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教育的实施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科研课程成果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语文,教学,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6-15 17:47
武燕华
宁夏同心县第一实验学校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我们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创新教育的尝试。
一﹑有效激疑 有机延伸 引发创造的兴趣
我在教学《小马过河》一课中,紧紧抓住老马教育小马的那句话,寓言文字的理解和创新教育的渗透于一体,做到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首先,是有效激疑,引发创造的兴趣。教学中,我能过“老牛、松鼠、小马过河的深浅各是怎么看的,你感到奇怪吗”的激疑,让学生从同一条河不同人说其深浅不一的发现中生疑,以引发其探究欲望;能过“对同一条河的深浅各人看法不同,是不是河水深浅在变”的激疑,以引导其排除干扰,指向探究目标;通过“如果它们以前没有从这条河中走过会知道水的深浅吗”等的激疑,以引导探究重点,自我分析,自我发现。这样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过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感悟”的探究道路,培养了他们探究创造的能力。其次是有机点拔,指点深究的方法。为解决“同一条河,为什么人们对它的深浅看法不同”的问题,我通过实验演示,加强直观感知,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为了解决“河水深浅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我引导学生通过“老马”、“老牛”的比较,发现其身高一致,说法一样;通过“老马”、“松鼠”的比较,发现其高矮不一,说法相反;通过“小马”与“松鼠”、“老牛”的比较,发现其高矮不一,因而说法不一,从而使问题内涵进一步显示。为了解决“为什么它们能知道河水的深浅”的问题,我通过“如果它们都没有从河里走过,会知道河水深浅吗”等的假设变更,使学生在情境的比较结合中,具体感受和理解了老马那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再则是有机延伸,进行创造性表演。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其说明的道理有了具体的理解后,我又通过条件变更,创设小马“独立解决问题”和“回家受到夸奖”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表演,再造形象,从而寓语言的理解、形象的创造于一体,有效地升华了课文中心,提高了语言训练的整体效应,培养了学生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二﹑物化课文 趣化教程 显化推理过程
我以《蜜蜂引路》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是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机渗透的。1、凭借画面,物化内容,提供思维依据。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推理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合理性,这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而推理训练,是以课文中的“蜜蜂”、“花丛”、“园子”、“小房子”为凭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进而想象绘画,物化课文内容,使课文所写的画面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这就为进一步细读课文,进行推理训练提供了依附。2、活化内容,外化心理,显化推理过程。课文中对列宁观察中的思维过程并没有进行叙述。教学中,我紧紧凭借“蜜蜂”的行踪与“花丛”、“园子”、“小房子”的关系,引导想象情境,外化列宁的心理,使其推理过程具体化、细致化,并引导用“因为……所以……”造句,以梳理推理过程,从而使创新思维的渗透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地融为一体。3、引导想象,趣化教程,强化训练效果。在这节课中,我除了引导想象列宁找养蜂人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外,又引导想象表演,以具体展示列宁的思维过程,从而强化了训练效果。
三﹑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 丰富想象
我在教学《翠鸟》一课,以让学生听鸟叫声音的方式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不仅调动了创新意识,而且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例如导入部分,通过听鸟叫的录音问学生小鸟在说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非常活跃,有的说: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我来到你们班做客吗?希望你们能喜欢我。有的说:同学们,我的叫声美吗?有的说:快跑呀!快跑呀!人来了!他们会伤害我们的。还有的:瞧,我们自由自在的多快乐啊!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吧!在理解课文内容部分,让学生把理解与想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设情境,将课文的文字描述转化成画面,学生的想象得以自由飞翔。如:教师放轻音乐,同学们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A说:“我仿佛看见一只美丽的翠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生B说:“我仿佛看见了翠鸟展开双翅像箭一样飞向小鱼”。生C说:“我看见了两只翠鸟,它们互相照应着飞翔,就像爸爸妈妈一样那么恩爱”……等等,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也肯定和检验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有心观察和课外知识的自觉积累。
以上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点滴体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证。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人类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更新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我们广大教师艰巨使命,我们将不余余力地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