国进行研究,时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亨利·奥斯本注意到,化石的头骨上长着类似鹦鹉的嘴巴,于是将其命名为鹦鹉嘴龙,一起被命名的还有原角龙、伶盗龙、窃蛋龙等。这些化石只是鹦鹉嘴龙考古工作的开端,首次被发现的鹦鹉嘴龙全名叫蒙古鹦鹉嘴龙。

  之后,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发掘出鹦鹉嘴龙的化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中南半岛,西到中国新疆,东到中国山东。这些化石分别属于不同的鹦鹉嘴龙种类,比如陆家屯鹦鹉嘴龙、西伯利亚鹦鹉嘴龙、中国鹦鹉嘴龙、新疆鹦鹉嘴龙等。大量的化石表明,鹦鹉嘴龙曾经广泛分布于距今1.26 亿至1 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的东北亚地区,以至于只要发现鹦鹉嘴龙的化石,古生物学家就知道已经挖到白垩纪早期的地层了。

  方脑袋 毛尾巴

  鹦鹉嘴龙的个头并不大,长度一般不会超过2 米,体重约20 千克,大小和一条大狗差不多。

  鹦鹉嘴龙长着一颗大脑袋,宽度和高度差不多,显得很方,与其他恐龙那种狭长的脑袋有着鲜明的区别。鹦鹉嘴龙的名字正来自其光滑坚硬的角质喙,其样子的确与鹦鹉的嘴巴很像。这样的嘴巴加上强有力的咬肌,非常适合切割植物的叶子和根茎,表明鹦鹉嘴龙是典型的食草恐龙。

  鹦鹉嘴龙的脑袋上还长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让它视力超群。它眼睛下方有一对横着长出来的小角。那是它的颧骨突,因此它并不能当作武器来使用。

  鹦鹉嘴龙的脑袋后面是不太长的脖子,再向后就是他那粗壮结实的身体和细长的尾巴。它的四肢很强壮,前肢比后肢要短一点儿。它的前肢上长着爪子,用来挖掘地面之下的食物,还能够挖掘居住用的洞穴。需要奔跑时,它会依靠肌肉发达的后肢,平日里悠闲漫步时,它可以用四肢行走。在它的后肢上,有强韧的皮膜与尾巴基部相连,作用很可能是拉紧双腿,以提高运动效率、降低能量消耗。

  在一具保存完整的鹦鹉嘴龙化石上,古生物学家注意到,有一排鬃毛结构留在了其尾巴的基部上。这说明它的尾巴上长着毛。其他恐龙没有这种结构,其具体作用还不清楚。

  躲入密林被兽欺

  鹦鹉嘴龙既没有巨大的体形,也没有尖角、长牙,因此很容易沦为大型肉食恐龙的猎物。它会尽量避开大型肉食动物经常出没的平原地区,选择在茂密的森林里安家,这里食物充足,又没有大型肉食动物。为了更好地在森林中躲藏,它的体色也发生了改变:背部呈深褐色,腹部的颜色则逐渐变浅,前肢上有黑色斑点,全身颜色最暗的地方是脑袋。正是这种上深下浅的体色提高了鹦鹉嘴龙的隐蔽性,就好像是披上了一件“伪装衣”。

  森林中也并非百分之百安全,除了会遇到小型肉食恐龙,甚至还会遇到凶猛的大型哺乳动物。古生物学家们在中国发现了很多爬兽,它们的胃里就残留着幼年鹦鹉嘴龙的遗骸。这一发现证明,鹦鹉嘴龙是哺乳动物的食物,也是目前为止已知唯一被哺乳动物捕食的恐龙。

  年幼的鹦鹉嘴龙非常脆弱,需要成年恐龙的保护。古生物学家们发现的大量化石也证实了这一点。古生物学家们甚至发现了一只成年鹦鹉嘴龙和十几只幼年鹦鹉嘴龙待在一起的化石。神奇的是,这只成年鹦鹉嘴龙尚未长到生育的年龄,也就是说,它是在帮其他恐龙看“孩子”。大家是不是想到了幼儿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