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雷达,“看”到一切

  • 来源:电脑报
  • 关键字:半导体,量子,雷达
  • 发布时间:2024-04-26 16:21

  雷达的升级需求

  在加密通信、半导体等领域,“量子”之神奇已经被我们无数次提及,而当它应用于雷达追踪时,效果又如何?

  先说对“量子雷达”的需求是如何产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军事领域震慑力堪比原子弹的“隐形战机”问世:它能够躲避普通雷达的追踪,当被发现时,它早已飞至低空,投弹准确率因此大幅提升。拥有隐形战机,就意味着“敌在暗、我在明”,当代战争中几乎立于不败之地。既然“矛”已经升级,“盾”的提升也迫在眉睫。

  具体来看,之所以隐形战机能躲避军事系统的雷达侦测,是因为身上被涂了一层特殊的涂料。传统的雷达会发射出电磁波,当这些电磁波遇到物体(如飞机、船只、汽车、各类天气系统等)时,它们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波,这个过程又称为散射。由于物体的大小、形状、材料以及表面特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散射波的特性,所以根据回波的不同,就能从中分析目标的位置、速度、方向和距离等信息。

  而隐形战机的涂料就叫雷达吸波材料(radarabsorbingmaterial, RAM)。顾名思义,RAM 就是通过吸收入射雷达波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少被反射回雷达系统的雷达波能量——根据不同的雷达波还有不同的材料应对。

  此外,隐形战机的设计也进一步降低了信号反射面积,再加上本来就抑制了航空器所发出的电子信号、热能和噪声,才能达到在雷达侦测中的隐形效果。总的来说,各种各样的设计都是为了让传统雷达无法接收到回波,因此无法侦测到隐形战机的存在。

  量子纠缠撕开隐形衣

  而量子雷达就是专治军事领域各种隐形物件。

  量子雷达的发展其实是基于量子力学中纠缠(entanglement) 的特性,这也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它想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如光子、电子)之间有一种特殊连接,哪怕相隔甚远,一个粒子的状态也会即时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简单理解,你有一副手套分装在两个盒子里,当能确定其中一个是左手套还是右手套时,哪怕另一个盒子放在数光年之外,都能同样得到确定性的信息。

  这种量子纠缠的特性在雷达技术上,尤其是在精确度和探测距离方面,那可是大有用武之地。还要记住一点,粒子的量子状态非常容易被改变,一点点干扰就会有变化。因此,量子雷达可以发射一个纠缠光子对中的一个用于照射目标,另一个光子留在雷达系统中作为参考;当照射目标的光子反射回来时,将它与参考光子进行量子状态的比较,任何微小的差异都将被放大,即时是非常微弱的信号也能被探测到。

  换句话说,传统雷达就像投球,撞到东西一定会反弹;隐形战机就像一个优秀捕手,所有球都会被抓住,自己留着。而量子雷达就像渔夫放出的钓饵,离得再远都有钓鱼线互相牵连,一旦有鱼上钩就会被渔夫感受到,况且真正的量子雷达靠的还不是真实的某种介质来传递震动。只要隐形战机碰到量子雷达发射出的光子,那么这颗光子的状态必然会改变,此时另一头相互纠缠的光子也就会同步产生变化。

  难点在于,我们要有足够多的纠缠光子对,还要避免其他信号的干扰。都知道量子现象特别“敏感”,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何不被隐形战机以外的物质所产生的信号干扰,或者如何从大量的信号中准确地抓取出目标信号,都有待更加精密的控制和滤波技术诞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