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中预期性效应和文本限制性效应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文本阅读,预期性,效应
  • 发布时间:2024-04-07 11:35

  宋悉妮 陈文硕 徐晓晨

  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在中文文本阅读中的预期性效应以及文本限制性效应,阐述影响预期性效应的因素以及相关的理论解释,通过本研究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文本阅读中的预期性效应和文本限制性效应。

  大多数认知和感知心理学都假定人们在面对世界时会对所遇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基本运算包括对事物的预期以及对这些预期的评估(Clark,2013)。因此,人们可能会通过不断利用上下文来预期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将这些预期与随后遇到的情况进行比较。这意味着人们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处理可能发生的刺激,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正确预期将会带来更多的益处。

  1 阅读中的预期性效应与文本限制性效应

  在文本阅读中,预期性效应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中即将出现的信息进行预期的能力。读者会根据上下文信息、语义关联性、语法结构等因素来预测即将出现的词语或句子,从而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认知资源,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预期性效应能够促进阅读的流畅性和理解效率。已有研究发现显著和稳定的预期性效应。与低预期词相比,高预期词更容易被跳过(Ehrlich & Rayner,1981;Rayner et al., 2001)。在注视时间方面,高预期词的时间显著短于低预期词(Ehrlich & Rayner,1981;Rayner et al., 2001)。预期性效应在多语言中经过广泛验证,显示出跨语言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文本限制性效应指的是文本中的信息限制了读者的预期。当文本提供了明确的线索或限制性信息时,读者的预期会受到限制,只能在给定的范围内进行预测。这种限制性信息可以是上下文中的特定词语、语法结构或语义关系等。文本限制性效应可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文本,但也可能限制了读者的灵活性和创造性。Frission(2017)指出在限制性较强的文本中,读者可以根据文本中的限制性信息去选择最佳的词汇来完成句子阅读。在这过程中,语境限制更严格的词更容易被跳过。

  预期性效应和文本限制性效应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然而,这种简单的关联并不总是适用于实际阅读中的复杂情境。研究发现,预期性和文本限制性效应在阅读过程中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在一项由Altmann等人(2014)进行的眼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高限制性文本中,对于低预期词,读者的反应时间和眼动行为也显示出明显的促进效应。这表明即使在高限制性的文本中,预期性对于阅读过程的影响仍然是显著的。这一结果进一步强调了预期性效应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文本的限制性。此外,研究还发现了文本限制性效应的相对独立性。在一项由Staub(2015)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低限制性的文本中,对于高预期词,读者的阅读时间和理解准确性也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应。这表明预期性对于阅读过程的影响并不完全受限于文本的限制性。因此,预期性效应和文本限制性效应在阅读过程中虽然相关,但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大多数自然生成的文本并不是高预期或高限制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提供许多不同的目标词,主要是中预期词或低预期词(Luke & Christianson, 2016)。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限制文本中,对于高预期的词,无论是在反应时间、眼动还是生理心理学研究中,都观察到了促进作用。填充比例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虽然高限制性文本中的高预期词会引发阅读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但实际的阅读过程中,预期性和文本限制性效应的相互作用可能更为复杂。

  2 影响预期性与文本限制性效应的因素

  笔画数信息。研究表明,视觉因素对阅读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具体来说,词长和笔画数等因素会对阅读过程产生影响。在中文阅读中,研究发现笔画数较少的字或词更容易被识别,且识别所需时间较短(Liversedge等,2014;彭聃龄等,1997;Simon等,2014)。此外,李亚(2016)的研究探讨了预期性(高、低)和词长(双字词、三字词和四字词)对中文读者词汇加工的影响,结果显示预期性和词长对词汇加工产生主效应,并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者发现,当目标词是高预期时,双字词的跳读率高于三字词和四字词,而三字词的跳读率又高于四字词。然而,当目标词是低预期时,不同词长的目标词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一发现表明预期性和词长共同影响着中文读者的词汇识别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词长会对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研究发现,当句子中的词汇长度增加时,读者的注视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这表明词长对读者的注意力分配产生影响。研究显示,较长的词汇可能会增加读者的认知负荷,从而影响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Pickering等,2018)。综上所述,视觉因素如词长和笔画数对阅读过程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词汇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还可能对眼动行为和文本理解产生影响。

  词频。词频也是影响词汇识别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高频词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率均比低频词更高。研究表明,词频与预期性效应在注视时间方面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些研究发现,词频和预期性对注视时间有主效应,但并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Rayner,1998;Drieghe et al., 2005)。这些研究表明,无论词频高低,预期性都会对注视时间产生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会相互加强或抵消。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结果。例如,一些研究显示在低频词上预期性效应更显著(Brysbaert et al., 2005),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在高频词上预期性效应更显著(Choi et al., 2017)。

  在中文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预期性和词频在阅读过程中的交互作用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一些研究发现了预期性和词频在注视时间和跳读率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卢张龙等,2008;王丽红等,2012)。卢张龙等(2008)的研究发现,无论词频高低,预期性对注视时间和跳读率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暗示着,预期性可能并不是阅读过程中注视时间和跳读率的决定性因素。王丽红等(2012)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即预期性和词频在注视时间和跳读率上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词频高低,预期性似乎并不会显著地影响阅读时的注视时间和跳读率。然而,一些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并不一致(郭晓峰,2012;彭聘龄、谭力海,1987)。郭晓峰(2012)进行的自然阅读研究发现,尽管在注视时间上词频和预期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在跳读率上交互作用显著。在高频条件下,高预期词和低预期词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低频条件下,低预期词的跳读率显著低于高预期词。这些发现揭示了词频和预期性交互作用的复杂性,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即在特定条件下,词频和预期性可能会相互影响,从而对阅读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此外,彭聘龄、谭力海(1987)的研究也发现了预期性和词频的显著交互作用,进一步支持了预期性和词频在阅读过程中的复杂影响。综上所述,词频和预期性对阅读过程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尽管一些研究发现了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另一些研究结果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因此,研究者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以全面理解词频和预期性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语义和语法因素。语义信息在预期性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当一个词在上下文中的语义关联性更高时,读者对该词的预期性更强。举例来说,当句子中的词与上下文的语义关联性更高时,读者对该词的注视时间更短,表明对该词的预期性更高(丁金丰、王琳和杨玉芳,2017)。

  此外,语法结构也会对预期性效应产生影响。以中文句子为例,研究发现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对预期性效应有重要影响。当主语出现在句子的开头时,读者更容易对接下来的谓语进行预期。相比之下,当谓语出现在句子的开头时,读者对接下来的主语的预期性会降低(丁金丰等,2017)。因此,语义和语法因素都在阅读过程中对预期性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语系的影响。不同语言体系对预期性效应和文本限制性效应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1)在英语阅读中,由于主语-谓语语序的特点,读者往往会根据主语的出现来预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动词。例如,在句子“The cat is”中,读者可能会预期接下来会出现一个与“cat”相关的动词,如“sleeping”或“playing”。然而,在中文中,语序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语境和语气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因此,中文中的预期性效应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和语义的提示。例如,在句子“猫正在”中,读者可能会根据前面的上下文和语义来预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动作,如“睡觉”或“玩耍”。中文的语序灵活性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的线索来进行预测。(2)在英文中,冠词的使用可以限制名词的范围,从而对读者的预期产生影响。例如,在句子“I saw a cat” 中,冠词 “a” 提示读者,作者看到的是一只猫,而不是特定的猫。因此,读者在阅读这个句子时会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信息进行限制,只关注与一只猫相关的内容。然而,在中文中,没有冠词的使用。因此,在阅读中文文本时,读者不会受到冠词的限制,可以对名词的范围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在句子“我看到了一只猫”中,没有冠词的使用,读者可以理解为作者看到了一只猫,但并不限制是哪一只猫。这种灵活性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信息有更多的预期。综上所述,中文和英文语言体系的不同会对中文阅读的预期性效应和文本限制性效应产生影响。中文的语序灵活性使得预期性效应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和语义的提示,而没有冠词的使用使得文本限制性效应相对较弱。这些语言差异需要在中文阅读理解的研究中加以考虑(宋悉妮等,2021)。

  3 相关理论解释

  Pickeringd等人提出了一个名为“预测生成模型”的语言生成模型,用于解释人们在理解过程中如何使用语言生成系统来预期即将出现的单词。根据该模型,人们在理解句子时会悄悄地模仿这些句子,并通过他们的生成系统来预测即将出现的单词。预期是通过预先激活各种语言信息(如单词的发音、字形和语义等)来实现的。该模型认为,阅读过程中,读者首先激活单词的语义信息,然后通过几个阶段逐步激活语音或正字法等信息,而这些阶段需要几百毫秒的时间来完成。然而,完全实现生态系统的预期需要时间和资源。当时间和资源有限时,读者只能使用生成系统的部分来进行预期。由于在语言生成系统中,字形和发音等信息的激活紧随语义信息的激活。因此,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理解者可以在没有激活字形和发音等信息的情况下预先激活语义信息,但不会在没有预先激活语义信息的情况下预先激活字形和发音信息(宋悉妮,2020)。

  语义预期的观点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根据上下文信息和语义关联性来预测即将出现的词语或句子。根据这个观点,当上下文提供了一些线索或暗示时,读者会根据这些线索来预测接下来的词语,从而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认知资源,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Frission et al., 2017)。例如,当上下文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或提示时,读者会对接下来的词语的预期性增强。在中文阅读中,上下文信息对预期性效应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当上下文信息提供了对接下来内容的提示时,读者的预期性效应会增加。例如,当上文提到“我看到了一只猫”,下文出现“在树上玩耍”时,读者可以预期下文可能出现的信息与猫在树上玩耍相关。此外,语义的一致性也会影响预期性效应。有研究发现,当出现与上下文语义一致的信息时,读者的预期性效应会增加。例如,在句子“他买了一本书”中,上下文中提到了购买的动作,读者可以预期下文可能出现的信息与购买的对象相关,如书。

  语法预期的观点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根据语法结构来预测即将出现的词语或句子。根据这一观点,当上下文提供了一些语法结构的线索时,读者会根据这些线索来预测接下来的词语,从而帮助理解文本。例如,当句子中的主语出现时,读者会预期接下来会出现一个动词。此外,在中文阅读中,存在很多固定的词语搭配,这些搭配对预期性效应产生影响。当出现常见的词语搭配时,读者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信息有更明确的预期。例如,在句子“他吃了一口苹果”中,“一口”和“苹果”的搭配性使得读者可以预期下文可能出现的信息与吃苹果的动作相关(Ito et al., 2016)。

  这些理论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支持。例如,一些眼动研究发现,当句子中的词与上下文的语义关联性更高时,读者对该词的注视时间更短,表明对该词的预期性更高(Staub, 2015)。此外,当句子中的词与上下文的语法结构限制性更高时,读者对该词的注视时间也更短,表明对该词的预期性更高(Ito et al., 2016)。此外,一些行为实验也发现,当句子中出现了一个明确的线索词时,读者能够更快地识别出与该线索词相关的信息。

  综上所述,中文文本阅读中的预期性效应受到语义预期理论、语法预期理论和词频预期理论的影响,并且已经通过眼动研究和行为实验得到了一定的研究支持。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文本阅读中的预期性效应。

  4 不足与展望

  本文总结了关于预期性效应和文本限制性效应在阅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眼动实验上,而对于其他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种类的实验方法,如脑成像技术,来全面理解词频和预期性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此外,本研究在探讨语言因素,如词频、笔画数和文本限制性等信息对预期性效应的影响,并未对实验环境因素对预期性效应的影响进行探讨。Brothers(2017)的研究发现,当实验环境中大部分句子具有高预期性时,即不是实验条件的填充句子也都是高文本限制性的句子和高预期词时,读者在阅读时,会表现出更强的预期性效应。然而,在本研究中未对该变量进行进一步考察和研究,这是未来研究中应该考虑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探讨和解释预期性效应。

  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单词和句子层面上,而对于篇章层面的阅读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拓展到更大的语言单位上,以全面理解词频和预期性在不同层次上的作用机制。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可能影响自然阅读过程中预期性和文本限制性效应加工过程的中介因素。Huettig(2015)提出,在预期性相关研究中,应考虑到工作记忆、年龄和读写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对这些中介因素如何影响预期加工过程的了解还很有限。然而,这对于构建预期性的理论模型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能够解释多种机制和多种中介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构建的模型才是完整的。因此,在进行预期性相关研究时,也应考虑到这些中介因素可能存在的影响。

  (作者单位:青岛黄海学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