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时空,聚焦现代农业发展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产业,农业,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3-30 14:42

  本届国际会议产业周,首次创新办会模式。针对地方产业特色单独设立农业与文旅两大版块。31日上午,生物农业发展论坛在农博园召开。该论坛作为本次会议产业周农业版块的重要平行论坛一产业时空的主题论坛,旨在全面围绕农业发展模式变革,高度聚焦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新现象与新形势。

  实地考察 寻求办展新思路

  本次论坛设置了参观考察、主题探讨环节。会前,参会嘉宾特别参观考察了天府农博创新中心,特别观摩了创新林盘·青苗、二十四节气塔与星河农业广场,并对当地农业创新发展形势表示认可。

  本场论坛,有乡村振兴研究院、农博园管委会及新津文旅集团、农博投公司, 以及绿色食品产业链的代表,现代农业产品企业链的代表及当地二十余家市区、乡镇街道参会。会上,农业领域嘉宾深入探讨农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等新发展思路。同时围绕成都本地农业发展,进行广泛探讨,助力成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大咖云集 共话农业振兴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宏翔表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年中央1号文件部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着眼长远,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主题。近年来,农业博览园这一既具有基础又还有新兴概念的行业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所以融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业新业态模式,将推动行业变革,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并在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叶兴国以小麦生产现状和遗传改良主要进展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目前小麦单产水平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小麦主要出口国高,略低于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我国小麦的生产是1.4亿吨,消费是1.48亿吨,要满足我们的需求,每年进口几百万吨优质小麦。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侯文胜以“生物育种——大豆产业经济新引擎”为主题。侯文胜表示,生物育种是这两年提出的现代生物育种的一种新概念。按它的定义,包括转基因、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全基因组选择实际是在育种过程中的一种选择方法,坦率讲可能还不属于完整的传统的育种技术,而合成生物学现在还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在真正的育种过程中应用很少。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裴新梧以“转基因作物基因漂流与风险管控”为主题。裴新梧表示,这些年我们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每年有1亿多吨大豆进口。但是我国目前推广应用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少量的哈密瓜,2021年我国批准了3个转基因玉米和1个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生产证书,2021年、2022年农业部安排这4个品种的产业化在有序推进之中。

  广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周少川以“水稻核心种植育种体系创建与规模化应用”为主题。周少川表示,我们假设水稻是存在着一个理想的基因系统,突破性的大品种跟理想的基因系统,它们是相对应的。我们现在的品种很多,我们生产上的品种很多,农业部也不断在强调,我们要产生有原创性的,要用颠覆性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工姜韬以“谈谈农博园与农业生态的几个问题”为主题。姜韬表示,自然生态的本质特征一定是自然选择形成的,它在生态内的结构相对完整,而且全面。还有它的物质的循环,物质循环一定是自然循环的,不需要人力的干预,包括碳氮的循环。它的科学意义就是生物多样性,而自然生态最重要的意义,也是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部副主任、博士、副研究员丁陈君以“全球生物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主题。丁陈君表示,20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生物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生物经济就是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主要是围绕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配置、使用,并提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的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北京大蚯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李迅以“从数字化向智能化革命的农业转型之路”为主题。李迅表示,气候变化对于亚洲,特别是我国的主粮生产,玉米、水稻、小麦等都会产生以负面为主的影响,这需要社会与政府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是长期的趋势,不是短期的事件。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组织旗帜鲜明提出了主张,就是要利用农业自动化、数字化等新的技术手段,从农田生态系统韧性的角度加强精细化的管理。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庭倬以“连接科学与自然-创造可持续农业未来”为主题。陈庭倬表示,植物源农药应用时有一个问题,因为防效比较低,跟化学农药有显著的差异。在防治过程中,如果仅仅沿用化学农药传统防治手段,可能没有办法完全发挥出来他们的药效。但是,通过大量的筛选,以及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在生物农药搭配化学农药,可以实现一个化学农药的减量的基础上,去增加总体的防治效果。

  目前农业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深度融合了各类产业领域的发展特征。本次论坛上,生物农业领域嘉宾,积极探讨,充分交流、分享、展示研究成果。也从一个侧面勾画出我国生物农业美好蓝图,对推动当地乃至全国生物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