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预设的限制

  张博

  辽宁省兴城市高家岭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突破预设的限制,变预设为生成,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数学化”过程。预设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给学生的自我创造留有余地,以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让“预设”为“生成”奠基。

  关键词:数学课堂;预设;生成

  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之间是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双方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突破预设的限制,变预设为生成,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在自己参与实践、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才是属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

  一、走出“预设”的禁锢,激活生命状态的数学

  我们总是习惯于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死”的教案牵引“活”的学生,限制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的学习变得机械与刻板。课堂教学过分依赖设计,忽视了数学人文的一面。其实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教学,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却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需要走出“预设”的禁锢。死守原有的教学预设而不顾及学生的需求、经验,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因为学习要为人的需要服务。离开了人的需求和发展,很难想象数学课堂教学会有怎样的效率。

  新理念提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去认识数学课堂教学,建立新的教学观,走出“预设”的禁锢,激活生命状态的数学。生命状态的数学学习是生成的数学学习,它不该根据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命状态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理想境界。在这样的课上,我们的学生才有更多的机会用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去验证发现圆的相关知识,还有了许多意外的发现。

  二、捕捉课堂“生成点”,展现生命的精彩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现状于不顾。我们必须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有可能成为一节充分生成的课。

  在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对于圆的一些知识了解比较多,如果再把学生对圆的知识当成一片空白,让学生去探究,这样的探究学生将毫无兴趣可言。但是又不能简单的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浓缩地经历当初人们探究这些知识的历程,如“圆里有无数条半径”等结论是怎样发现、归纳和整理的,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积累具体的感受和经验的机会,形成他们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因此,根据学生的需求,我组织探究-验证的学习。在验证中,学生的目的明确,主动寻求多种思路、多种方法,都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发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们相互启发,相互竞争,把数学学习的创造演绎得多姿多彩。同时部分学生再操作中对书本进行重新解读,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这不正体现了数学学习是一种知识学习,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三、寻求课堂教学的平衡,让“预设”为“生成”奠基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不要预设,不仅要而且还要合理地改进预设。因为“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只钟情于“预设”,往往会把学生引入狭窄的小胡同,这显然有悖于人本教育的目标;而纯粹的“生成”也是不可能的。叶澜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这就说明我们需要预设,需要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生命状态的数学学习的预设。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生成,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有把握,更富有成效性。我们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去学习、生活有过怎样的体验、解读文本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方法、结论,练习会出现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师该怎样去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机的调整设计,跟本身的设计的版块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的教学预设要走向重文本解读和学生研究,要从“技术”走向“人文”,设计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文本,研究学生上,预设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适时提供“大问题”,把课上得“粗糙”些,象“中国画”那样常有大块的“留白”,给学生的自我创造留有余地,以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平衡,让“预设”为“生成”奠基。

  参考文献:

  [1]陈菊兰,数学教学如何应对未预设的生成,江西教育,2010年Z6期。

  [2]曾天祥,把好“预设”与“生成”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陕西教育·教学,2010年第10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