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治愈母子”:她的字典里没有失败

  他要出专辑,她借钱给他圆梦;他要养石蛙,她跟他一起养;他要做直播,她跟他一起上镜。虽然从来不说爱,但处处都是爱。

  2024年2月20日晚8点半,云南丽江华坪县丁王村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村晚”。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上台表演,小伙李总琞与母亲的合唱更是成为压轴大戏。他们的歌声穿越山谷,传遍四方,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感受到那份来自乡土的纯真与热情。

  那一晚,直播间里观看“村晚”的人次达到100多万。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称赞李总琞与他的母亲为“全网最治愈母子”。几日后,一则“儿子玩音乐多年不火,54岁妈妈出手了”的新闻冲上热搜。一夜之间,李总琞和他的家人火了。

  一次失败的创业

  在做直播之前,李总琞从未想过傈僳族民歌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更没想到自己的名字有一天能被广大网友所熟知。

  1993年,李总琞出生在丁王村,一个有名的贫困傈僳山村,村民多数靠养殖或种植为生。李总琞家中有十多亩地,种植果蔬,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五六千元,日子过得清贫而艰辛。

  贫瘠的生活挡不住李总琞对唱歌的喜爱。傈僳族人对于唱歌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们认为“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歌声已成为一种语言,他们用唱歌交流,也用歌声表达情感。田野间、小巷里,都充满着动听的歌声,此起彼伏,延绵不绝。

  李总琞从小便见证了这一切,也成为他创作的灵感。18岁那年,一首名为《傈僳之子》的歌曲诞生,李总琞带着这首歌踏上丽江市民歌选秀之路。最终,他获得了二等奖。这无疑带给李总琞极大的信心,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2013年,李总琞与几位朋友组建了一支名为“乡音组合”的乐队,他是主唱。乐队成立之初,李总琞就立下一个誓言:要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许多人说搞音乐有些不务正业,但母亲王明芳并不这么认为。虽然她只是一名乡村妇女,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儿子的梦想却给予了最大的关爱与支持。

  发专辑需要钱,李总琞通过贷款和赞助,获得了一些资金,却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下,他向父母寻求帮助。原以为说服他们会很困难,谁知母亲立刻点头同意。为支持儿子的音乐梦想,她说服丈夫,不仅将家中积蓄倾囊而出,还向亲戚朋友四处筹借,为李总琞凑齐了15万元。

  有人问王明芳:“不怕李总琞亏本吗?”她说:“儿子有想法、知进退,无论做什么,我都会相信他。我们老一辈什么都没有,儿子有自己想走的路,那我就全力支持他。”她将自己的所有毫无保留地给了他。不过,母亲的期望并没有如愿成就李总琞的音乐梦。尽管她付出了一切,但李总琞的音乐之路依然走得很艰难。

  2016年,李总琞花费大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专辑。然而,当他开始销售自己的作品时,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多么遥远。他花费了近22万元用于专辑的制作和巡演,乐队去过云南和四川等地宣传,专辑却只卖了3万元。梦想破碎了,李总琞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

  儿子背负了许多债务,母亲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她不怪儿子创业失败,只恨自己没有能力帮他。那段时间,她每晚都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入睡,一夜之间急白了头。此时,家里已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三餐只能用洋芋果腹,甚至连买盐的钱都没有。尽管生活陷入窘境,面对颓废的李总琞,母亲依然强打精神鼓励他:“儿子,没有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钱没有了,我们再想办法赚回来。”

  母子齐心,其利断金

  创业失败之后,让李总琞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原本想通过音乐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谁知却让他们承担了不该承担的后果。

  母亲的鼓励让李总琞没有向困难屈服。回想起在四川巡演的路上,他看到有人养殖石蛙。那里的自然环境与家乡的腊姑河有些相似,并且腊姑河也有着大量的野生石蛙。他想,或许养殖石蛙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向父母坦言,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起初,父亲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李总琞在做不切实际的事情。然而,母亲再一次坚定地站在李总琞这一边,又说服了父亲。

  在当地乡镇政府的扶持下,李总琞一家办理了石蛙养殖资格证。证虽然下来,但是养殖的启动资金让他们犯了愁。李总琞向银行贷了3万元,乡政府拨了一些扶助金,但还不够。这时,母亲又一次挺身而出,她说:“钱,我来想办法。石蛙,我跟你一起养。”随后几天,母亲向她的兄弟姐妹以及村民求助,希望他们能在这时伸出援手。就这样,母亲又帮李总琞凑齐了20万元。

  李总琞与母亲建好蛙池。但是,第一批投放的蛙苗没过几天就全部死亡,这可把他们急坏了。一家人蹲在蛙池旁边研究半天,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无奈之下,李总琞只好向外界寻求帮助。经过多方询问学习,总算摸清问题所在。原来,新建的蛙池四周与底部全都打上了混凝土,没有透气的地方,天热时水温会异常升高,导致石蛙无法适应高温而死亡。

  找出问题的根源,李总琞与母亲大刀阔斧将蛙池底部的混凝土全部拆除,恢复土质,种上水草,其优点在于它的透气性和散热性,而这两点对于蛙类的生长至关重要。

  当翠绿的野草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满怀期待地投放第二批蛙苗,谁知现实又给了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谁能想到,那些看似可爱的小鸟竟是石蛙的天敌。石蛙还未出栏,便成了小鸟的口中美食。两次失败,数万元的资金打了水漂,李总琞也着急起来。他买回遮拦网,与母亲一起将所有的蛙池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俗话说“事不过三”。当所有的准备趋于完善,第三批蛙苗又被投放进去,这一次他们成功了,其中的艰辛只有李总琞与母亲知道。刚开始不熟悉石蛙的习性,他们白天黑夜守在蛙池旁边,观看着它们的习性、规律。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摸清了石蛙的习性。此后,经过他们细心照料、耐心呵护,石蛙茁壮成长。望着那片生机勃勃的蛙池,他们眼中充满着喜悦。

  蛙儿一天天长大,李总琞与母亲还要为石蛙们过冬而忙碌。2018年11月,腊姑河的冬天来得有点儿早。当太阳刚刚升起,冷空气还未完全消退,李总琞和母亲便早早起床,开始他们忙碌的一天。今天的工作是要清理蛙池,两人分工有序:李总琞提来清水清洗蛙池,母亲则将成熟的石蛙挑出来,准备售卖。两人一边工作,一边交流,时间在劳作中慢慢流逝。

  清理蛙池的时候,母亲发现蛙池里石蛙多了。她对李总琞说:“儿子,这个池子蛙有点儿多,一个平方20多只就可以了。”

  “嗯,这个蛙池我们装多了。”李总琞回应道。

  说话间,只见母亲熟练地用竹夹把石蛙夹起,放到编织袋中。明年开春,他们需要再建50个蛙池,那时将会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新一批蛙苗。

  过冬前,蛙池每3天就要清洗、消毒一次。清洁完毕,还需将所有蛙池都遮盖起来,保持内部气温,让小家伙们顺利过冬。李总琞搬来几捆玉米秆,母亲与他将玉米秆厚厚地铺在蛙池上。当一切完成后,石蛙们将蛰伏在玉米秆之下,熬过寒冬,迎接第二年春天的到来……

  蛙池越挖越多,李总琞的养殖业也越做越大。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他抓住契机,拓展经营,凭借腊姑河生态养殖的独特优势,成功地将自家石蛙推向市场。同时,他看准商机,果断在村里开设一家农庄,由母亲担任法定代表人,主打自家的石蛙,吸引了大批食客前来品尝。

  儿子的梦想,母亲来护航

  生活在日出日落中安稳下来。告别了贫困,之前的创业借款也早已还清,李总琞的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而他心中那曾被搁置的音乐梦,仿佛一颗沉睡的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再次萌发。

  2022年,李总琞偶然发现,网络上那些短视频能获得几万、几十万的点赞量。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能够增加曝光率,传播自己音乐作品的机会。于是,李总琞下定决心尝试一下。为了直播,他专门学习拍摄、剪辑……那一年,华坪县的傈僳族打跳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李总琞决定在他的直播间里玩个不一样的“花样”。

  2022年9月,李总琞在平台上发起了第一场直播。不过这一次,他并不是主角,而是由母亲担任主唱。母亲身穿傈僳族传统服饰,手持麦克风,倾情演唱傈僳族民歌。虽然她演唱的歌曲很多人听不懂,但她的嗓音清澈,节奏欢快,歌声中蕴含的乡土情感如涓涓细流。李总琞身穿一身黑色西服为母亲弹琴伴奏,现场气氛十分温馨。

  演出过程中,李总琞还同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以及他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故事。他说母亲是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首播的成功让李总琞发现,网友们对母亲的歌声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很感兴趣,更加坚定了与母亲共同直播的想法。他开始为每次直播精心策划内容与歌曲,可是,母亲并不会唱流行歌曲。为了支持儿子,她决定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她知道,能给予儿子的帮助就是全力支持。这一次,儿子的音乐梦想将由她亲自保驾护航。

  一曲曲对唱的民歌、一个个搞怪的视频、一幕幕暖心的场景,就是母子俩直播的日常。网友们非常喜爱他们的视频,仅仅过了3个月,他们就有了可观的打赏收入。

  2024年春节期间,李总琞跟村民们一起干了一件大事。2月20日,李总琞自掏腰包,为丁王村的村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晚”。在这场盛大的活动中,丰富多彩的节目令人目不暇接: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人们欢快地跳着,将欢乐的气氛传递给每一个人,而李总琞与母亲的合唱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通过互联网直播,李总琞已经实现了儿时的音乐梦想。如今,他不仅能让自己的歌声为大家带来欢乐,也能为母亲创造更好的生活。过去的他,以音乐为驱动力,追逐梦想;现在的他,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将傈僳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也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李总琞与母亲开创的公司也由两人发展到20多人。他们积极探索“互联网+传统民族文化+农业”的新模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傈僳族文化,讲好民族故事,让傈僳族这朵美丽的鲜花在祖国的大花园中绚丽多彩,耀眼夺目。

  文/林誊(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