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赛科技:十年磨两剑

  文|牛海

  “其实,在这十余年中,我们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持续创新,磨出‘两把剑’:一把剑就是公司的立身之本,电力电子系列产品;另外一把剑,是我们一直在默默耕耘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核心技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谭伟说。

  专业:打造“天团”

  自2011年成立以来,佑赛科技一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将核心技术研发作为头等大事,营造浓厚的研发氛围。佑赛科技的科研力量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电机系卢强教授团队,该团队是国家级创新团队。十多年前,卢强院士积极推动校企联动,促成合作,指导创建佑赛科技,其本人曾担任佑赛科技首席技术顾问。

  公司创始人及高管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有着近20年能源行业学习从业经历,对传统能源、新能源、电源、电网有着十分深刻的认知,对行业发展有独到的理解。谭伟说:“当时因为热爱,选择了电力系统专业,投身新能源方向,这也是国家重要战略方向。如今,我们就在这个大舞台上,干着我们曾经梦想的大事业。”

  在卢强院士的号召下,源源不断的清华学子加入团队,建成佑赛科技的“清华天团”。在研发过程中,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相关团队,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建立研究与产业联络的纽带,通过科研项目、咨询服务、示范工程、产业应用,将行业先进前沿技术真正实现产业化应用。

  佑赛科技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培养。现有核心研发人员50多人,覆盖软件、硬件、结构、测试等专业,研发资金投入从创业之初的几十万元,逐年增长到近千万元,未来三年研发投入将超过一亿元。

  专精:打磨“两剑”

  佑赛科技从创立之初,基于技术特长,就选择了一个方向:做电力电子相关产品,聚焦电能质量治理细分方向,研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近年来,公司围绕氢能产业,开展大功率制氢电源研制。

  “这些产品,通俗来说,相当于我们小时候家用的‘稳压器’,保障电灯电视的正常使用。只不过,我们的产品是一个更大型的‘稳压器’,可满足电网、铁路、钢铁、水泥、医院等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和单位使用。这不仅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更是我们十年磨出的第一把剑!如果说,第一把剑是为了昨天、今天能吃上饭,那么我们更希望明天、后天能吃好饭,我们不断探索、瞄准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打磨第二把剑。”谭伟自豪地说。

  这第二把剑就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早在十多年前,在卢强院士指导下,研发团队开始启动压缩空气储能核心技术研究,并参与芜湖500千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建设。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实践,公司在压缩空气领域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把剑淬火欲成。

  专攻:打破“问号”

  谭伟说:“对于企业这些年来的战略方向,我们也有过多次探讨甚至彷徨: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怎样去发挥我们的优势?如何把优势变成生产力?变成生产力后有没有客户、有没有需求?”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贯穿创业的全过程。但所有的问题,最终落实到行动上只有一个词:专攻!

  “最开始我们做的是电能质量相关的产品,当实现一定目标之后,我们要主动去变革,持续创新,探索新方向,挖掘新需求,打造新产品。”谭伟解释道,“我们敏锐地捕捉到,随着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风电光伏的发展加快,储能的需求就涌现出来了。当越来越多的风电和光伏接入到电网之后,就需要储能去对它进行一个调节。而我们的这个储能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选择这个赛道,即压缩空气储能。”

  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在2021年,团队参与建设的江苏金坛60MW/300MWh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示范电站投产了。这不仅是中国的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在商业领域运行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这个电站的成功运行,给了整个团队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因为无数次的实验最后终于变成现实,成为一个商业化的典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