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小白”到乡村“顶流”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农业,乡村,奋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5-18 15:30
文 本刊记者 聂艳林
2015年,李春花已过不惑之年。经商多年,她积累千万财富,却决定返乡创业,随之而来的是父亲的暴怒:“我奋斗一生就是为了让儿孙不再吃种地的苦,你却要回农村种地,是你太浪漫,还是脑袋搭错筋?”
从市民到农民,李春花是逆行者。顶住压力、怀揣梦想,披荆斩棘,一路生花,九年多时间里,她从一名农业“小白”成长为高级农艺师、农产品主播,并成立了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
怀揣一个梦,盘下一座山
李春花生在农村,长在城市。“小时候干过寥寥的农活,不足以充分感知农事的艰辛。”李春花回忆说,曾经的她天真地认为,只要播下一粒粒种子,便可以静待花开、钱粮归仓,是妥妥的“门外汉”。
“农村,比你想象得要苦!农活,比你想象得要累!”“从小没干过累活,你肯定坚持不了。”对于李春花的返乡创业,亲朋反对声音不绝于耳。一方面,当时家里经营的企业已有一定基础,且运营状况良好;另一方面,城市长大的她难以长期适应农村生活,存在对农业预判过于乐观的问题。
经过激烈思想斗争,李春花决定要“一根筋”地走下去。2015年起,她斥资400万元承包胶州市九龙山2000亩种植基地,逐步建设21个冬暖大棚,主要种植草莓、葡萄、水果玉米、桑葚、西红柿、马铃薯、小麦、玉米等农产品。
对她来讲,这是梦想,也是责任。“一直以来,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让人们吃上安全放心且有儿时味道的农产品。”李春花说,很长时间以来,农村有“种啥不吃啥”的说法,这是因为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和好品相,毫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产品安全堪忧。
带着种出高质量的农产品的初心,李春花尽管提前做过很多调研和准备工作,但仍然遇到不少令业内人士啼笑皆非的问题。比如:四月给草莓棚盖棉被,导致棚内温度过高,一夜烂果;待割小麦遭遇暴风雨,全部倒伏发霉;暴雪压塌大棚,不知如何自救……真正走进农业,李春花发现它犹如“万花筒”,纷繁复杂又变幻莫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仅存在于梦想之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春花踏上求学路。每当青岛市、胶州市农业部门组织相关技术培训班,她都会撂下手中农活参加,不断加强对农作物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三产融合发展等农业技能的学习。
如今,李春花逐渐从“农业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她带领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拥有了自己的产品商标—“锦花溪”。
蹚出一条“另外的路”
采访中,李春花多次强调绿色安全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仍有不少地方为了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毫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李春花说,如此下去的严重后果,早在1962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就已给出结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土壤不健康了,种出来的农产品怎么可能健康呢?”近十年来,李春花发展绿色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初心未改。梳理她发展的众多农业项目时,记者发现,生态农业占比很大。比如:2018年,李春花与青岛市环能站合作开展浒苔、秸秆堆肥和原位秸秆热气肥试验,将基地内的家禽粪便,西红柿、马铃薯、玉米等秸秆,以及大白菜尾菜等废物利用起来,制作堆肥和酵素返田。她通过试验增加有益菌群来改善土壤,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每个试验环节,李春花都亲力亲为。“即使大年三十,她都坚持到试验大棚里收集数据。”合作社同事王美立对她的严谨工作态度习以为常,在李春花的坚持下,合作社通过原位秸秆热气肥试验获得一手资料,最终得出结论:施用原位秸秆生物热气肥一周后,地温平均每天提高3—5摄氏度,棚内温度提高10摄氏度,二氧化碳增加5—10倍。
“这些数据对于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环能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原位秸秆生物热气肥技术在梁家屯农场推广为例,9亩大棚甜瓜提前15天上市,且增产50%,亩产达到6000斤。
当下,李春花在绿色生态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在她的种植基地内,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随处可见,棚内还设置了诱虫灯、补光灯、黄板等设备,实施无人机植保飞防。
闲暇之余,李春花还积极向周围农户推广科技种地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机具。在她的指导下,苹安果农场的200亩苹果园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15万元,肥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年增收可达90万元。
“李春花是个热心人。”铺集镇青冢泊村村民尹增先说,为了引导大家都种出健康农品,她经常带领科技人员为农户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新型植保无人机的操作原理,提供面源污染治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大田托管等服务。在她的帮助下,当地农户获得了从农作物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的全方位专业服务。
蹚出一条“另外的路”
采访中,李春花多次强调绿色安全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仍有不少地方为了提高土壤的生产力,毫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李春花说,如此下去的严重后果,早在1962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就已给出结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土壤不健康了,种出来的农产品怎么可能健康呢?”近十年来,李春花发展绿色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初心未改。梳理她发展的众多农业项目时,记者发现,生态农业占比很大。比如:2018年,李春花与青岛市环能站合作开展浒苔、秸秆堆肥和原位秸秆热气肥试验,将基地内的家禽粪便,西红柿、马铃薯、玉米等秸秆,以及大白菜尾菜等废物利用起来,制作堆肥和酵素返田。她通过试验增加有益菌群来改善土壤,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每个试验环节,李春花都亲力亲为。“即使大年三十,她都坚持到试验大棚里收集数据。”合作社同事王美立对她的严谨工作态度习以为常,在李春花的坚持下,合作社通过原位秸秆热气肥试验获得一手资料,最终得出结论:施用原位秸秆生物热气肥一周后,地温平均每天提高3—5摄氏度,棚内温度提高10摄氏度,二氧化碳增加5—10倍。
“这些数据对于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环能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原位秸秆生物热气肥技术在梁家屯农场推广为例,9亩大棚甜瓜提前15天上市,且增产50%,亩产达到6000斤。
当下,李春花在绿色生态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在她的种植基地内,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随处可见,棚内还设置了诱虫灯、补光灯、黄板等设备,实施无人机植保飞防。
闲暇之余,李春花还积极向周围农户推广科技种地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机具。在她的指导下,苹安果农场的200亩苹果园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15万元,肥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年增收可达90万元。
“李春花是个热心人。”铺集镇青冢泊村村民尹增先说,为了引导大家都种出健康农品,她经常带领科技人员为农户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新型植保无人机的操作原理,提供面源污染治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大田托管等服务。在她的帮助下,当地农户获得了从农作物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的全方位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