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禽家族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鸣禽,家族,吟唱
  • 发布时间:2023-12-04 16:32

  文/金荣莹 李凤洋 摄影/高翔

  鸣禽,鸟如其名,此类鸟善于鸣叫,为雀形目鸟类,种类繁多,约占世界鸟类的五分之三,且分布广,能够适应多种生态环境,是鸟类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它们脚细短,三趾向前,一趾向后,身形轻巧,善于抓握,因此它们既可以在树枝上停歇、吟唱,也善于在林间灵活地跳跃和穿飞。

  鸣禽具有结构复杂且发达的发声器官—— 鸣管。其发声原理是,空气通过鸣禽的鸣管从其肺部呼出,经过鸣膜,产生振动,最终发出声音。它们利用附着在鸣管上的多对肌肉,组合出不同的音高、音长和音强,如此这般,美妙的鸣叫旋律就诞生了。

  在山林中穿行时,我们耳边常伴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这大多是鸣禽发出的,更准确地说,多半是雄性鸣禽发出的。不过,少数雌性鸣禽也会鸣叫,如黑头蜡嘴雀、灰颊鸫等。为何会鸣叫的雌鸟种类很少呢?这是因为它们通常不需要保卫领地或主动求偶。雄性鸣禽在领地内求偶时的鸣叫,响亮且频繁,可以让竞争者尽快接收到信息。鸣叫时,雄鸟通常会稍作停歇,即鸣叫完以后,雄鸟会仔细聆听有无其他雄鸟附和自己。如果听见两只鸟不停地鸣叫,千万不要以为它们是在夫唱妇随。恰恰相反,这一唱一和其实是两只雄鸟在赛歌!鸣禽的叫声因季节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繁殖季节的叫声最为婉转、响亮。

  大多数鸟类拥有灵敏的听觉,可以及时捕捉到同伴发出的警告声或者准确地找到发出求偶信号的异性伴侣,总的来说,鸟类鸣叫象征着战争或爱情。科学研究发现,鸣禽能辨别更为复杂的声音,能够将音符序列减速,依次解读其信息。就接收声音的音频而言,鸣禽也有过人之处: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为20—20 000 赫兹;大多数鸟类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为100—200 赫兹到3 000—18 000 赫兹;很多鸣禽,如苍头燕雀,可以听到音频为29 000 赫兹的声音。当某只鸟发现天敌、向同伴发出警告时,附近的鸟都会飞向安全地带。比如说,当猛禽来袭时,某只喜鹊会及时报警,其他喜鹊及附近的灰喜鹊就会躲避起来。

  喜鹊

  喜鹊为鸦科鸟类,是一种具有较高智慧的大型鸣禽。

  喜鹊喜群居,觅食时会安排一只或两只同类站在高处警戒。发现危险时,它们会发出特殊的鸣叫,而后结伴飞走。成对觅食时,一只在地面上取食,另一只负责警戒,“鸟为食亡”的现象在喜鹊身上极少发生。

  小嘴乌鸦

  小嘴乌鸦是一种常见的鸣禽,其体长约50 厘米,黑色体羽的表面反射着蓝绿色的金属光泽,嘴尖略勾曲。夜晚,它们喜欢集群栖息,因为其体形较大,降落和起飞时遮挡要少,加之要承担较大的体重,所以它们特别钟爱树冠开阔细密、树枝较少的成排乔木,单棵乔木少有小嘴乌鸦栖落,也许是因为单棵乔木的树冠较稀疏,不够安全。

  第一次听说小嘴乌鸦时,有些人会追问,有没有大嘴乌鸦?答案是肯定的。大嘴乌鸦与小嘴乌鸦长得极为相似,体形也差不多,羽毛也多以黑色为主,黑色体羽的表面也反射蓝绿色的金属光泽。不同之处在于,大嘴乌鸦的嘴形明显比小嘴乌鸦粗厚,嘴尖显著钩曲,前额隆起,和嘴部上缘的夹角接近90 度,是个“大脑奔儿”。

  黄喉

  黄喉鹀栖息于林缘灌丛中,主食植物的种子。它们性格较活泼,但胆小,会在灌木丛和草丛间跳跃、穿飞,见人立即飞走或跳入植物中。它们可不像喜鹊和乌鸦那样容易被人们观察到。

  黄喉鹀在非繁殖期常常集群活动,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黄喉鹀总是迁徙队伍中的排头兵。它们的冠羽属“怒发冲冠”式,雄鸟和雌鸟相似,但雌鸟的颜色稍逊色于雄鸟,雄鸟喉部的黄色和枕部的金羽具有显著的辨识特征。

  黄喉鹀的鸣唱婉转动听,这也是它们用来划分领地的战争宣言。这种靠歌声打擂台的“雅斗”方式,可以让鸟类避免“肢体冲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