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夜,几个人拿着铁锹上了山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铁锹,宝贝,文物
  • 发布时间:2024-06-12 16:48

  文|方圆记者 黄莎 通讯员 王韵瑶

  能淘到宝贝,能满足猎奇心,还能倒卖文物赚钱,曹贺煌等人渐渐地把盗墓这个“爱好”干成了“副业”

  月黑风高,江苏苏州一座人迹罕至的山上,几名男子手持铁锹挖开了一处古墓葬。他们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挖土,有人负责在盗洞外用麻绳吊着桶提土、倒土,顺带着望风。

  这一次,他们挖出了一个直径十几厘米的熏炉,做工精美、保存完整,是江南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印纹硬陶器。

  约两年的时间里,这伙人在苏州市辖区内7个地方,共盗掘了10余处古墓葬,单单是警方追回的文物便有百余件,包括国家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5件。

  然而,这几人其实并不是很“专业”的盗墓贼,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寻宝挖宝的呢?

  盗墓靠碰运气

  这伙盗墓贼里,比较有名气的是王盛旻,他来自安徽省淮南市,圈内称他为“淮南王”。

  这些人中还有三个经常结伴出现的同村男子,是浙江省绍兴市的王强、王迪和王培垄三兄弟。王强是一个施工工地的监理,工地上经常能挖出一些东西,他也因此和地底下的宝贝有了比较多的接触。

  还有一个来自安徽省宣城市的曹贺煌,他也以做工程谋生。曹贺煌在工地上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人脉比较广,认识了一些古玩圈子里的人,也知道有一些非法倒卖文物的市场。

  至于他们是如何认识的,那要追溯到多年以前。

  2016年上半年,曹贺煌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古玩圈子里的“淮南王”问他要不要一起去苏州找找古墓。曹贺煌答应了,赶到苏州的一个工地上和王盛旻见了面。王盛旻比曹贺煌年长几岁,有一些辨认古墓的经验。这次会面,也是曹贺煌第一次见到王强,两人就算认识了。

  不久后的一个白天,曹贺煌跟着王盛旻、王强等人到了苏州市高新区吴山岭。他们将电动车停在路边,几个人穿过一片菜地,爬了个山坡到了一处围墙边上。围墙上有个洞,钻过洞便能上山。

  吴山岭上有很多墓碑,大部分属于近现代的墓,但在其间,有一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小山包,而这些便是王盛旻要仔细分辨的目标。

  王盛旻使用探针后判断,半山腰处的一个山包像是古墓。他们试探性地下锹挖洞,虽然无法判断具体是哪个年代的墓,但很快就判断一定是个古墓。

  然而,山上却开始下起了雨,当时天色尚未晚,他们怕继续深挖会被人看到,便在附近找了一点树枝把洞口草草遮盖后离开了现场。

  那段时间,苏州地区已经连着下了好几天雨。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盗洞挖深了有塌方的风险,曹贺煌等人不敢轻易开挖,也不再苦等天晴,各自先行离开。

  过了约一个月,曹贺煌联系王强问准备什么时候继续去挖,他这次打算喊上圈子里的“老陈”一起去。曹贺煌跟王强介绍说,“老陈”陈树季是“师傅”,意思是他很专业,懂得分辨古墓,也懂得如何挖掘。

  但陈树季之前“犯过事”,不想住宾馆,怕留下证据,于是住进了王强居住的工地宿舍。

  一切准备就绪后,曹贺煌和陈树季、陈树季的一位朋友,以及王强和他的堂哥王迪一行5人,在某一个晚上又来到了吴山岭。

  大约挖了2米深,陈树季说“出东西了”,但出的东西却不怎么让人满意。他们一共挖到了五六个陶碗,几个类似烛台的东西,还有几个陶罐。曹贺煌觉得这些都不值钱,也没放心上,东西留给其他人便离开了。

  虽然这次盗墓曹贺煌并没有从中获利,但他经常在这个圈子里混,知道其中仍然有利可图。

  2017年,曹贺煌联系了王强,问他在干吗,王强说自己在挖古墓。曹贺煌一听很感兴趣,便赶到苏州王强的暂住地。

  这次盗掘古墓的参与人员有王强和他的远方亲戚王培垄,王盛旻和他的姑父共4人。曹贺煌加入时,他们已经在苏州高新区华山西峰的一处古墓挖了两天。但同样地,丰沛的雨水给他们的挖掘带来了一些挑战,挖掘进度不理想。等到天气稍微转好,他们才继续深挖。当挖到6米多深时,熏炉、玉佩、玉璧等陪葬品才“不负众望”地出现了。

  能淘到宝贝,能满足猎奇心,还能倒卖文物赚钱,曹贺煌等人渐渐地把盗墓这个“爱好”干成了“副业”。

  他们盗墓的技巧并不高明,往往是碰运气。在选址上,他们甚至是依靠一份“苏州文物地图”来确定墓葬群的大概位置,然后在选中的位置挖,如果没发现宝贝,就再换个地方试试。他们使用的挖掘工具,也是工地上最为常见的铁锹。

  虽然专业知识比较欠缺,但他们一行人还是很有警惕心的。有时,发现山脚路边有摄像头,他们宁愿放弃也不冒险。有时候挖了几天,次日打算继续时,却发现洞口被人插了一块“深井危险”的牌子,他们便觉得已经暴露了,也不再多逗留。

  至于挖开的盗洞,他们有时会回填,但有时也偷懒,觉得那些地方人迹罕至,不会有人发现,就让洞敞着便离开了。

  有人拿文物弹烟灰

  曹贺煌等人挖出来的宝贝需要尽快出手,把钱拿到手里心里才能踏实。但去哪儿找买家呢?曹贺煌算是这伙人里人脉较广的,他常常能找到一些中间人,再由中间人帮他和买家牵线搭桥。

  比如那个做工精美、保存完整的熏炉,在江苏常州一家茶楼里曹贺煌和中间人将熏炉卖给了一个古玩店老板,收了3.5万元现金。熏炉卖出时,上面还带着泥,这个老板一眼便能看出来是陪葬品,还是汉代左右的工艺,但具体是哪个地方出土的他说不准,也没细问。

  但这个老板对于同时出售的玉佩并不感兴趣,曹贺煌和中间人便又去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将其卖给了另一个古玩店老板,定价7.5万元。对这个老板,曹贺煌的说辞是这东西是从村里收来的。因为常有人在村里挖出过古代的东西,玉佩也带着泥,所以买家也没有怀疑。

  曹贺煌收到的钱除去给中间人的好处费,剩下的,参与盗墓的人会再分一下。

  有时候,曹贺煌没有参与盗墓,但仍会帮王强倒卖文物,从中赚点差价作为好处费。例如,王强曾经挖出来一个战国时期的龙首玉带钩。带钩,是古人用于勾束腰带的一种实用装饰品,在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时期一直非常盛行,形制也十分丰富。王强挖出的这件玉带钩,虽然断成了几截,但整体尺寸较大,且有龙首,说明墓葬的等级比较高。

  然而,最后向曹贺煌买下龙首玉带钩的买家,却是用502胶水将这件国家三级文物粘起来,完成他所谓的“修复”。

  曹贺煌、王强他们挖开过那么多古墓,实际上真的挖到能卖出高价宝贝的还是少数。有些比较常见的陪葬品,或者是品相不好的罐子和碗,就算是费了一番力气挖出来了也会被随意丢在墓穴附近。

  有的碗稍微完整一点,只是有一些豁口,还能打包出售。有个买家曾经以3000元的价格打包购买了3个陶罐和若干个陶碗。对于保存比较完整的,他继续转卖给下家,他自己还留了一个稍微完整点的碗放在家里弹烟灰,剩下4个碎掉的碗就直接扔了。

  虽然曹贺煌这伙人都在同个圈子里,彼此相熟,但他们彼此也有竞争,还曾因为分赃不均闹过纠纷。有的人倒卖文物后,隐瞒实际成交价,自己昧下差额。有的则是怀疑同伙卖便宜了,下一次便自己寻找买家。而销售渠道也需要分散,毕竟个人买家也很难做到长期收购。因此,参与盗墓、销赃的人员并不固定。

  名列A级通缉令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横塘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横山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发现,横山的一处山顶有几个可疑洞口,深度达三米以上。民警赶赴现场后,结合洞口的位置、大小、深度等情况判断,认为这里可能发生了一起盗墓行为,便立即联系考古专家。

  横山山顶分布着十余座商周时期的石室土墩墓,已被登记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经专家现场勘查,共发现5座古墓被盗掘,初步判断系4人以上专业盗墓团伙所为。但由于当地阴雨连绵,现场破坏严重,山上又缺乏监控,案件侦破一度难有进展。

  直到2018年6月,横山山顶再次出现盗洞。这次由于发现及时,民警迅速锁定了一辆凌晨时分附近频繁出没的面包车,一举抓获了6名盗墓贼,其中便有曹贺煌。

  然而在审讯中,曹贺煌只坦白了部分犯罪事实,避重就轻,隐瞒了自己此前伙同王强等人盗掘古墓葬并帮助倒卖文物的事实。他还“检举”称,“王强曾指着一个盗洞说这是‘淮南王’带人挖的”。至于“淮南王”是谁,曹贺煌心里明明有答案,但那时的他却怀着侥幸心理,装作一无所知企图糊弄过去。

  2019年7月,苏州市高新区检察院以曹贺煌等6人涉嫌盗掘古墓葬罪提起公诉,法院以盗掘古墓葬罪判处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一年不等的刑罚。

  尽管曹贺煌未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但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王强”和“淮南王”的追踪。

  2021年2月,苏州警方在一次交流活动中意外获取一条线索:安徽省淮南市警方在2018年破获过一起盗墓案件,其中有一个名叫王盛旻的人供述曾在苏州盗过墓。

  王盛旻是安徽淮南籍,姓氏是王,又有盗墓的经验,2017年时有在苏州活动的记录,此人很有可能就是苏州警方一直寻找的“淮南王”。而那时,王盛旻已在狱中服刑多年。

  根据王盛旻的供述,当年和他一起在苏州盗掘古墓葬的还有浙江“王氏三兄弟”,为首的人名叫王强,而这正好与曹贺煌此前的供述对应上了。

  但王强这个名字同名同姓有很多,如何找到“王氏三兄弟”成了难点。

  高新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中队长蔡鑫海向《方圆》记者介绍,在众多的“王强”中,警方意外发现有一个“王强”曾经因为深更半夜随身携带钢锹,因形迹可疑而接受过派出所民警的盘查。当时,王强表示,自己是要去工地干活。但晚上工地又不开工,王强找的借口是“提前把工具带到工地上”。

  巧合的是,和他一同被盘查的还有一个叫王迪的同村人,而与他俩经常往来的有一个叫王培垄的老乡,这很符合王盛旻对于“王氏三兄弟”的描述。进一步调查后,警方确认了这三人便是他们的目标。

  2021年3月,警方分赴浙江杭州、嘉兴、绍兴三地,将“王氏三兄弟”抓获。落网后,三人交代了从2015年底到2017年,以时分时合的方式,伙同“淮南王”王盛旻等人,在苏州市辖区内7处地点盗掘10余处古墓葬的犯罪事实。

  在警方讯问三人时,曹贺煌这个名字又被反复提起。警方发现曹贺煌除了隐瞒了部分盗掘古墓的犯罪事实外,可能还隐瞒了他参与销赃的情况。于是,已刑满释放的曹贺煌再次成为警方的抓捕目标。

  但曹贺煌反侦查意识很强,在隐约听到风声后,他每天都同王强联系。他一发现王强电话打不通了,便非常警觉,很快踏上逃亡之路。他经常更换手机卡,不停转换藏匿地点,从浙江杭州到安徽宣城再到其老家浙江嘉兴南湖,最终他的身影消失在山区一个没有监控的三岔路口。

  2021年5月,为了全力打击文物犯罪,公安部对外发布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10名重点文物犯罪在逃人员,曹贺煌名列其中,苏州警方也成立了追逃小组。

  尽管曹贺煌为他的逃跑做足了准备,但警方经过大量摸排走访和分析研判后,还是在一处村外闲置民房中发现了他的踪迹。

  2021年10月,警方将曹贺煌抓获。被抓时,曹贺煌没有反抗。他已经在那间破旧的民房里待了近三个月,每天提心吊胆不敢外出。他也知道自己的名字上了A级通缉令,警方既然已经找上了王强,那最终肯定也会抓到他。

  盗洞回填,涉案文物已移交

  涉案犯罪嫌疑人落网后,苏州市高新区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发现,此案的办理还面临着诸多难题。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刘瑶告诉《方圆》记者:“被盗的古墓大多位置比较偏僻,又是夜间作案,被盗后无人报案。而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间集中在2016年至2017年,较为久远,作案的次数又很多,每次参与的人员不固定,大多数人对苏州并不熟悉,导致几名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有遗漏或偏差。”

  为了准确认定犯罪事实,高新区检察院在提前介入时,围绕印证证明,积极引导公安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侦查。刘瑶表示,所谓印证证明,通俗来讲就是孤证不能定案,具体而言,就是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着重于盗掘的次数、地点、参与人员、出土文物、销赃情况等,然后横向比较,如果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都能讲到相同的细节,那么就比较可靠。

  经检察机关审查与专家鉴定,曹贺煌等人所盗古墓葬系苏州地区商周至清代古代墓葬,含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录点1处,这些古代墓葬对苏州地方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犯罪嫌疑人的盗掘行为对该墓葬本体造成了直接、严重的破坏。

  2021年9月,高新区检察院以涉嫌盗掘古墓葬罪对王强、王迪、王培垄提起公诉。同年11月,法院作出判决,以盗掘古墓葬罪分别判处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一年三个月至九年不等的刑罚,各并处罚金。王迪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22年6月,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22年4月,高新区检察院以曹贺煌涉嫌盗掘古墓葬罪和倒卖文物罪提起公诉。同年6月,法院作出判决,数罪并罚,判处曹贺煌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并处罚金1.6万元。其他涉案人员均被依法处理。

  此案中,公安机关共追回各类文物100余件。经鉴定,追回的文物包括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5件、一般文物106件。其中的汉代青瓷立鸟镂孔熏炉,工艺精湛、造型优美、釉面匀净,且保存完整,经鉴定属于二级文物。

  2023年9月20日,高新区警方举行涉案文物移交仪式。苏州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对此案追回的文物进行现场核验后,完成交接。

  对于古墓葬后续修复问题,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文物等部门,多次实勘被盗古墓,反复沟通商议,且经过专业机构的勘查,最终决定使用原土填埋方式。目前,所有涉案的古墓葬均已得到了修缮,检察机关也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几名在案被告人就修复费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被盗挖的这尊汉代青瓷立鸟镂孔熏炉,工艺精湛、造型优美、釉面匀净,且保存完整,经鉴定属于国家二级文物。(来源:受访者供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