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学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探究

  文/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许佳钿

  女性职业教育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女性职业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背景下,激烈的就业竞争、升本压力、社会歧视和创业艰难等因素,使许多女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业倦怠现象。学业倦怠不仅对女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她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不良影响,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受众群体之一,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解决,既是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能、改善学习品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女性教育优质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举措。

  一、学业倦怠

  学业倦怠是一种长期存在且与学业相关的负面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态度消极和学业成就感降低等现象。[1]在大学生中,学业倦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校园现象。然而,女性在社会观念和个体身心特征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使女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现象具有更为独特的特点,该群体的学业倦怠表现出的学业成就感问题比男大学生要更加突出。[2]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是高校招生体系中最后一批被录取的学生,此类学生在成长期间可能会受到很多负面评价,相比较于其他高校学生而言,可能存在厌学心理,其学业倦怠情况可能更为严重。[3]然而,有关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针对该群体的对策研究。

  从学业倦怠的表现来看,情绪方面表现为低落、厌倦、悲观、焦虑、烦躁和冷漠,精神萎靡,对学习缺乏兴趣。行为方面表现为缺乏学习积极性、缺乏动力去做任何事情,甚至会产生抵触、抗拒的情绪,常常迟到、早退、上课睡觉或玩手机、不交作业。自我方面表现为成就感低,低估自己,心灰意冷、意志消沉、气馁绝望、自暴自弃。[4]

  二、成因探究

  1.模糊的学业规划

  在大学阶段,学生如果缺乏明确的规划,将很容易迷失方向,缺乏学习动力和成就感,进而导致学业上的困惑和挫败感。然而,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往往具有较为不顺利的高中学习经历[5],因此在学业上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规划。这导致她们缺乏对于自己学业规划的清晰认识和明确目标,缺乏对未来的信心和动力。此外,受到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女性在职业规划上往往会受到限制和偏见,很多女大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有更广阔的职业选择。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她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力,从而使她们缺乏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采取消极敷衍的态度应对学习。

  2.短视的学业心态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和快速达成目标。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在踏实学习和深入理解知识方面存在不足。这种现象在活跃于网络平台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群体中尤其突出,她们经常受到网络思潮的影响,导致对那些重要的、学习周期长的、起效慢的课程失去兴趣。因此,部分女大学生开始出现逃课、迟到、早退等不良行为。

  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他们更注重短期内的成果,而忽视了长期的积累。这种心态会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学科或难以理解的知识时感到挫败,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此外,学生也可能会缺乏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和好奇心,导致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和义务,而非一种享受和探索。学习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需要耐心和毅力,如果学生只关注快速的短期成果,那么他们可能会错过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广泛的知识,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都是非常不利的。

  3.落后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技能落后、教学互动不强,这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其中,教学内容的陈旧化,意味着教学内容已经过时,有些教师仍在使用老旧的教学课件和教材教案,这些材料难以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教学方式的传统化,主要体现在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落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技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这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互动性不够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能导致学生的知识掌握不牢固。这种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资源,从而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一些以男大学生为主体的理工科专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女大学生的视角。这些专业的课堂教学对女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难以激发女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专业需要更多地关注女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以创造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女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成为高水平的女性技能型人才。

  三、对策探究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纠正错误的思维观念

  新时代女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但是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想信念相对薄弱。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难免会受到各种网络思潮的冲击,进而导致自身的理想信念发生变化,复杂的信息使得她们很可能陷入错误的价值观之中。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学习内驱力,积极投入学习当中。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改正学生错误的自我贬低,在一定时间内找准定位,纠正把自己当作高考的“失败者”而不规划学业的错误观念,引导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认识到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放下浮躁的心态,为未来成为高素质技能女性人才夯实基础。

  2.增强学生学业成就感,重塑学习的自信心理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就感相对不足,学习热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出现学业倦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基于此,在增强学生学业成就感过程中,要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切入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很难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将学习内容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参加技能大赛、文艺比赛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自我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满怀热情投入学习,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3.优化教学方式设置,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其中一个关键的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方式的调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被采用,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互动式授课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也需要被设计和实施。例如,实验操作、模拟经营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些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要想达到这些目标,课堂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需要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制定有力的课堂管理措施,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规范学生的行为,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和课堂管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

  四、结语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女大学生学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多种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学业成就感、优化教学方式设置等。加强对女大学生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下,女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缓解与改善,为女大学生更健康、积极、阳光地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06):49-51.

  [2]王小新,苗晶磊.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5.

  [3]张美玲.高职院校学生学业倦怠调查及干预[J].试题与研究,2021(15):137-138.

  [4]张博.高职院校学生学业倦怠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20):135-137.

  [5]张美玲.高职院校学生学业倦怠调查及干预[J].试题与研究,2021(15):137-138.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新就业形态下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机制和提升路径研究”(批注号:2023WQNCX162);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女性专项研究一般项目“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批注号:NXZXYB202202)。]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