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芦苇相伴的艺术人生

  文|解莹

  巧逢机遇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16岁那年中央美术学院师生来白洋淀写生,我白天给他们免费划船,晚上跟着老师学习。写生结束后,老师看我很有天赋把我推荐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让我圆了大学梦,从此我便和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杨丙军说。

  人的一生总是会有很多机缘,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的这段经历便是杨丙军走上艺术道路的重要机缘。在这里,他学习到了很多绘画技法,同时也培养起了自己的艺术素养,为他日后从事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杨丙军学成归来,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由于家乡白洋淀盛产芦苇,他便以此为原料,潜心研究芦苇画。这一干,就是30多年。

  芦苇画是从唐宋时期的白洋淀苇编衍生而来的,当时的苇编是将芦苇剐开碾轧成条后编织出各种图案,整体为单色。明朝时期,苇编技艺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苇编画。清朝时期,苇编画受到瓷器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色彩和立体效果上均得到了改进,被更名为苇编工艺画。

  随着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苇编艺术一度沉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苇编艺术也在曲折中慢慢恢复。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文化遗产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

  杨丙军常说:“我赶上了好时候!”他学成归来的那一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调查、登记和保护工作。在这一政策的感召下,杨丙军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在安新县寨南村长大的杨丙军既有农民的质朴,又有水乡人的灵气,他不怕严寒酷暑,不惧蚊虫叮咬,几十年如一日,在茫茫芦苇荡中发现美、创造美,创作出了一幅幅取材天然、造型生动、意蕴深远的芦苇画。他的作品既继承前人苇编技艺的精髓,又汲取现代工艺美术的养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杨丙军热爱家乡、赞美家乡,他用芦苇画的形式表现家乡水、家乡人,白洋淀荷花盛开、芦苇丛生的自然景色以及当地人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都被他呈现于画上。立足家乡,记录家乡,这是杨丙军芦苇画的一大生命力之所在。

  身兼数职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

  除了芦苇画艺术家,杨丙军还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正是他近年来所作贡献的一个缩影。

  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及当地芦苇画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安新芦苇画于2009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后,在芦苇画传承与弘扬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杨丙军被确定为安新芦苇画代表性传承人。相比芦苇画艺术家,这一身份蕴含着更多的使命和责任。除了长期从事传承实践、熟练掌握项目知识和核心技艺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需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如何将芦苇画技艺传承下去,是杨丙军近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他将“带徒传艺”这件事铭之于心、践之于行,在潜心研究芦苇画制作工艺的同时,创立了芦雁工艺品厂,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传承芦苇画传统工艺。此外,他还举办芦苇画培训班,免费向前来学习的人传授技艺。

  2004年,杨丙军与河北大学合作,成立了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杨丙军任研究所所长。研究所的成立不仅使芦苇画艺术向着更加规范化、学术化的方向发展,而且带动很多大学生学习传统技艺、传播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杨丙军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河北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身兼数职的他将在新时代承担更多的责任,为芦苇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