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唐雪 ●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首先淄博有一个明确的特色——烧烤, 烧烤自带的烟火气让这座城市更接地气, 吸引的群体更具指向性。现代场馆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 也正在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所以场馆的运营特色与城市密不可分。以杭博为例, 杭博所在之地杭州是一座历史与现代充分交织融合的城市,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作为创新之城, 它又充满不竭的生机活力, 为杭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诸多灵感和启发。“第六代会展场馆” 的创新思路就离不开城市氛围所带来的影响。找准特色, 我们也在不断强化自身的运营特色。如杭博“小蓝” 团队, 无论是从视觉元素还是服务细节, 都将江南水乡的细腻质感体现的淋漓尽致。2021年我们推出了“杭博· 希客” 这一文创IP, 进一步将看不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杭博产品, 再次升级杭博的品牌矩阵。此外, 杭州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在影响着杭博的发展, 杭博的智慧场馆建设起步较早, 到目前已经完成了五大模块的上线运营, 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如智慧运营系统上线后, 较之前一年可降低 300 万能源成本, 降低470 万人工成本。无论是文化赋能还是智慧赋能, 场馆的特色定位一定是结合城市发展重点发力, 真正促进会展与城市发展的相辅相成。
其次, 淄博在服务需求的满足上做到了极致, 甚至在公共厕所里都有配套服务。回到场馆运营的角度, 是思考如何最大化运用用户思维。今年初, 杭博邀请花之城豪生的沈总做了一次交流分享, 其运营思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花之城通过“流量+品牌+场景化” 体验融合, 将酒店打造成为新的生活空间、体验空间、社交空间, 实现“一站式”云南文创特色城市综合体的定位转变,在做大原有市场的同时拓展服务场景,满足不同属性人群、不同年龄段客群、不同时间段需求的服务功能。杭博也在持续挖掘会展场景下的服务需求, 不断丰富扩充产品清单。例如“麦可爱”、美食廊是对餐饮服务需求的深挖, 在满足会展人群用餐需求的同时, 强化杭博品牌印象。此外, 我们也在关注创意空间的打造模式, 其实场馆是具备网红属性的, 如杭博的大坡道, 在小红书上成为小众打卡地, 热度最高的帖子有近6000 个点赞, 或许与其他“网红” 无法比, 但这确实给了我们思考方向。整合现有的空中花园等特色场地资源, 与婚宴拍摄、产品拍摄做结合, 增加了杭博的收入。多看、多学、多想、多实践,在探索中寻找场馆更多的增长点。
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淄博的火还火在“人心”。就如前文提到的“政通人和”, 其实体现的是城市的治理能力。而从企业的角度, 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提升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杭博一直很关注管理这个话题, 尤其是 2020 年之后, 因为我们深刻意识到管理与业务双向匹配的重要性。围绕组织能力的提升,杭博做了很多工作。第一阶段我们做了战略解码、技控项目、领杭者计划等,先在认知上重点发力。第二阶段通过对经营价值链和管理价值链的梳理, 做了业务流程导向图和职能部门管理领域图,进一步明确了企业运转逻辑, 在今年初也完成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升级。而接下来将是整个战略落地推进的攻坚阶段,是组织能力实现实质提升的关键阶段。
其实无论是找准特色、深挖需求还是组织升级, 本质都是为了实现业绩的增长, 做大场馆的收益。场馆建设节奏虽然放缓, 但整体数量面积还是在持续增长, 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强化优势做出特色, 还需要在场馆运营上多下功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