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鲜中微生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微生物控制,低温贮藏,化学保鲜剂
  • 发布时间:2024-06-27 13:49

  周道荣1,杨继梅1,李小飞2

  (1.云南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214;2.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106)

  摘 要:食品保鲜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食品的品质安全,然而当前食品微生物控制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系统梳理食品保鲜中微生物控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低温贮藏条件下微生物适应性进化、化学保鲜剂使用不当诱导耐药性、包装技术缺陷导致交叉污染等关键问题,并从优化低温贮藏工艺、合理选用化学保鲜剂、改进包装无菌控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微生物控制策略,为提升食品保鲜品质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保鲜;微生物控制;低温贮藏;化学保鲜剂

  食品保鲜是保障食品安全、延长货架期的关键环节。在食品保鲜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与增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的过度生长会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甚至危及消费者健康。因此,研究如何在食品保鲜过程中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长,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食品微生物的分类与特性

  食品微生物按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为有益菌、腐败菌和致病菌三大类。有益菌如乳酸菌,广泛应用于发酵食品的生产,如酸奶、泡菜等,其代谢产物如细菌素、过氧化氢可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生长,起到天然防腐作用[1]。然而,乳酸菌对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pH值等较为敏感,不利因素会导致其代谢紊乱,产生异味等风味缺陷。腐败菌如假单胞菌,常引起食品腐败变质,产生不良气味及黏液,但一般不会引起食源性疾病。另外,某些腐败菌如肉毒梭菌,在厌氧环境中可大量产生致命神经毒素,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等,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这类细菌普遍具有专一的毒力因子,如内毒素、外毒素等,可引起人体急性胃肠炎、败血症等危重症。同时,一些致病菌如李斯特菌,能在冷藏条件下缓慢增殖,且对热处理、酸碱环境等具有较强耐受性,给食品安全把控带来挑战[2]。此外,一些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也可诱发感染。可见,食品微生物种类繁多,特性各异,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是实现精准控制的必要前提。

  2 食品保鲜中微生物控制的影响因素

  食品保鲜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有效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温度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代谢活性和酶促反应速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品腐败变质的进程[3]。大多数腐败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40 ℃,低温(0~8 ℃)虽能减慢其繁殖速度,但嗜冷菌如假单胞菌、肉毒梭菌等仍可在冷藏条件下生长。此外,pH值、水分活度、氧气浓度等因素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在食品基质中的生长代谢。例如,少数耐酸菌如乳杆菌、丙酸菌等能在pH<4.5的环境中生存,而大多数腐败菌与致病菌则因酸敏感而难以生长;水分活度降至0.85以下时,也可有效抑制多数微生

  物;而肉制品中的兼性厌氧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则因耐受低氧环境而成为主要腐败菌群。食品基质特性如营养成分、抑菌因子等也会影响微生物的定殖与代谢。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的肉类、蛋品是微生物生长的优良基质,而富含糖、盐等渗透压升高物质的蜜饯、腌制品,则因控制水分自由度而限制微生物生长。另外,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通过协同致病菌的毒性效应,也可加剧食品腐败变质。由此可见,温度、pH值等环境因子与食品基质特性、化学污染等因素共同构成了食品保鲜过程中复杂多变的微生态环境,有必要深刻理解各因素的交互作用机制。

  3 食品保鲜中微生物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低温储存过程中微生物适应性增强

  低温环境虽能有效抑制多数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但长期处于该环境中的微生物会逐渐产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例如,嗜冷菌如嗜冷芽孢杆菌,能通过调控脂肪酸不饱和化程度、积累渗透保护剂等方式,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在冷藏条件下存活。而非嗜冷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诱导产生冷休克蛋白,帮助稳定mRNA二级结构,缓解低温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适应性改变还可能伴随微生物代谢特性、毒力表型的改变。研究发现,低温驯化后的单增李斯特菌,其溶血素、磷脂酶等毒力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4]。上述适应性改变,不仅增强了微生物在食品保鲜过程中的生存能力,还可能提高其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3.2 化学保鲜剂使用不当导致微生物耐药性提高

  化学保鲜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但其不合理使用可能引发微生物耐药性问题。例如,常见防腐剂山梨酸钾,其抑菌机制是通过干扰微生物ATP合成酶,阻断能量代谢。然而,在长期选择性压力下,一些细菌如肉毒梭菌,会通过泵出山梨酸根离子、修饰ATP合成酶等方式产生抗性。而抗菌素类保鲜剂如Nisin,作用靶点更为特异,耐药风险则更高。有研究发现,Nisin抗性乳酸菌可通过改变细胞壁组成,减少Nisin结合位点,从而大幅提高耐受浓度。此外,化学保鲜剂的广谱抗菌活性,可能导致食品微生态失衡,反而为耐药菌的定殖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化学残留也可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等机制,在微生物种群中扩散耐药基因[5]。目前,化学保鲜剂的使用多依赖经验,缺乏对微生物耐药机制的针对性考量,这无疑加剧了耐药性问题。

  3.3 包装技术缺陷引发微生物交叉污染

  食品包装是保鲜过程的重要环节,但包装技术的缺陷可能成为微生物交叉污染的突破口。例如,真空包装虽能有效抑制需氧菌生长,但条件不当时反而可能诱导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致病菌滋生。而改性大气包装虽通过调控气体组成延长货架期,但若气体比例失衡,则可能加速微生物腐败。值得警惕的是,包装材料与设备也可能成为污染源。例如,聚乙烯等常见塑料包装,其表面疏水性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黏附,进而借助食品分装、运输等过程扩散。而热成型机、灌装机等设备表面,若清洁消毒不彻底,也可能残留大肠杆菌等指示菌,造成后续污染。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食品对包装技术的要求各异。例如,低酸罐头食品,需严格控制商业无菌,而非即食冷鲜肉制品,其微生物控制的核心是避免生熟交叉。当前,食品包装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微生物风险评估,相应的检测、控制及预警技术还不完善,这给微生物交叉污染埋下了隐患。

  4 加强食品保鲜微生物控制的对策建议

  4.1 优化低温储存条件,抑制微生物适应性进化

  针对低温储存过程中微生物适应性增强的问题,可从优化储存温度、湿度与气体组成,应用物理抑菌技术,强化低温贮藏过程的微生物监测等方面入手。在温度控制方面,应根据食品特性,将贮藏温度尽可能降至微生物生长的限制温度以下,如将鲜奶储存温度从常规的4~6 ℃降至0~2 ℃,并严格控制波动幅度在±0.5 ℃内,可有效抑制嗜冷菌的繁殖。同时,可通过低温贮藏结合超高压(200~

  400 MPa)、脉冲电场(10~50 kV·cm-1)等物理技术,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同时诱导其细胞损伤,进一步降低微生物的耐受性。例如,将鲜榨果汁在

  250 MPa、5 ℃条件下处理10 min,再于0~2 ℃低温贮藏,可使酵母菌和霉菌的适应性进化周期延长3~5倍。

  在湿度控制方面,建议将低温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并适当通入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抑菌气体。较低的储存湿度可适度降低食品水分活度,并促进抑菌气体的溶解与渗透,从而强化微环境的抑菌效果,降低微生物的适应性进化速度。在优化低温贮藏条件的同时,应强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监测。可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定量PCR、宏基因组测序等,实现低温贮藏环境与食品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实时解析,尤其要关注具有低温适应性的特殊菌群,如嗜冷菌、嗜压菌等,一旦发现上述菌群的比例明显升高,应及时调整贮藏温度与时间。同时,在冷藏车间、冷库等布设微生物快速检测设备,并与温湿度监控系统联动,实现食品冷链各环节的微生物污染预警,为动态调控储存条件提供依据。

  4.2 合理选用化学保鲜剂,防止微生物耐药性产生

  为解决化学保鲜剂使用不当导致微生物耐药性提高的问题,可从优化使用浓度与组合、采用新型保鲜剂、结合非热物理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①应根据食品特性与腐败菌谱,合理选择化学保鲜剂种类,严格控制使用浓度。以乳制品为例,苯甲酸钠复配山梨酸钾可有效抑制酵母菌和霉菌生长,但为避免酵母菌和霉菌产生耐药性,二者质量浓度比应控制在2∶1至3∶1,且总添加量不宜超过1 g·kg-1。

  ②可采用新型保鲜剂替代传统防腐剂,如ε-聚赖氨酸。该物质通过静电吸附细菌细胞壁,改变膜渗透性,其作用机制不同于Nisin等抗菌肽,可有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使用时可将其涂覆于鲜肉表面,5 g·L-1浓度即可延长冷鲜牛肉货架期3~5 d,且对嗜冷菌亦有良好的抑制效果。③将化学保鲜剂与非热物理技术相结合,可从多角度控制微生物生长,避免单一因素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例如,超声波处理(20~40 kHz,100~1 000 W·cm-2)

  可使细胞壁松弛,增强防腐剂渗透性,同时热效应有限,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品质。将其与Nisin或ε-聚赖氨酸复配使用,协同抑菌效果更佳,且二者作用机制不同,可降低细菌交叉耐药风险。在各项新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评估微生物耐受性变化,及时调整防控方案。此外,加强化学保鲜剂残留监测,控制微生物暴露水平,也是延缓微生物耐药性产生的重要举措。

  4.3 改进包装技术,阻断微生物交叉污染途径

  针对包装技术缺陷引发微生物交叉污染的问题,可从优化包装材料、改进灌装封口工艺、建立包装无菌监测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①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优先考虑抑菌性与阻隔性能。例如,纳米银复合聚乙烯材料,银颗粒直径控制在10~50 nm,添加量为0.5~2.0%(w/w)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污染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耐热性、透明性良好,可用于低温杀菌乳制品灌装,降低后续污染风险。②在包装灌装封口环节,应严格控制无菌操作,优化工艺参数。以酱腌制品为例,在热灌装(85~95 ℃)过程中,应确保瓶口、瓶盖在高温蒸汽中停留5~8 s,快速灭活附着微生物,然后立即密封,防止空气中微生物落入。对于易受热影响的低温食品,可采用臭氧水无菌冷灌装,臭氧质量浓度控制在1.0~1.5 mg·L-1,灌装后迅速封口,可有效控制食品中好氧菌数量。③建立食品包装无菌监测及预警体系,可在关键环节设置微生物采样点,如空瓶存放区、灌装封口处等,并对包装设备表面、灌装间空气进行定期采样检测。若发现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超标,应及时停产排查,必要时进行清洁消毒。同时,可引入快速检测技术,如微生物呼吸法、ATP荧光法等,缩短无菌监测反馈周期。针对高风险产品,宜实行100%成品微生物抽检,一旦发现污染问题,应及时预警下游经销商与消费者,最大限度降低公共卫生风险。

  5 结语

  本文围绕食品保鲜过程中微生物控制这一关键问题,在深入剖析了低温适应性进化、抗菌剂耐受性、包装无菌控制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抑制微生物适应性进化、延缓耐药性产生、阻断交叉污染途径的微生物控制新策略。这些技术路线的优化组合,可显著提升食品冷链各环节的微生物控制水平,进而实现食品品质安全的系统化保障。未来,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大数据分析手段的进一步发展,精准调控食品保鲜环境,实现微生物污染的早期预警、动态防控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崔方超,李兰玲,王当丰,等.纳米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4,24(3):405-417.

  [2]陈虹,王群,方欣,等.二氧化氯的抗菌效果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24,24(1):90-96.

  [3]葛少晖,郎玉苗,郭南,等.基于植物精油的可食用涂层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6):200-207.

  [4]肖玮,巩雪,董静,等.预制方便食品保鲜包装技术及货架期预测的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23,44(9):37-44.

  [5]王帅.辐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23(2):42-4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