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是一种习惯:父亲“抄袭”4岁女儿画作网络爆红

  在金河滨的眼里,女儿小美充满想象力的画作,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路上,真诚地鼓励女儿,早已成为金河滨夫妻习以为常的生活内容。

  最好的鼓励是“真诚的夸奖”

  80后衢州青年金河滨从小喜欢画画,开明的父母没有扼杀他的兴趣爱好,反而经常鼓励他。金河滨报考过美术学院,专业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文化课分数却拖了后腿,与美院失之交臂。

  上大学后,金河滨依然没有放弃画画的爱好。周末或者寒暑假时,金河滨经常拿出纸张和画笔,任自己的创意天马行空,在纸上驰骋出一片绚丽的色彩。

  2014年,金河滨来到杭州从事设计工作,时常需要画画,他乐在其中。成家立业之后,金河滨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因为金河滨空闲时喜欢刷电影短视频,那里面的女主人公往往被唤作“小美”,简单又好记,不仅人长得美故事还非常励志,于是,金河滨干脆将自己的女儿取名小美。

  每当金河滨在家绘画、做泥塑、做玩具时,小美都觉得有趣极了,就连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也不看了,总是静静地坐在爸爸身旁,耐心地看着爸爸创作,期盼爸爸把做好的雕塑和玩具给她玩。

  耳濡目染之下,小美2岁多的时候,就对画画跃跃欲试。金河滨就让女儿用手接触颜料,随性涂鸦,涂得到处都是。小美第一次在墙上留下“大作”,金河滨和妻子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大声称赞她“画得很好”,还帮她在旁边写上了:小美的画。

  为了鼓励小美多创作,妈妈给小美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画笔。金河滨则收集了大量的废弃纸箱板,好让女儿在上面尽情发挥,任意驰骋。渐渐地,小美喜欢上了画画,每天幼儿园一放学,她就会趴在客厅的露台上画画。

  小美喜欢画动植物,也喜欢画条纹和格子几何图案。她喜欢画对称,画一盆花,要画两枝,左边一枝和右边一枝,花柄、花瓣数量以及颜色都要相同。画两根辫子,也是左右对称。让人不由猜想:在她幼小的心里,有着大人们看不见的对称美。

  金河滨和妻子在小美绘画时一点也不干扰她,而是让孩子从生活中寻找感悟,沉浸式地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不送女儿去专门的培训班学习绘画,认为传统的教学可能会抑制孩子的想象力。金河滨总是鼓励女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即使碰到女儿在画画上有不明白的问题,他们的做法也是:只夸不教,让孩子自己领悟。

  每次完成一张画,小美喜欢拿给爸爸炫耀。金河滨总是面带微笑,左看右看,两眼放光,发出“啧啧”的称赞,并故意将“哇”音拖得长长的:“哇——画得太棒了,比爸爸小时候强多了!”有时他还忍不住将女儿抱起,用自己的胡茬扎她的小脸蛋,逗得女儿咯咯大笑。

  金河滨一直告诉女儿,她是一个小画家。他笑着对小美说:“你就是央美的学生,只不过你年龄太小了,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学校没有把你接走。”妻子夸奖女儿则另辟蹊径,明明拇指头画粗了,她会笑哈哈地说道:“小美,快看,你画的拇指头开花了。”

  金河滨知道,如果对女儿的画作反应平淡或漫不经心,孩子很会伤心,有时还会丧失作画的动力。在金河滨看来,最好的鼓励就是真诚的夸奖。虽然他不吝啬对女儿的夸奖,但也不是硬夸,他觉得只有真心诚意、设身处地的夸奖,小孩子才能听得进去。

  将女儿的作品进行再创作

  一次工作空闲,金河滨无意中拿出小美的一幅画。这幅画是画在纸板上的一个红色小人,只有两种颜色,红色的身体和马尾辫,没有双手、嘴巴以及耳朵,两只黑色的眼睛,还一只大一只小,眼神带着一丝好奇加迷茫。金河滨清楚记得见到这幅画的场景,那是2022年初一个普通的下午,女儿放学回家后,妻子拿出小美的这幅画,金河滨立刻尖叫起来,怎么可以画得那么好。他不由想起某位知名的画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要向孩童学画画。

  这幅画立在金河滨的床头,和其他画夹杂在一起,放了半年多之久。如今拿出来看,金河滨觉得小美在画自己,小美也扎了一对马尾辫,很有自己的风格。

  金河滨越看越有意思,一时技痒,“抄袭”起女儿的作品来。将主要的红色画得更加均匀一些,外框画上黑边,马尾辫也不用那么对称,一条松一点,一条卷一点,眼珠干脆画成两颗黑桃心,并增加了一个宽宽的嘴巴,好像在发表对这个世界的小小疑问。他将这个作品亲切地称为“囡兔兔”。

  金河滨将作画的过程做成短视频,发布在自己的抖音上,取名《我抄袭了女儿的作品》。没想到播放量很多,点赞将近1万。金河滨觉得很有意思,心头“抄袭”的小火苗越烧越旺。过了两天,他将女儿的小红人作品,融合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醒》,创作出一个半躺着苏醒过来的小红人。他将这个作品画在黑色皮包上,小美妈妈挎着包,转了一圈。皮包在阳光的照耀下,因为有了这幅画的加持,显得更加生动鲜明。

  金河滨一边鼓励女儿创作,一边对女儿的作品进行再创作。金秋十月,落叶满地,天气转凉。女儿裹紧衣服,还将自己两条马尾辫卷起来,好像当做围巾使用。金河滨在女儿画作的形象基础上,又画了一幅:两只辫子卷到一块的小红人,在画中目光如豆,样子可爱。他在短视频里调侃这幅画作:天凉了,我的耳朵挂下来打个结,连围巾都省了。你们会喜欢像我这样自己取暖的人吗?不喜欢又怎么样,我的耳朵绑起来了,听不见你们的答案。

  金河滨将再创作的作品画在石头上,画在露营的保温箱上,将其制作成玩具,雕刻成雕塑。这一些艺术操作,显得新鲜有趣,富有创造力。他还不断升级,有一幅画,将原先的红色背景改成黑白相间的背景,仿佛戴上了太空帽,飘逸的围巾好似太空服,像一个太空人。这幅画,有人觉得“肆意生长,自在如风”,有人则觉得像一个人在寒风里等公交的孤独感,还有的人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满满的爱意……

  “这是我的女儿,喜欢画画,我给她买了这种纸板,她每天画,停不下来。我们只夸不教,全靠她自己的想象力。”起初,金河滨的短视频都是这样开头,然后将女儿的作品再创作一番,配以现场操作,播放量越来越多。人们不禁赞叹小美的丰富想象力,也被金河滨的再创作惊艳。

  小红人系列,金河滨再创作了十几次,每一次创作,都是灵感爆棚,信手拈来。小红人在不同场景下,有着不同的装扮,流露不同的神情,展现不同的性格。在金河滨“艺术家甲板”短视频合集中,置顶的视频内容是他将之前许多“抄袭”女儿的作品一一展示,收获了170多万点赞,一天粉丝暴涨15万。金河滨和女儿红了,2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网友们评论,“只有会画画、懂艺术的父亲,才能是这样展示出来。”“果然,孩子的内心是美好的。我们的小学课本插图可以请孩子们来画吗?”“我好想有个这样图案的包包……”

  女儿富有想象力的原创,父亲游刃有余地再创作,画风简洁明快又耐人寻味,网友们十分欣赏,并表达出强烈的购买意向。

  金河滨抱着交流欣赏的目的,把这些画作挂到闲鱼平台上,以700-800元的价格出售,短短3天,很快就卖完了几十幅库存。卖完了还有人求购,金河滨平常工作很忙,没有太多时间再创作,其中两幅作品卖出了2000元和3000元,更高的一幅则卖出了6666元的价格。一幅名为《我们的结婚照》的作品,更是拍出了5万元的高价。

  将鼓励孩子进行到底

  走红之后,金河滨更加忙碌了。他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慕名而来的公司商讨这些画作的IP孵化事宜,做了诸多与作品IP联名的推广事宜。杭州、宁波、上海、重庆和青岛多地的美术馆博物馆,也纷纷发来展览邀请。

  “女儿作品给我很多灵感,就像是一个曼妙的宇宙,一个人物接着一个人物被创造出来,精彩纷呈。女儿还有很多作品,就像一个宝藏等待我发掘。”金河滨说道,“只要空下来,我就一幅幅拿出女儿的作品欣赏,用心观摩,然后决定再创作哪个作品。”

  金河滨早年在泰国的船上拍下一张照片:淡蓝色的天空高远而又空旷,与湛蓝的大海连成一片。一个金发的外国女孩双手扶在靛青色的栏杆上,低着头,侧着脸,贴在左臂膀上。他参考这张照片,在画板上再创作,把照片中的女主角换成红色的“囡兔兔”。海天上方,增加了蓝色的“囡兔兔”,还有飘逸的白云。红“囡兔兔”扶在栏杆上,似乎望着前方,又好像斜瞥着蓝“囡兔兔”,若有所思。

  金河滨鼓励小美随时作画、随处作画。小美想在家中的冰箱上作画,金河滨立即把贴在上面的冰墩墩配饰取下,“纵容”地对她说:“画吧,画吧,想画就画!”他还给小美布置了命题,题目是一个网友发来的《英语周报》上的英文阅读作业,阅读文章的内容是金河滨和小美父女俩在一起画画的故事。小美以此内容,在冰箱上涂了星星点点的颜料,有白色,有绿色。金河滨模仿扁平浪漫的绘画风格,在冰箱上创作出蓝“囡兔兔”形象。

  有时觉得女儿的画作太有创意了,“抄袭”还不够直接,金河滨直接在女儿的画上做修改。有一次,小美画了一幅抽象画,外人看不出是什么内容。金河滨把它倒过来一看,觉得像只“男兔兔”,网友们细看,还真像。金河滨坦言,在画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不断诞生新想法,一阵酣畅淋漓的勾勒描摹,一个栩栩如生的女孩形象展现在网友面前。她头顶的黑色礼帽,像一片浓厚的乌云,似颀长的羽毛,又仿佛一片沉重的帆,身后泛着金黄色的光芒。金河滨将这幅传到短视频平台,引来45万点赞。

  其实,不仅仅是画画,在其他事情上,金河滨和妻子早已将鼓励女儿当成习以为常的事。一次,他们一家人去滑雪。小美摔倒了,一时站不起来。但是小美爱面子,佯装在地上挖东西,金河滨夫妻也不揭穿她,而是陪她一起挖,还真的挖到了一个埋在雪地里的塑料片。

  妻子带着小美在300米的雪道来回走了5个来回,他们坚信小美一定会学会滑雪,摔倒就了鼓励她;她想暂停,就陪着她休息一会儿。他们时不时向女儿喊道:“走起,蹲下,漂亮,COOL,小美,你是最棒的!”

  回到家,一副崭新的“囡兔兔”在雪地里快速奔跑的素描被创作出来:它的身体微屈,两只长耳朵迎风招展,雪杖像两把锋利的尖刀夹在身体两侧。金河滨在视频里真诚地说道:“希望全天下的父母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的潜力有多大。”

  文/丁蓝(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