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动”记忆库里的灭风往事

  • 来源:网络视听
  • 关键字:记忆库,往事,力量
  • 发布时间:2023-12-26 10:49

  文/林海燕

  2023年9月,纪录片《灭风者》入选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名单。该片讲述了一个“中国抗疫故事”,这是一场持续了70年的防治麻风病的“国家行动”——几代大医勇士,接力攻克麻风“千年恶疠”,为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首次用影像全面回顾那段鲜为人知的麻风病防治历史。这是山东广播电视台对国家历史记忆的一次抢救性挖掘整理。

  纪录片《灭风者》是在一个特殊时期推出的。2023年年初,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此时推出《灭风者》这样一部不同时间维度的“抗疫纪录片”,就有了时代意义。这部弘扬大医精诚、传递大爱无疆的作品,抓住了宣传报道主题中的“重大”二字。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媒体人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灭风者》采用“现实”和“历史”穿插的叙述方式。但是,能否找到关键性历史见证人,尤其是对那段记忆能够清晰表达的人物,决定着这部纪录片的分量和精彩程度。幸运的是,摄制组找到了刚刚迈入鲐背之年的退休医生黄学智。70年前的那些凝重岁月,仿佛一部老电影,在他的脑海里,依旧清晰分明,情节如初。

  然后,我们又遇到了护士刘振华、科研人员张福仁、麻风病康复者胡守明……

  纪录片从一个麻风村的故事开始。当摄制组一行三人走进山东安丘麻风村时,我们都嗅到了空气里的紧张气氛——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给村民尊严。

  那是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标识的半封闭小山村,过去曾是山东省较大的“麻风村”,现在只有20 人居住。村民的四肢普遍遭受过麻风杆菌的摧残,很多人不能正常行走,他们的下眼皮因为神经麻木,也都有些下垂外翻。村里老人们很快就明白了我们此行的意图,对于拍纪录片这种小事,他们显然没有多大兴趣。

  麻风村的老村长名叫胡守明,当我们提出把带来的礼物分给大家时,他立刻指挥老人们排成一排,静静地站在礼物后面。老人们见我们呆立着,疑惑地问:“分东西,你们不照相吗?”我们恍然大悟之后,哈哈大笑,老人们也跟着笑了。老人们说,村里经常有人带着礼物来看望,村民们唯一能回报的方式就是一起照个相。就这样,摄制组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拍摄工作。

  纪录片《灭风者》将人们带入新中国成立之初缺医少药、麻风肆虐的年代。中国麻风防治体系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筹备启动,经过50 年时间,在尤家骏、马海德、李桓英等千万麻风病医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基本实现消灭麻风病。

  《灭风者》中,有这样一个令人泪目的瞬间。新中国成立之初,李桓英教授婉拒世卫组织的高薪续聘,回国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20 世纪80年代,李桓英教授走进麻风村,她不仅不戴口罩,而且和病人一起吃饭。她看胶卷时需要避光,没想到她竟然把头埋进病人的被子里面操作。

  护士刘振华长达半个世纪对麻风病人的护理工作,让世界再次看到南丁格尔的身影。而与刘振华并肩作战的张福仁医生,则带领医疗团队在全世界率先发现了麻风病易感基因,并为全球提供了可效仿复制的样板。

  当纪录片一步步展现中国攻克麻风病的防治进程,人们会发现,“千年恶疠”被降服的过程,正是一个政党执政为民的真实写照。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但令国际社会尊重、叹服,更应被缅怀、纪念。在众多“灭风者”的身上,中国一贯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是如此熠熠生辉、闪闪发亮。

  纪录片《灭风者》在山东卫视、闪电新闻纪录片频道和B 站等多平台推出,在专业医护人员中反响热烈,在全国麻风病防治的工作人群中被广泛传播。

  《灭风者》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和话题阅读量一周时间全平台超1.2 亿,一个话题登上全国微博热搜第四,多个话题登上区域热搜,同时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等媒体平台重点推荐,形成了一股激励人心的正能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