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安全形势:在动荡不安中寻求秩序变革与重塑

  • 来源:当代世界
  • 关键字:地区冲突,安全赤字,战略稳定
  • 发布时间:2024-02-02 15:08

  唐永胜 /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少将

  【内容提要】2023年全球充斥着紧张、暴力和不安全感,但国际安全局势总体上没有失去控制。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世界大变局的复杂性,也显示出军事变革正在进入深度发展时期。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加重,大国竞争深入发展,但维持大国战略稳定的基础依然存在。美国强化同盟体系谋求优势,但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地区冲突加剧,存在的外溢风险需要有效防范。推进全球安全治理任重道远但也面临新机遇。随着人类社会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需求显著增长,需要大力构建广泛参与、开放包容的多边制度体系,以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顺应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了实现可持续安全的创新理念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际安全 地区冲突 安全赤字 战略稳定

  2023年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世界大变局的复杂性,霸权主义、零和博弈、地缘争夺等强权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安全赤字持续加重,国际安全面临重大挑战。乌克兰危机尚未进入政治解决的轨道,巴以冲突又燃起战火,不仅显著加剧了地区安全的紧张对抗,而且存在冲突外溢并失去控制的重大风险。军事行动不断向认知、网络、金融、数字、智能等领域拓展,大国竞争进一步加剧,国际安全内部张力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推进全球安全治理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努力推动构建广泛参与、开放包容的多边制度体系,以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大国关系持续紧张

  2023年国际和地区安全局势经历复杂深刻变化,安全威胁继续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势头,以武力解决争端的事态增多。东欧、中东、非洲等地区冲突和争端此起彼伏、难以平息,全球范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强。受美国强化大国战略竞争和地区动荡等因素影响,大国关系持续紧张。美国拜登政府在2022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将中国定性为“唯一既具有战略意图,又拥有不断增长能力以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1]并在当年发布的《国防战略》中,进一步将中国定位为“最重要战略竞争对手”。[2]美国2023财年国防预算达到8579亿美元,2024年预计将增加到8860亿美元,[3]美国拜登政府和国会一致同意在国防预算上继续加码。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明确通过投资、结盟、竞争的途径遏制竞争对手发展,无疑会恶化国际安全形势,刺激其他国家加大军事投入,甚至存在引发军备竞赛的巨大风险。

  自2009年起,美国暂停执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部分条款;2023年11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正式撤销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美俄之间围绕禁止核试验问题进入新一轮博弈。[4]2023年11月7日,俄罗斯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美国和北约随后宣布暂停参与《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尽管上述举措的实际影响还需跟踪评估,但毫无疑问,国际军控体系正遭受冲击。大国之间应有必要的规则和条约来维持稳定关系,过于依赖威慑并非万全之策,也将给全球战略稳定带来损害。

  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持续紧张,特别是2023年北约吸纳芬兰后,这种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美国分别与瑞典、芬兰签署防务协议,加快与北欧国家、北约盟国的军事合作,加紧在北极地区的战略部署,极力渲染“大国竞争”,以争夺极地资源及战略优势。此外,从2023年11月开始,芬兰逐步关闭与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这一决定不但迎合了美国的需要,而且充满地缘政治竞争属性,进一步孤立了俄罗斯。在芬兰作出上述决定后,挪威和爱沙尼亚均表态密切关注芬兰的局势动向,不排除也会关闭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口岸。实际上,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包括波罗的海国家在内的大部分欧盟、北约国家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降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

  拜登政府积极加强与盟友关系,在强调共同利益的同时淡化差异,但美国与其盟友仍然存在责任界定不明和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利用同盟是美国实现自身目标的一种手段,但其反复无常使盟友对美国的承诺难以保持持久和足够信心,即便是美国的欧洲盟友也是如此。在乌克兰危机刺激下,美欧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行动配合虽还会持续,但双方在防务责任分配、主要关注点等方面的内在矛盾并未消除。乌克兰危机越是持久,欧洲国家越能体会到,追随美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安全关切,支持乌克兰、制裁俄罗斯的一个副产品就是欧洲必须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利益需求的多样化,将使同盟内部出现更多纷争,这也是同盟困境的主要表现。

  2023年,美国持续推进“印太战略”,强调综合运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调动自身和盟友力量,形成“一体化威慑”和更大的战略优势。8月23日,美国、日本、韩国领导人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会晤,随后发表《戴维营原则》《磋商约定》《戴维营精神:美日韩联合声明》等成果文件,强调在地缘战略竞争、气候危机、乌克兰局势、核挑衅考验等历史转折点,美日韩三国“需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5]近一个时期,部分欧洲国家介入亚太事务的动作日渐增多。2023年12月14日,英国、意大利和日本就联合研发下一代隐形战机签署协议,即把英国主导的“暴风”战斗机项目与日本的F-X战斗机项目结合起来,研制第六代战斗机。鉴于美国对印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关注度不断上升,展示在这一地区的存在感,已成为英国等域外国家的一个重要动作。

  实际上,在国际体系深度变迁、权力加快流散的时代背景下,强权政治和结盟对抗无疑将受到日益增多的限制,同盟内部成员国的利益诉求越来越难以汇聚。美国强化同盟体系放大和加剧了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严重恶化了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使得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遭受严重冲击。面对美国“印太战略”带来的压力和冲击,中国保持了足够的战略定力,避免陷入“新冷战”的漩涡,使地区安全结构没有撕裂且尚未形成阵营对立。保持大国关系的基本稳定,符合地区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积极的对话沟通有利于促进大国关系可预期发展,应推动美国把“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等承诺落到实处。

  地区冲突加剧且战争形态升级

  2023年,持续的乌克兰危机和再次爆发的巴以冲突加剧国际社会分裂,对国际安全形势造成重要影响。

  乌克兰危机僵持不下,其背后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美国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公开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通过同盟关系在乌克兰开展代理人战争,但其结果并不明朗,且受到美国国内政治变化、盟国政策调整和俄罗斯坚决抵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乌克兰危机使东欧地缘政治版图进一步撕裂,给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诸多相关国家带来沉重负担。乌克兰危机还表明,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传统军事手段无法有效解决地缘矛盾,单纯的军事胜利难以转变为政治经济收益。

  除了乌克兰危机,新一轮巴以冲突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起代号“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对以色列实施突然袭击。随后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其国防军对加沙地带展开军事行动。此轮巴以冲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其中包括大量的妇女和儿童。巴以冲突的进程表明,加沙问题涉及巴以之间乃至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解决。美国从中东战略收缩后,对当前中东地区纷乱繁杂的局面力不从心,其一直以来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无论如何,冲突双方都应尽快实现停火止战,为通过政治手段走向谈判和冲突解决创造条件。巴以冲突给中东地区“和解潮”造成一定冲击,但是从长期看,中东地缘政治趋缓符合地区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是相关国家的内在需求。

  美国在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中的表现折射出,其维持霸权的努力越来越徒劳。尽管有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但乌克兰在战场上仍难以取得成功,并且面临一旦失去外部援助就可能遭遇失败的窘境。2023年10月,拜登提出的一项超过1000亿美元的特别预算案(其中614亿美元用于对乌援助)在参众两院均受挫。尽管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白宫预算主任莎兰达·扬均发出警告称援乌资金即将告罄,但直到12月27日,美国国务院才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与拜登此前提议的金额相去甚远。在巴以问题上,国际社会最关心的是如何在“两国方案”的基础上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美国一直希望通过推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缓和关系,强化其地区同盟体系,维持对中东局势的控制力,同时实现对伊朗和叙利亚的围堵。然而,这与许多阿拉伯国家在发展同以色列关系时奉行的“先巴以再阿以”进而争取实现地区和平的主张背道而驰。特别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立即承诺向以色列提供“大规模、前所未有的”军事援助的举动遭到阿拉伯国家的普遍质疑。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对公正解决巴以冲突和落实“两国方案”仍仅仅停留在表态层面,漠视巴勒斯坦的主权和生存权,无疑给中东安全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巴以冲突的根源是双方的历史积怨,但也与作为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中东政策失衡紧密相关。

  在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中,战争形态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一方面,传统的军事手段仍在发挥作用,对抗双方在阵地战和街区攻防中争夺激烈;另一方面,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也得到更多的应用。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援助,尤其是情报信息支持不仅使乌克兰得以稳住阵脚,也给俄罗斯造成很大麻烦。俄罗斯也在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干扰对方,努力提升自身武器打击的精准度,多次动用高超音速武器打击乌克兰重要的军事目标。尽管乌克兰海军在冲突早期就遭受严重损失,但成功利用无人艇大大限制了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活动范围;作为回应,俄罗斯也在发展无人艇开展针对性作战。无人装备和人工智能日渐广泛运用,代表了军事革命的一种重要趋向。

  近年来,太空、网络、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新兴科技持续取得突破,军事安全空间正在不断向这些新领域延展,军事斗争领域也由三维空间向多维空间、由有形领域向无形领域拓展,制信息权、制太空权、制数据权以及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将成为赢得战争新的关键要素。与此相关联,军事力量体系也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新型领域成为新质战斗力的主要载体,是军事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增长空间,也是传统军事力量发挥作用的倍增器,在当前及未来战争中将发挥十分关键的牵引作用。一些趋势已经显现,如具备必要的网络攻防能力已经成为一国展开军事体系对抗的基础性决定性条件,无人作战系统极大提升了军事行动的智能化水平,高超音速武器将作为实施战略打击的重要力量。随着新型领域重要性上升和新型力量的快速发展,新的军种和兵种将不断涌现,并融入军事力量体系之中。例如,网军、天军甚至将发展成为比传统军种更为关键和重要的军种,成为主体作战力量;而无人机部队、机器人部队、智能化作战部队等力量形式也会应运而生,并经过危机和冲突检验后得到快速发展。

  2023年上半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新版《国家军事战略》,渲染大国竞争和对抗,提出了美军联合部队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综合威慑、塑造态势、建立优势的重要性,以确保美军保持有效威慑的同时,快速形成未来作战优势。[6]近期美军不断强化高端战争准备,充分推进科技创新和尖端武器发展,探索新型作战理念,创新指挥控制模式,开展大规模演习,力图抢占军事领域的制高点。在更大范围内,国际军事竞争也在向更广阔领域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军事智能化变革正在拉开帷幕,只有正确评估和应对军事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占领世界军事革命制高点。近年来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军事变革,不仅体现在军事科技、武器装备的突飞猛进,也反映在军事理论不断创新以及军事制度的深刻变革上。为此,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探索研究信息化乃至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敢于创新和突破,努力跟踪军事革命发展潮流,推动军事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

  新的作战领域和作战样式也应该是军事发展的重点。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以及之前的叙利亚战争,无一不反映出战争形态的变化,尤其不可忽视的是,所谓的“混合战争”已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特点,也印证了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有关“混合战争”的讨论,显示出军事斗争向更宽阔领域和空间拓展的重要趋势。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主要大国军事竞争的新疆域,由此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网络攻防和太空攻防很可能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这样的趋势在当前的一些局部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

  推进全球安全治理任重道远

  2023年充斥着紧张、暴力和不安全感,但国际安全局势总体上没有失去控制,大国之间既存在利益冲突,也存在协调合作。

  2023年3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西班牙《世界报》采访时指出,如果美国和中国发生第二次冷战,将比第一次冷战危险得多,在防止灾难性冲突方面,两国有着最低限度的共同义务。[7]中美关系一度跌至自建交以来的最低谷,但总体仍可控,双方都持有必要的战略力量来维持彼此关系的基本稳定。只要中美关系没有发生根本动摇,双方最终还是要回归协调与合作。2023年11月15日的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使两国关系在持续紧张之后出现缓和趋势,双方在特定事务上开展了有限的协调合作。在世界大变局深度展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好坏将决定世界局势的走向。

  然而,极端主义仍在一些地区和国家盛行,恐怖主义活动居高不下,这些现实充分说明在现有国际体系中存在着复杂程度、深刻程度超出一般想象的矛盾和冲突。应对全球性和跨国性的威胁挑战,需要更多国家共同努力和贡献,积极推进国际安全秩序变革,才能实现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安全。历史发展将进一步证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具有主宰所有国际事务、垄断一切发展机会的条件,霸道不得人心也会伤及自身。推动国际安全秩序构建和创新,实现制度供给与安全需求的有效平衡,构成国际合作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沙特与伊朗实现和解是中东地区安全合作乃至国际安全治理中的重要进展。2023年3月,中国、沙特、伊朗发布联合声明,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对方重开使馆和代表机构并互派大使,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三国表示愿意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和地区安全。沙特和伊朗“北京和解”标志着这两个因历史问题、地缘关系、教派冲突等一系列复杂因素而对立的中东国家,重新迎来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新机遇。中国在沙伊和解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追求开放条件下的国家安全。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进入可预期的良性互动进程,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将会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所能带来的收益,感受到中国是维护国际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地区和世界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23年2月21日,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开放包容原则,为国际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公共产品。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强调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这些原则相得益彰,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全球安全倡议顺应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了一条实现可持续安全的创新理念和有效途径。

  国际安全治理遭遇严重挑战,但也面临新的机遇。在世界大变局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围绕国际秩序及相关制度安排的博弈仍将持续并趋于激烈。然而,国际秩序只有具备更广泛的包容性和基本的公正性,才能促进全球政治的发展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世界的必由之路。”[8]目前国际安全局势中动荡和不安全感的增加,也从反向说明需要对原有秩序不合理和不充分的安排实行变革创新,以便维护战略稳定、实现共同安全。全球安全倡议为破解全球和地区安全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实现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有机统一找到了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大国就要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展望新一年,中国将与外部世界展开更为积极的战略互动,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发展,力所能及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同时注重创新国家发展模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奠定牢固基础,为缓解和消除全球治理赤字提供新的动力,推进国际合作破解安全难题。近年来,中国还注重加大力度建设性地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以此牵引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尽管当前全球化出现反复乃至局部倒退,加强全球治理和区域整合仍是各国共同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霸权兴替已经过时,谋求维持原有霸权优势,抑或争当新的霸主,都将适得其反,甚至遭受历史惩罚。在大变局之下,乱象增多风险加剧,但是,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需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显著而迫切,国际安全在遭遇重大挑战的同时也开启了新的合作空间。

  —————————

  [1] “Biden’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hypes ‘China challenge’ full of outdated confrontational mentality,” Global Times, October 14, 2022, http://eng.chinamil.com.cn/OPINIONS_209196/Opinions_209197/10192053.html.

  [2]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U.S. Defense Statement, October 27, 2022, https://www.defense.gov/National-Defense-Strategy/.

  [3] “Statement from President JoeBiden on H.R. 267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for Fiscal Year2024,” The White House, December 12, 202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12/22/statement-from-president-joe-biden-on-h-r-2670-national-defense-authorization-act-for-fiscal-year-2024/.

  [4] 《普京签署法律撤销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新闻网,2023年11月2日,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3/11-02/10105172.shtml。

  [5] “The Spirit of Camp David: Joint Statement of Japan,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White House, August 18, 202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8/18/ the- spirit-of-camp-david-joint-statement-of-japan-the-republic-of-korea-and-the-united-states/.

  [6] 《美新版军事战略渲染大国对抗》,人民网,2023年6月19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n1/2023/0619/c1011-40016991.html。

  [7] 《基辛格谈中美关系:中美之间爆发新冷战对全世界都将是灾难》,中华网,2023年3月28日,https://military.china.com/news/13004177/20230328/44758499.html。

  [8] 江时学:《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必要性、基本途径及中国的贡献》,载《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3年第6期,第17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