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朝的“开挂”人生

  • 来源:奇妙博物馆
  • 关键字:人生,发掘,神秘
  • 发布时间:2024-05-10 16:13

  文/闫 丁

  2000年12月,太原市考古所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王家峰村的负责人说,他们村的“王墓”被盗了!这是什么情况?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赶紧赶到现场,发现这座大墓上出现了一个盗洞。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墓,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工作人员于2001年春天开始对这里进行抢救性发掘,逐渐揭开了一位北齐王朝的“风云人物”的“神秘面纱”。

  古代的“高端玩家”

  这座大墓的主人是北齐太尉、武安王徐显秀。你或许会疑惑,单凭一座墓葬,专家们是怎样快速锁定墓主人身份的?其实,谜底都藏在墓志上,墓志就是专门放在墓里的“个人简介”,上面精炼地记录了墓主人独一无二的人生轨迹。

  徐显秀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北魏的边镇官员。北魏末年,天下纷乱,年轻的徐显秀凭借个人的功绩闯出了一番新天地,后来更是凭借赫赫战功,在北齐王朝站稳脚跟,给自己拼下了一个“开挂”的人生。

  记录生活的“影像资料”

  在徐显秀墓室的壁画上,我们有幸目睹了这位传奇将领的威风形象:画面中,徐显秀身披翻毛领裘皮大衣,他的夫人身穿朱砂色交领长裙,两人手端漆杯坐在榻上,身边随从众多。

  这里展现的是他们夫妇的日常生活,仪仗图、家居宴饮图、出行图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画面之间过渡、衔接自然,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此外,这虽然是1000多年前的壁画,但到今天依然色彩艳丽、气势宏大,上面不仅描绘了各类人物形象,还有马匹、牛车、神兽、各色仪仗等丰富的内容,总面积达330平方米,艺术水准极高。

  更令人惊叹的是,徐显秀的墓室顶端也有惊喜——抬头仰视,圆形的墓顶宛若浩瀚的天际,点点繁星、朵朵莲花散缀其间,营造了美轮美奂的意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1000多年前,徐显秀夫妇举办宴会,乐队正在演奏美妙的乐曲,豪华的卷棚顶牛车随时待命,庞大的出行队伍整装待发……

  古晋阳主打多元包容

  徐显秀墓壁画和墓中的随葬品,成为考古工作者研究当时贵族日常生活的重要资料,它们生动直观地再现了北朝贵族的生活,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徐显秀虽然是汉族人,但他的墓中有很多异域文化元素:壁画中很多人物深目高鼻,壁画和随葬器物中也有很多异域风格的装饰图案,乐队中,既有铙( náo bó)、笛子这样的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也有从西域传入的竖箜篌( kōnɡ hóu)、曲项琵琶等。考古工作者还在墓中发现了一枚镶嵌蓝宝石的金戒指,根据戒面上的图案风格判断,这应该是来自西域的物品。戒指有明显的磨损痕迹,看来是墓主人生前经常佩戴的钟爱之物。

  以上这些发现告诉我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化交融日益深入,徐显秀生活的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逐渐成了一座万国来朝、商旅接踵( zhǒnɡ)的国际大都市。

  当年的北朝贵族,出门时既可以骑马潇洒,也可以乘坐平稳舒适的牛车;既使用传统的漆器,也会用更加珍贵的陶瓷器皿。他们生活在1000多年以前,却已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享受着文明交融的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