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老青岛故事“捡”出来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青岛,故事,往事
  • 发布时间:2024-05-18 15:35

  文 本刊记者 周润

  是康有为先生笔下“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是沈从文先生在游历教堂时所作“我一个人到青岛那个高处的教堂门前,坐在石阶上看云,看海,看教堂石墙上挂的薜萝”;是闻一多先生在表达对青岛的喜爱时吟出的“整齐的楼屋,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路伸展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起伏在山冈上如一条蛇。谁信这个现成的海市蜃楼,一百年前还是个荒岛?”⋯⋯

  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青岛,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在这不仅有光影摇曳的新城风光,更有历史底蕴丰富的老城风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却深深烙在每一位老青岛人的心中。一代又一代的青岛人,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刻画、诉说着岛城往事。

  集红瓦

  在老城区, 记者遇到了这样一位老人:穿着中式长袍,眉毛已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坐在里院茶馆门前的木椅上,缓缓地抽着手中的烟袋。这是他的“演出”时间。

  他便是青岛红瓦收集者——厉永昌。

  “1995年和我爱人结婚后搬到鱼山路,便爱上了老城的建筑,那时每周只休一天,那天我都会起得很早,来老城区转转,陆陆续续收集红瓦。”厉永昌说。

  退休前的厉永昌一直在企业从事维修工作,如今的他被返聘至大鲍岛街区的一所学校,继续维修工作,“我每天早上六七点就来学校了,可以说是早出晚归,早来的时间便可以做一些我自己喜欢的事。”

  与退休前的忙碌相比,如今的工作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享受。作为老城区的居民,厉永昌用他独特的视角欣赏、记录着这座老城。“更像是一场‘寻宝’之旅,我每天都在观察着身边的老建筑,一旦听到有改造的消息,我便会去凑热闹,看看有没有被替换掉的瓦片和遗留的老物件。”当提到红瓦和老物件时,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随即向记者展示了一片他寻找了10年的瓦——捷成洋行的小方瓦。

  在厉永昌收集的红瓦中,德远洋行的占多数,捷成洋行的小方瓦用量较少,故而难以寻得。

  “ 这片瓦是在学校后面的济宁支路得到的,当从朋友那听到王德昌房屋顶改造的消息,激动了很久。”他曾在栖霞路四方机厂招待所房顶上发现过这种小方瓦,但却迟迟没有被替换的消息。“我一直在等这种小方瓦,所以当我拿到它之后,我又去栖霞路对比了一下,发现它正是我一直在等的那一片。”

  搬到老城区以来,他便开始收集红瓦,至今已陆陆续续收藏了200多片不同样式的瓦片。

  “ 每一片瓦收集回来以后, 我都会用水冲洗,再用刷子刷去上面的灰尘,然后将它们都放进家里的箱子中。”因前几日老城区展出借用了这片小方瓦,厉永昌还未来得及将它带回家,记者才得以在他工作的学校见到这片令他苦寻10年的瓦。

  红瓦是青岛的独特标识,可以说每一片瓦都是青岛城市发展的见证。“在青岛城市化早期,曾有过延续使用青砖、黑瓦的模式。直到1901年,建筑屋顶不再使用瓦楞铁,一概改用红色陶土瓦,由此奠定了青岛百余年的城市基调与色彩。”

  “从前对瓦片是收集阶段,如今已经接近尾声了。”厉永昌告诉记者。然而,他与青岛的故事却不限于此。

  制卷烟

  不只是对于红瓦的收集, 对于老物件的收集也是厉永昌所热爱的,他从房间里拿出了他所收集的各种老物件:老式收音机、拉洋车的绳、信封、鸟笼、烟标⋯⋯

  眼前一个个自制的烟盒令他十分自豪。

  红金、泰山、海牛、蓝金鹿、哈德门⋯⋯近30种不同种类的青岛卷烟呈现在记者面前。

  “尽管我不抽烟,但是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卷烟厂工作,早年的信封、烟标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让我有了动手做卷烟的想法。”

  “这几张烟标是我去北岭托朋友帮忙购得的,然后回来自己折成烟盒,昨天我试着做了几个,但像葵花牌、老刀牌、海滨等比较难得的烟标一直不敢去尝试折叠,生怕给叠坏了!”

  青岛卷烟厂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其前身为“大英烟草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1919年,大英烟草公司在青岛商河路设驻青岛办事处,承转海陆运输烟叶任务。1923年,开始生产卷烟,主要产品有“老刀”“品海”等。1952年1月13日,被青岛市政府接管经营,并于1962年正式定名为“山东青岛卷烟厂”,青岛卷烟业获得进一步发展,产品覆盖面广,知名度高,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青岛与上海、天津一道被称为卷烟行业的“上青天”。

  如今已有105年历史的青岛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年生产规模突破百万箱、中国北方最大的卷烟厂。

  “青岛卷烟也应该被大家熟知,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大家并不了解这段历史。”厉永昌感慨道。

  “ 马上来青岛旅游的游客也变多了,我也计划着去老城区里展示卷烟,向大家介绍青岛的卷烟文化!”

  游老城

  “这位老先生太有范儿了!”里院茶馆前的厉永昌引得市民和游客一再称赞。

  除了“红瓦人”这一标签,“老先生”这一称呼同样令他引以为傲。身着长袍,头戴黑帽,迈着四方步踱在青岛的老街上,手上揣着烟袋,走走停停,感受着老街的变化,这是厉永昌每天的活动。午后的阳光洒在这一方老建筑上,在光与影的交错间,他仿佛是一位“穿越”而来的老者。

  “从4月1日到现在,我每天中午都会拿上我准备好的道具,走在黄岛路、大鲍岛街区、劈柴院等地,将老青岛人物形象带给大家。”厉永昌告诉记者。

  从学校向北步行约50米便到了四方路街区,这也是他每天的必经之路。这一段路上不仅有商户,更有在街边乘凉的居民,每每看到厉老先生,总会热情地与他攀谈一二。“大家都很热情,这也是我所喜爱的老城生活。”厉永昌激动地说。每个工作日的12:30至14:00是厉永昌的“演出”时间。“借此机会也可以去观察观察附近有没有‘宝贝’可捡。”“我理想的状态是每周一到周五的道具都不一样。”厉永昌告诉记者。

  或是拿起拨浪鼓收老字画,或是身着牛仔裤、花衬衣提着收音机播放老歌曲,又或是将木盒挂在胸前在街上展示青岛卷烟⋯⋯

  不断丰富道具的过程也是他不断挖掘青岛文化的过程。“我所做的一切不仅是出于我对老城区的热爱,更是对我们那一代人前尘往事的追忆。”

  而如今,把这段历史带给大家是他迫切想要去做的。

  诉往事

  如何将这段历史呈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或许来源于他所展出的红瓦,或许来源于他所手制的卷烟,又或许来源于每每出行时他与游客的交谈⋯⋯

  “有一位从上海来的女士在看到我这身打扮后十分惊喜,她从来没有在青岛街头见过这种穿搭,因此与我多聊了几句。”厉永昌回忆着,“我向她展示了我收集的老物件,她看完以后表示很感兴趣,我便向她简单讲述了青岛的历史文化,我们随后也加了微信。”

  “ 本想来青岛感受一下老城气息,但没想到青岛越修越新了。”在微信交谈中,来自上海的女士告诉了厉永昌她最直观的感受。

  厉永昌的微信名字是“ 红瓦绿树”,“想要让游客对你的城市感兴趣,首先我们自己一定要热爱我们的城市。”厉永昌说。

  每天的出行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带着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将青岛的文化讲给他们听,同样,他们也会自豪地称赞起自己的家乡。”

  其实,无论是收集红瓦、制作卷烟还是游历老城,无不蕴藏着厉永昌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情感。

  “一定要让人亲身体验,他们才会对那个年代有一个具体的感受。”在他眼中,向人讲述故事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传递文化的好方式,只有引起别人兴趣,主动来了解,这才可以说是让人了解了城市的文化。

  当被问及做了这么多事情有没有感到疲惫时,他说:“能将青岛的城市历史文化带给大家,又怎能称得上是累呢?”

  说罢,厉永昌合上了校门的锁,开启了他今日的“演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