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行”给予我的三个关键词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机会,知行合一,协作共学
  • 发布时间:2024-05-31 14:18

  文/焉祯(北京大学)

  机会:知行合一、协作共学

  作为一名博士生,学习理论、研究理论是我的日常,学术会议、课题研究排满了日程。比起这些“一板一眼”的学习形式,“研学行”为我的生活注入了一丝鲜活和灵动,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思考和感悟机会,也使我在学思践悟中追溯理论源头,叩问未来进路。

  研究、学习、行访,在项目期间,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协作,以研讨会等形式增进交流,在红楼举办的讲座上聆听真理强音;而大家共同推进项目,也让我们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收获了友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当思维滞涩之际,我与团队成员就前往北大红楼、北大二院、中法大学旧址等地,在蕴藏着记忆和文化的红色空间中,我能够切身而直观地感受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奋斗的时光和岁月。透过这样一个个实地参访的“窗口”,我更有机会理解那个时代以及深藏其中的土生土长的力量。

  在探寻红色记忆、感悟峥嵘岁月的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可以说,“研学行”为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使我的学习生活不再仅仅囿于范畴、逻辑和思辨的框架,而是跳出书斋的条条框框,在“知行合一”中学真知、悟真谛,持续深化思想深度,推动学习走深落实。

  机遇:勤学苦练、增长本领

  我的专业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始终是我关注的理论命题。基于专业特色和研究兴趣,我在项目中承担了“‘第二个结合’的耦合机制”这一子课题。研究的创新源于史料的积淀和挖掘,在红楼的参访过程中,对史料的发现就像“转角遇到爱”,我总能在各种地方遇到新材料,比如与李大钊相关的回忆录和证明材料,是我在校内求而不得的,但在“研学行”的过程中,却常能邂逅这样一些有助于研究思考的史料,令我感到如获至宝,不胜欣喜。

  实践行访和史料获得,推动我持续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并非新问题,但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如何从一个天外救星,逐渐被认可、被接纳,并成为中国新型文化?我将这一问题概括为一个耦合机制,将时间轴设定于20世纪,在这个机制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嬗变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嵌入(嬗变——嵌入机制)、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生产主体与革命转换(生产——转换机制)、文化心理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释融合(认知——互释机制)三个子机制。在这一发展脉络的梳理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创造,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文明构建。由此观之,“第二个结合”的生成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和当代民族文明构建不可或缺的两大要件。

  在将思考梳理成文后,我在10月份参加了学术研讨会,会上收到了诸位专家恳切详实的指导意见,也深刻感受到红楼对于青年人成长成才的热情关切。可以说,“研学行”提供的机遇,令我能够在行访中邂逅海量史料,在撰写中抒发专业感悟,在研讨中增长才干本领。

  机缘:干事创业、敢为善为

  作为一名马院学子,如何在新时代干事创业,将个人小我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之中?这一问题始终是我的行动导向。2023年,当我看到“觉醒年代研学行”这一项目的号召令,便毫不犹豫地报名。我很珍惜这样一次机缘,让我能够在时代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基点,在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接续中。

  2023年12月,岁末更替之际,我有幸作为课题代表参与到“京”彩文化的年度总结活动中,与清华大学等在京其他兄弟高校的同学齐聚一堂,结合研究成果,筹备了《与李大钊的时空对话》这一话剧汇演,并将《新青年觉醒年代研学行专号》赠送给李乐群奶奶。从百年前的《新青年》到当代的“研学行”,我真切感受到一代青年勇往直前的奋进与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新的起点上,我的长征、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陈思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