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数字会展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西安,发展趋势,研究
  • 发布时间:2024-03-09 14:41

  ● 文:西安外事学院 张蕾 ●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数字会展是在一个网络技术与思维下的全新展览生态圈与呈现方法, 其本质是以网络为基石, 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移动网络技术、社交社群、以及展览产业链中的所有实体, 一体形成了一个数字信息与集成化的展览空间, 进而产生全面立体化的全新展示内容与服务模式, 这也将是对传统单一实物展览模型的一个高效升级。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部引爆, 全国展览产业遭到重大冲击。

  疫情爆发线下展会停摆后, 线上博览会迅速崛起, 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无法组织实体办展的困难。调查结果显示, 百分之四十四受调查参展企业举行或参与了互联网互动或互联网展览活动。观察2021年线上展会的应用情况, 视频会议形式的活动大大多于线下模式的展会, 犹见信息交流、内容分享业已成为线上展会的主流。

  特邀嘉宾的远程出席、演讲以及相关活动的线上传播, 对于防控跨地疫情、扩大展会影响, 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现场防疫、进出展馆交通、入口登记、展期信息发布、贸易配对、客商酒店入住等方面, 场景增加, 服务体验优化。

  当前,由于中国经济进入了“十四五”阶段, 创新展会业务模式已成为新目标。当前越来越多的展览会开启“双线模式”经营, 不但拓展了数字展览的市场规模,还促进了数字经营的蓬勃发展。数字展览成为传统线下会展运作方式的一个有益补充与提高, 是实现国家政策提出的创新展览业务模式之具体表现。

  目前西安会展业所面临的现状

  1、思想观念发展滞后

  现西安会展业发展程度并不高, 导致现状原因和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有一定关系。会展经营者对新科技发展没有认知能力, 并抱守着固有的思考方式和管理方法, 而会展管理人员则受体制影响, 对新科技的智能发展也没有充分了解, 并限制了暂时的管理成本考虑, 更偏向于维持现状。

  2、展会规模不大

  西安展会的总体规模不大, 尤其是与一线会展城市比较, 西安会展总面积处于劣势。根据2013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西安市的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排名第九十二位, 展览面积为十万平方米。另外, 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 西安的展会总面积也不占优势, 与成都也有一百万平方米的差距。

  3、品牌展会较少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已从注重硬实力转向软硬实力结合的时代, 尤其展会品牌的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城市会展业的竞争实力。目前, 西安还没有经过UFI认证的展会和认定的会员组织, 这成为西安发展会展业的一大瓶颈。

  4、政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西安市会展业的管理职能大多集中于地方政府管理当中, 且多头管理问题较严重, 尽管西安市政府设立了会展业发展办事处, 但由于协调权限不够, 社会资源散乱的问题仍较明显,造成了公共资源浪费、管理效能不高, 已不能满足于当下以物联网时代所带动的智能会展产业。目前, 西安市会展业发展现状、资金环境, 特别是智慧会展产业规范化的有关环境还不完善, 行业参与者尚不能全部组建一起, 这大大地限制了西安市智力旅游业的开发。

  5、场馆建设不智能

  智慧展览的基石是展厅的现代化,而西安具备运营展览的四个场所, 均达不到展厅的现代化, 场地缺少智能规划、智能设备的引入和场地智能管理。仅有的曲江国际会展服务中心就已经做到了Wi-Fi的全面覆盖, 不过在展会运行过程中, 还出现了覆盖面积的盲点, 以及网络功能较差的情况。此外, 西安会议的场地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缺少整体规划,四个会场附近的宾馆、商务、银行、餐厅以及休闲服务等相关服务设施, 也不符合智慧会议的需求。

  6、线上和线下服务的不整合

  直到2016年, 西安会展业中心建立了线上服务。就线上层面而言, 很多展览中均使用了网络展示、官方网站、移动APP以及微信公众账号等新兴传播手段。而信息平台层面以数据展示为主,缺乏参展商、嘉宾以及普通参观者间的信息交流作用, 没有实际为参展商以及专业参观者开展信息统计和数据分析。就线下方面来说, 在实体展览上大部分参展商以及组织者都不能引导用户拿出设备并把资源吸引到线上, 因此线上展览和线下展览会都无法同步开展, 参观者也无法感受更多的智慧化应用技术。

  7、专业人才准备不足

  会展业从业人员需要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但目前, 西安市会展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而且大部分都是从旅游产业、酒店服务业或其他领域转移出去的技术人员, 或是临时入行的技术人才,这都不利于西安市会展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整合。此外, 由于西安地区设立会展学科的院校并不多, 而展览科学研究机构也非常缺乏, 导致有关展览理论与实际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没有开展, 这也极大制约着西安市会展业的创新发展和专业人才以及展览活动创新。

  西安数字会展的发展策略

  1、建立国际数字会展的理念

  西安市的数字展览企业必须确立数字思想, 并走上数字发展之路, 这不仅是西安市展览业自身转型的要求, 西安构建智能都市的要求, 同时也是中国展览业市场要求与发展所倒逼的产物。西安展览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紧随时代脚步, 积极引进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以增强会展行业实力, 并逐渐达到会展行业管理工作的现代性、展览服务设施的现代性和会议经营管理工作活动的网络化建设进程, 以促进会展业的名牌化、专业性、现代化发展和可持续性蓬勃发展。

  2、建立完善的智能场馆

  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和相关高新技术, 优化西安所有体育场馆, 实现场馆自动化。做到Wi-Fi的全面覆盖, 不出现覆盖面积的盲点, 以及网络功能较差的情况。此外, 要加强西安会议的场地基础建设, 进行整体规划, 对四个会场附近的宾馆、商务、银行、餐厅和休闲服务等相关服务设施进行优化, 要符合智慧会议的需求。

  3、加大专业性人才培养的力度

  会议经济运行成为中国现代服务型产业的组成部分, 与中国市场经济转型发展息息相关, 对中国市场创新驱动战略有着一定重要性。所以, 产业人才也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未来, 政府和企业需要更加重视高校会展人才的建设。同时, 高校也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型专业人才。未来, 在政府的指导下, 我们将加强产学研合作。企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化、数字化能力的培养, 从世界各地引进优秀会展人才, 打造西安会展业人才库。

  未来数字展会发展趋势

  1、交互开级, 更具粘性

  数字展会运用最新的二维码签到、手机网络LBS、人脸识别方法给与筹办方和参会方更便利的信息管理和使用, 同样也会运用3D科技、直播视频交互、VR、AR等再造展会场景, 让使用者能够全景感知展会气氛和认识展会名牌和公司, 扩大会议显示营销的效益。运用H五科技打造强互动性感的传播方法在展前、展中、展后实行细致化的传播, 让客户与主办单位、参展商、专业采购与专业观众在主动互动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进而提高客户对展览的黏性。

  2、数据运用, 提升价值

  2015年,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有关继续推动博览会业改革的几个建议》(国发15号文件)中, 特别提出了会展领域的信息采集和推广数字化发展, 数字会展领域将综合运用云技术, 构建现代公众信息系统:实现线上会展和实体会展之间在数字信息方面的数据共享与交流, 减少数据孤岛。另外, 通过即时追踪参展单位的动态数据, 将大系统信息, 公共数据、政府信息和企业数据等加以整合, 并生成大数据链。这不但可以保证数据共享的准确性, 有效保证信息共享与统计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而且也能够通过大数据挖掘为会展双方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3、优化建设, 保障品质

  传统展览经营具有“羊群效应” 导致的负面弊病。当某个名牌展会变成市场经济热门时, 其余公司便会效仿, 导致该类展会产生恶性竞争现象。另外在行业内要打造出一家品牌展会恐怕要经过五到十年的积淀, 迈向国际性的更是一段漫漫的修行进程。为此, 数字展会将对上述问题加以综合优化。经过大数据整理, 不但能够展示国内外相关类型展会的发展及运营状态, 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国内优秀展会的品牌价值度。另外,由于数码会展技术本来就具备了网络的先天性优点, 在全球化发展中也有着先天性的遗传优点, 而且对国内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会展全球化进程, 也有着相当的需求与激情。同时, 由于数据会展是一种开放、公正的信息网络平台, 它汇聚了会展各方代表与观众的大数据信息,会展质量好坏也不再只依靠宣传手段,是靠实打实的大数据与品牌积淀, 所以数据会展能够自然驱赶低品质会展, 为高质量展览“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同时也为新兴品牌展览创造了一种打造品牌的服务平台。

  数字经济对会展业的影响

  从整体看, 数字经济在目前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趋势下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能, 进而促成新的发展格局。未来会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互联网与大数据, 而展会形式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数字展会” 做支撑。尤其对于中国会展业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晚, 发展还相对较慢的情况下, 利用数字展会弯道领先也是一个市场机遇。

  会展企业也应该认为“数据展会经济” 将变成这一时代发展的一个关键字,掌上世博做为“双线展览” 和“数据展会” 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人, 更期待与展览领域各方合作共同创造中国会展业美丽的未来。

  西安的数字会展业目前还处在起步时期, 有良好的发展道路、地方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了西安本身的资源优势,并要汲取会展发展成熟国家和会展发达国家等优秀的国际会展经验, 抓住发展给与的好契机, 积极推进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进程, 并不断壮大, 才能开发出一个真正属于西安市自己的特色会展经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