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服务支持对俄贸易分析——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贸易,分析,服务
  • 发布时间:2024-06-04 11:36

  王明亮

  黑龙江省是我国向北高水平开放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对俄合作的重要阵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黑龙江省委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制定出台《关于强化金融外汇服务支持龙江向北开放发展的意见》。佳木斯市作为对俄贸易的桥头堡,下辖7个国家一类口岸,对俄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国家外汇管理局佳木斯市分局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佳木斯市金融外汇支持佳木斯市向北高水平开放发展的实施方案》。本文结合佳木斯市对俄贸易发展中金融外汇服务涉外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对俄贸易金融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佳木斯市对俄贸易发展现状

  佳木斯市对俄贸易基本情况。截至2023年9月末,名录内注册对俄贸易企业为200家;佳木斯市全辖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0181.45万美元,同比增长34.64%,其中对俄贸易进口总额为57258.65万美元,同比增长35.16%,对俄贸易出口总额为2922.80万美元,同比增长25.18%。出口商品主要为服装、蔬菜、食品、建筑材料、机电产品;进口商品主要为石油、原木、化肥、铁精粉、煤炭等大宗商品,对外贸易额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对俄贸易主要体现为逆差。

  佳木斯市对俄贸易结算特点分析。目前佳木斯市共有9家银行的92个网点开办了外汇业务,银行网点布局合理,基本能够满足对俄贸易国际结算业务需求。2023年1月至9月,佳木斯市全辖对俄贸易直接收付汇总额为15528.44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8.74%。其中对俄贸易付汇总额为12387.12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7.72%;对俄贸易收汇总额3141.3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34%。俄乌冲突以来,受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影响,对俄贸易结算出现了新情况和新特征。一是对俄贸易出现离岸账户结算方式。据调查了解,为避免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部分对俄贸易企业在国际结算时选择通过离岸账户进行结算。以某化工公司为例,该公司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不直接向俄罗斯境内供货方账户支付货款,而是向其在香港开设的账户支付货款。仅2023年1月至9月,该公司通过向对方的香港账户支付对俄进口石油货款即达22.57亿元(折合美元32293.15万美元)。二是本地银行对俄结算量占比接近五成。本地银行办理涉外对俄收付汇业务金额折合7860.94万美元(其中人民币结算占比为70.70%,卢布结算占比为27.40%,美元结算占比为1.88%)。本地企业在异地银行办理涉外对俄收付汇业务金额折合7667.50万美元(其中人民币结算占比为81.11%,卢布结算占比为13.99%,美元结算占比为4.89%)。三是市域对俄贸易结算主要集中在三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结算量位居前三位,占比分别为44.08%、33.56%和15.75%。农业银行受其历史业务布局影响,结算量偏小。其他地方性银行机构对俄贸易结算量占比很小。

  金融支持对俄贸易的主要做法。佳木斯市银行机构通过拓宽业务领域、优化金融服务、落实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客户提供“本外币一体化”服务,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汇款服务,方便企业进行跨境支付和结算。一是给予外汇便利化政策支持。2022年11月,对俄贸易企业同江市某投资公司成为辖区第一家享受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政策的企业,可免于提供合同、发票、价格单,极大减少企业人员打印、用印及核对工作所耗时间和人力,有效缩短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便利企业业务发展。2023年1月至9月,同江市某投资公司办理涉俄付汇便利化业务168笔,金额为2130.54万美元。二是对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给予政策支持。对符合要求的边贸企业和边民互市贸易设置特殊标识,给予适当容忍度。放宽分类标准,暂不列为B、C类企业管理。目前,抚远已新设两家边民互市贸易企业。

  金融支持对俄贸易取得的成效

  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是通过“一对一”银企对接提升银企合作效率。由外汇管理局领导带队,外汇管理部门全员参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有融资困难的企业,联系银行机构与其开展精准对接。例如,银行机构第一时间与黑龙江某食品公司联系,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帮助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流动资金。截至目前,已有11家对俄贸易企业成功获得银行贷款,累计达3.04亿元。二是建立对重点联系企业的回访机制,由专人定期打电话询问需求,确保外汇服务不间断。三是推动银行、中信保和企业对接,争取出口信保融资业务在佳木斯市落地。引导银行机构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推广“信保+银行”等融资模式,发展订单贷、保单贷、跨境贷、外贸贷等信贷产品,满足优质涉外中小微企业贸易融资需求。

  银行网点国际业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国际业务实操及外汇管理政策培训实现全覆盖。根据银行国际业务临柜人员的业务培训需求,国家外汇管理局佳木斯市分局组织全辖涉外银行机构一线从业人员开展了业务实操与外汇管理政策现场培训。二是制定精简版《外汇便利化政策宣传指南》,通过“掌上佳木斯”向社会发布,切实提升外汇便利化政策的知晓度。三是各家银行国际业务临柜人员轮岗优先选择条线内人员,确保国际业务服务水平不降。四是向涉外企业公布业务咨询电话,确保遇到困难的涉外企业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指导。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利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督促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向企业宣传普及人民币汇率风险知识,帮助企业树牢汇率风险中性理念。二是要求银行加大外汇衍生产品首办户推进力度。将收益受汇率风险波动影响较大的企业及时纳入银企合作范围,通过外汇衍生品套保操作锁定汇率风险,实现收益保值的目的。佳木斯市14家银行网点可以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3家企业新增外汇衍生品业务的金额达到11.1万美元。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对俄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目前,佳木斯市对俄贸易人民币结算已达到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3%;卢布结算折合美元3227.72万,同比减少29.36%。对俄贸易付汇人民币占同期对俄付汇总额的73.76%,同比减少1.51%。对俄贸易收汇人民币占同期对俄收汇总额的84.04%,同比增长200%。

  金融支持对俄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俄贸易企业存在融资难、授信额度小的问题。一是新成立或规模较小的对俄贸易企业,很难获得优质客户资源,业务拓展难度比较大,资产规模很难达到银行的风险评估和授信要求标准。桦川县某门业公司,2023年以来,由于受到卢布贬值影响,出口成本相对上升,产品在俄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企业对俄出口减少,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受对俄贸易结算量下降,纳税额减少,经营前景不明等因素影响,银行为该企业提供融资的积极性下降。二是授信额度不能满足对俄贸易企业的资金需求。黑龙江某食品公司,对俄出口瓜子,企业年出口瓜子价值约8000万元人民币,但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原材料采购的流动资金需求,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抵押物或担保,银行给予该企业的授信额度有所“保留”,无法充分满足其生产经营需要。

  对俄贸易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较低。佳木斯市辖区对俄贸易企业多数为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有限,俄乌冲突以来,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容易造成损失,例如某玻璃生产企业,由于受到俄乌冲突影响,出口玻璃价格涨幅较大,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对俄贸易受到限制。同时,对俄贸易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较低,又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外汇管理政策要求把握不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

  口岸城市金融服务功能较弱,结算品种相对单一。佳木斯市辖内口岸城市的金融机构外汇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1—2年需要轮岗,新上岗人员需要一定时间熟悉外汇业务。由于培训不及时,从业人员办理外汇业务不够熟悉,无法高效服务企业。同时,由于结算工具较为单一,信用证等业务虽具有风险低、成本小的特点,但在实际结算业务中占比较低,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保函、托收等其他业务方式有待开发和利用。

  金融支持对俄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拓展银行与对俄贸易企业的合作深度。一是银行机构应积极探索“外贸+金融”模式,创新推出更多适合对俄边贸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扶植本地外贸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二是银行机构应立足新形势,有效解决对俄边境贸易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例如根据企业融资需求适当提高授信额度,主动为涉外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压缩业务受理时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三是银行机构应围绕中俄两国在能源、环保、农业、高科技等方面的合作项目及在俄投资项目,由总行牵头制定切实可行的贷款方案,支持中俄跨境口岸、“一岛一桥”、境内外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对俄贸易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提升口岸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外汇管理部门组织业务骨干对全辖区银行机构开展全方位外汇政策及业务实操讲座,并推选银行业务骨干开展实操案例讲解。二是外汇管理部门督导辖区金融机构提升涉外金融服务质量,针对国际条线、分支机构开展培训工作。三是外汇管理部门加大业务督导及宣传力度。及时将外汇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多种形式向对俄贸易企业进行宣传,确保企业及时准确了解现行外汇政策。四是外汇管理部门针对银行国际业务临柜人员轮岗频繁的问题,指导银行机构采取在本条线各单位之间轮岗的方式,有效解决因国际业务专业性强、业务人员轮岗所带来的服务水平下降的问题,保证国际业务服务不间断,服务水平不下降。

  “汇、银联合”助力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一是加大金融机构汇率风险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提升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意识,支持市场主体更好地管理汇率风险。二是积极引导更多对俄贸易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邀请金融机构讲解远期结售汇、期权等外汇衍生品的原理及应用,加强汇率避险指导,优化辅导服务流程,助力外贸企业化解难题,规避市场风险。三是积极引导对俄贸易企业在跨境结算业务中使用人民币,有效规避因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而产生汇兑损失,同时帮助企业节省汇兑成本,增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市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佳木斯市分局局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