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惠云 卢楠楠
“在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实践时,我跟随带教导师接待了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我们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当日受理案件、当日审批成功、当日指派律师。看到这位女士进来时满脸愁容,离开时眼里有了光,我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谈到参加“京司青年为民岗”党建创新实践项目,北京市司法局青年党员刘贤在实践小结中写道。
刘贤参加的是北京市司法局“京司青年为民岗”党建创新实践。“我们为每个青年党员都建立了实践档案。”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张卫东介绍,“每个岗位实践结束,青年党员都要填写实践小结、工作建议,带教导师要填写对青年党员的实践评语。青年党员在实践岗位的表现将成为组织人事部门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依据。”
走进群众送服务
“没想到第一天来公证处岗位实践,就帮助大姐办成了捐献遗体声明公证。大姐紧紧握着我的手表达感谢,这种成就感是坐办公室体会不到的。”青年党员冯晶兴奋地与导师杨少飞分享收获。
冯晶是北京市司法局的一名青年党员,杨少飞是长安公证处“党员示范岗”的公证员,也是“京司青年为民岗”的带教导师。冯晶第一天到公证处实践,就跟着导师杨少飞一起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这位大姐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遗体捐献的宣传,萌生了向医学机构捐献遗体的想法,一打听才知道,遗体捐献需先办理自愿捐献的声明公证。
充分了解大姐的情况后,杨少飞、冯晶师徒二人依法为大姐免除全部公证费用,并且申请了加急办理,当日就让大姐拿到了公证书。
以上这一幕,是青年党员在“京司青年为民岗”参与实践的一个缩影。很多像冯晶这样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机关工作的“三门干部”,没有经历过基层司法行政岗位的锤炼,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多。2023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在深入窗口单位开展党建与业务融合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司法局党委探索实施青年党员实践平台试点工作。2024年2月,“京司青年为民岗”实践工作正式启动。本轮实践共选取复议立案接待、法律援助、司法所、调委会、公证处5个岗位10个点位,每名机关青年党员选择4个岗位,一共实践4周。通过多岗位的锻炼,帮助青年党员全面了解司法行政基层工作,提升了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扎根基层办实事
2023年7月,在北京市政府行政复议接待大厅,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代表给在这里参加实践锻炼的市司法局青年党员蔡小凤送上感谢信,信上写道:“复议接待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的调解工作为我们企业节约了时间和金钱成本,真正做到了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
此前几天,市司法局收到一起涉经开区企业的行政处罚复议申请。蔡小凤跟随导师李昊东一起,深入剖析案件争议焦点,结合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部署,把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作为立案审查的目标,主动搭建沟通桥梁,一方面指导经开区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听取企业申辩、充分考虑企业经营困难,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减少行政处罚信息的公示期,降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对申请人释法明理,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最终申请人认可了行政处罚决定,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只有扎根基层,才能更好地吃透上情、对接下情,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蔡小凤说。
实践锻炼强能力
“曹姐,您快给我评评理,这物业欺人太甚!”2024年3月,一位年轻的姑娘走进曹姐调解室,气冲冲地说道。
曹姐调解室位于朝阳区平房乡,是“京司青年为民岗”的实践点位之一。负责人曹俊英是乡里有名的热心人,从事调解工作20多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曹姐”。
“姑娘你别着急,我看你是上着班请假过来的吧?真不容易,有啥事咱们慢慢说。”曹俊英轻声安抚当事人的情绪。姑娘讲起了因为小区停车问题与物业产生纠纷的缘由。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沟通,姑娘情绪渐渐平稳,她走时对曹俊英说:“曹姐,在咱们乡我就信您,那我就回去等您话儿哟。”送走姑娘,曹俊英带着正在曹姐调解室实践的王汇立马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第二天,当事人、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了深入沟通,矛盾纠纷经过协调得到妥善解决。
“法律知识很重要,但面对老百姓要情理法合在一起糅合着用,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想。”王汇向同事分享她的实践收获。
截至目前,机关青年党员共180人次参与了实践锻炼,接待群众2000余人次,参与矛盾纠纷化解300余件次。青年党员普遍反映,最大的收获是转变和适应,即从机关工作模式逐步过渡到群众工作模式,在心系群众冷与暖中,感受到了法治为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京司青年为民岗”项目是市司法局推动党建业务融合的新探索,是培养机关青年党员的新尝试。在未来的实践中,市司法局还将拓宽视野和渠道,搭建更多、更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年轻干部在砥砺奋斗中擦亮忠诚底色,在为民服务中绽放青春芳华。
(责任编辑:徐玲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