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巨头将在沪建新工厂,跨国械企加快国产化步伐

  • 来源:医疗设备商情
  • 关键字:国产化,步伐,内窥镜
  • 发布时间:2023-12-27 19:46

  连续第五年参加进博会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卡尔史托斯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了一项重磅投资——亚太地区首个自建工厂落户上海松江。德国家族企业卡尔史托斯是全球内窥镜领域的执牛耳者。它于1996年正式进入中国,领跑中国硬式内窥镜市场,2022 年其在中国硬式内窥镜的市场保有率达到52.58%。截至2022 年底,卡尔史托斯在中国的服务覆盖超过5600家医疗机构。

  之所以选择上海松江,卡尔史托斯中国区总经理阮琼从三个层面给出答案。首先,中国是卡尔史托斯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未来仍会快速发展,总部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依旧强劲;其次,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不仅经济形势向好,友好的营商环境也让外资企业在这里体会到开放、包容、透明与高效,“这是非常有助于我们在中国发展的”;第三,当前上海已经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卡尔史托斯将制造基地放在上海,相信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目前,这个制造基地计划第一批生产内窥镜影像产品的核心组件,产能将优先供应中国市场,预计将覆盖卡尔史托斯在中国销售的影像产品的50%以上。”她还透露,在中国布局了制造基地后,第二步就是引入本土研发,研发加上制造基地,可以更好地和中国的医生和临床专家一起去开发出更多适合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这其实是我们中长期的一个目标。”

  阮琼说:“上海是卡尔史托斯中国地区总部所在地,如果将制造基地放在同一个地方,有助于提升内部合作,快速了解市场需求,迅速做出商业决策,从而将制造过程与商业体系高效地结合。”

  在过往的参展过程中,卡尔史托斯也亲身体验过“展品变商品”的全过程。卡尔史托斯的IMAGE1 S Rubina 影像系统是全球首款融合4K、3D、NIR( 荧光) 三重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产品,真正实现在一套主机和一根内窥镜下的三种成像方式同时叠加使用。

  该产品于2020 年在全球上市,2022 年首次亮相于第五届进博会,2023 年8 月即在中国获批上市。“这是一个非常快速的上市进程,得益于我们在进博会上的展示”,阮琼说,“虽然新产品引进与客户认知无法量化衡量,但参加过进博会的反馈是完全不一样的。”

  截至10 月20 日,该款产品已进入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24 个城市的29 家医院,以“三合一”内窥镜成像技术支持微创外科手术迈向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的新时代。

  阮琼表示,生物医药行业是中国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微创外科手术普及度远未饱和,仍有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我们对未来的快速发展非常有信心”。

  跨国巨头纷纷加码本土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着迅速增长的趋势。

  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为提高医疗设备国产化水平,近年来国内从“鼓励国产”到“优先国产”相关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在此背景下,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多家跨国械企开始纷纷加大在华投资,推进产品生产和研发的国产化,部分企业的核心业务制造首次进驻中国。

  除了投资建厂、增加产线外,跨国械企也在加大与本土企业的合作,通过收购、成立合资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等方式,增强竞争优势。其中包括美敦力、强生、西门子医疗、波士顿科学、GE 医疗、飞利浦、直观外科、因美纳、英特格拉生命科学(Integra LifeSciences)、瓦里安等跨国械企巨头加码布局,不断深入在中国的本土化布局。

  在内窥镜领域,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内窥镜市场规模已达356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1.25%。沙利文预计,随着未来十年国内内镜需求的高速增长及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快增长市场,2030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用内窥镜市场。

  由于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内窥镜市场都高度集中。在全球,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家日本企业引领了软镜市场,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赛克引领了硬镜市场;在国内,内窥镜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被上述外资品牌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临床需求的不断提高,内窥镜产品技术的不断革新,加之国产替代政策的相继发布,以迈瑞、澳华内镜、开立、欧谱曼迪、图格医疗、成运医疗、新光维医疗、英美达、华芯等为代表的国产内镜企业表现突出,国产内镜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跨国巨头方面,除了此次的卡尔史托斯外,今年奥林巴斯、宾得等跨国巨头也先后在中国设立了首个医疗生产研发基地、首家研发工厂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