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职业又“上新”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职业,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5-18 14:54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史佳庆、特约撰稿余艾凝 编辑陈融雪
数字经济为传统服务模式以及个人职业发展开启了全新想象。
2024年4月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用3年时间,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
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一些过去被视作“不务正业”的职业,如今已“转正”成为新兴职业。
26岁的复旦大学博士生罗瑞杰,在科研之余,积极投身数字职业领域,他在手机游戏“元梦之星”平台上开发了数字地图,用户在他设计的地图场景里完成任务、浏览祖国大好光。作为数字职业从业者,罗瑞杰期待社会能加强对数字职业的宣传力度,从而推动其普及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一新兴行业中来。
新兴职业涌现
张明(化名)是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他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公司的数据处理活动符合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具体来讲,包括评估数据处理流程,设计并实施隐私保护措施,以及进行数据保护影响评估等。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数据信息越来越容易被泄露和滥用。如果企业不能采取有效的数据隐私保护措施,不仅会损害用户的权益,还会对企业的信誉和业务造成负面影响。”张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是一个新兴职业,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日益重视,相关法规不断完善,从业者必须不断学习。
互联网营销师也是近年来兴起的数字新职业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互联网营销师的职业定义为:在数字化信息平台上,运用网络的交互性与传播公信力,对企业产品进行营销推广的人员。
在小红书某服装网店营销师王辉的真实工作中,除了大家熟悉的“直播带货”外,还涵盖了选品、视频创推、平台管理等多个环节。
“一场能触动顾客心弦的带货直播需要各个环节的默契配合,互联网营销师就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诞生的。”王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每天都会进行选品工作,逐一考察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包括合格证、相关标识等;然后,他会配合直播间的排期、供货商的合作意向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适合上播的产品。
在王辉看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互联网营销师,首要条件是具备充沛的精力。“直播销售活动的时间与时长往往难以把控,这就要求互联网营销师必须随时应对,保持最佳状态。”同时,互联网营销师也需要具备超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在直播过程中,产品匹配错误、价格混淆等突发情况时有发生,互联网营销师必须迅速有效地进行调整,确保直播顺利进行。
来自河北廊坊的“90后” 王影是一名房产主播经纪人。“网络越来越发达,客户想了解的也越来越多。”她粗略算了算,拍摄探房视频之前,一个月能与二三十组客户建立联系,如今这个数字翻了近十倍。随着客户成倍地增加,她的团队也日渐壮大,摄影师、线下选房师等成了探房团队的标配。
多地积极探索
数字经济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积极探索加强相关人才培育,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通过“搭台子、对路子、想法子、亮牌子”,坚持“四链驱动”,全力打造德州市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体系,全年共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3623人次。
同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西安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企业运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参与景区数字化升级,支持云旅游、直播旅游等新业态发展。
浙江省提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以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8月,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联合印发《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末,全省将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工程应用领域,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1万人以上。
江苏省则创新职称评价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兴领域人才,明确职称评审专业动态调整,探索将数字经济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为提升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的数字素养和数据思维,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培训,南京市数据局还制定了“宁数行”数字人才培训行动计划。2024年3月21日,“宁数行”首期培训开讲。
“数字经济为传统服务模式以及个人职业发展开启了全新想象。”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范巍表示,数字职业化以后产生的以数字为基本技能、基本要求的职业从业者,如无人机驾驶员、人工智能工程师等,应具备特殊技能。社会组织、人社部门、教育部门等要有数字职业化的意识,分层、分类、分阶段精准培育人才,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需求。
共享发展红利
数字经济推动了不同行业的协同发展,催生了新模式新业态的形成,给未来带来更多可能。
2023年11月16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发布《短视频直播生态催生新职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报告》显示,一块屏幕背后发生了诸多变化:中青年成短视频直播生态新职业的主力军。其中,18-24岁占29%,25-34岁占26%,35-44岁占25%。18-34岁占比达到5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则首次标注了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密码技术应用员等97个数字职业。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实融合的深化,以及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新产业、新模式、新职业为青年群体规模化就业提供了新空间。比如,直播电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催生了互联网营销师、主播、助播、操盘手、短视频切片师等30余种新职业,进一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中的新增职位。这种模式推动多元化职业发展,为就业增长作出了积极和可持续的贡献,数字平台也成为当前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的事业新平台。
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亦会加剧不同技能要求岗位间的收入不平等。数字化时代就业稳定性弱、劳动关系治理难度大等难题有待破解。”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说。
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提升就业岗位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是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企业面对的新课题。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建议,发展新兴的培训机构和机制,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特点,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培养模式,把实验和创新相结合,形成一套具有网信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关注到数字经济从业者的急难愁盼,呼吁不能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悬空”。
对此,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了《关于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更好增进劳动者福祉的提案》,聚焦劳动者自身发展和权益维护。其中,关于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数字化教育培训和就业帮扶力度的建议令人瞩目。比如:加大财政支持,增强保障数字化失业人群的能力;对尚未步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学生,设置更多能够帮助其适应数字转型的课程;加大培训力度,帮助工业时代的劳动力适应数字技术的工作环境等等。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亟待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确保配套服务及时跟上,让数字经济的成果真正惠及在新就业形态中辛勤工作的劳动者,让他们共享发展红利。”王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