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研究

  • 来源:消费电子
  • 关键字: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安全性问题
  • 发布时间:2024-08-14 14:37

  王敏

  【摘 要】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生产领域延伸至人民日常生活,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推动下,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娱乐、购物与出行等,都呈现明显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网络与电子设备,在获得更大便利的同时,也因此出现诸多安全性问题。因此,本文详细分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一些重要应用场景,阐明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并介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安全防护技术,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安全性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是新型的现代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具备极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逐步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涵盖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处理器应用、网络技术、无线通信、物联网等方面的内容,该项技术的出现使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提升。随着人们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深入研究,也促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逐步完善,不可忽视的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也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面临各种安全威胁,研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意义重大。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场景

  (一)信息传递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优势在于其具有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及全面数字化的特点,能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信息快速传递。比如在通信领域,该技术催生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短信传送等信息传递方式,实现全球范围的即时通信,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信号覆盖,便可与他人实时沟通;在教育领域,该技术让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形式逐渐普及,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医疗领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应用于远程医疗诊断、医疗影像数字化、医疗记录管理等方面,患者可依托远程医疗系统,享受及时的医疗服务,既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拓宽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

  (二)资源共享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借助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能将大量数据集中存储、管理和处理,并以弹性计算、虚拟化等技术手段,让用户登录平台即可享受云计算技术带来的诸多便利——信息读取、检索、发送、利用与共享,实现信息数据的高效共享与利用[1]。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让个人能够充分利用云平台提供的资源,用户无需再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去购置和维护昂贵的硬件设备,不再担心数据存储空间的问题,能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调整、使用云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

  (三)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典型应用,让人们的家庭生活更智能、便捷。比如,借助手机进行远程控制,能提前打开空调、照明,或启动洗衣机,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在外出旅行时,可用手机远程检查家中是否关闭了燃气。同时,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也能加强对家庭安全的保障,用户可安装监控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智能设备,随时观看家中情况,如有陌生人靠近门口时,安防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通知主人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四)电子商务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使电子商务成为现代消费的主要形式,人们借助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可进行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实现购物的线上化、便捷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促使电子商务的兴起,既改变传统零售业态,也推动消费者对商品选择和购买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实体店面受空间和地理位置限制,难以为消费者提供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则汇聚全球各地的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商品种类。同时,在传统的购物方式中,消费者需要现场刷卡或使用现金,现场刷卡存在盗刷风险,而现金遗失风险较大,在电子商务中则借助加密技术和安全支付系统,让消费者的交易信息得到充分保护。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

  (一)网络钓鱼攻击

  网络钓鱼攻击手段主要有虚假电子邮件(PhishingEmails)、仿冒网站(Spoofed Websites)、社交媒体欺诈(Social Media Scams)等,具体表现为:攻击者伪装成银行、电商平台等机构发送钓鱼邮件,声称账户异常或有重要通知;攻击者利用技术手段制作与真实网站几乎完全相同的仿冒网站,以假乱真;攻击者伪造社交媒体账号,散布虚假信息或发送欺诈链接等。这些手段旨在引诱用户点击附件或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或账户密码,然后对其进行攻击。由于设计精细,内容难辨真伪,该欺诈手段传播迅速,影响广泛[2]。

  (二)恶意软件感染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手机、电脑等个人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恶意软件则主攻个人设备,导致设备中存储的重要数据丢失,文档、图片、视频等重要文件因恶意软件感染被篡改、删除或加密,使用户难以正常访问。同时,恶意软件还会窃取个人敏感信息,如登录凭证、银行卡信息、个人隐私数据等,对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构成极大威胁。除数据泄露外,恶意软件还会攻击系统核心组件,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甚至导致系统崩溃,对用户造成严重影响。

  (三)物联网安全隐患

  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的领域中,物联网设备以其智能互联的特性脱颖而出,但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面临越发严重的安全威胁,由于部分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忽视安全性问题,有的物联网设备没有足够健全的安全机制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有的智能家居设备存在默认密码、不安全的通信协议等问题,给黑客提供了入侵的机会,并利用物联网设备发起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造成互联网服务不可用,给用户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损失。且由于物联网设备具有互联性,黑客一旦侵入某个防御机制薄弱的设备,就能渗透其他设备,形成“链式攻击”,加剧安全问题。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安全防护技术

  (一)身份认证技术

  处于数字化时代,为防止信息泄露和不法侵害,身份认证技术的运用价值不言自明,实名认证作为身份识别技术的重要内容,已在各类电子信息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短信动态验证码技术是常见的认证方式,将动态验证码发送至用户手机,系统能实现双重验证,遏制密码被盗的风险,保障用户信息安全。该技术备受青睐的原因在于其独特优势:第一,动态验证码的生成和发送相对简单,且不易受到攻击,其采用短信通讯,有实时性,规避传统密码容易被窃取、破解的弊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认证方式[3]。第二,动态验证码无需用户记忆繁琐的密码,操作方便快捷,只需接收短信并输入验证码即可完成验证过程。第三,动态验证码生成具有高度随机性,使攻击者很难借助常规手段获得,增加破解的难度,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生物识别技术根据个人独特的生理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声音识别等,基于采集、比对个体的生物特征数据,系统能准确识别、确认用户的身份,弥补传统文本密码易被破解的缺陷,提高了身份认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次性密码器是用于生成一次性密码的设备,用户每次登录,都会自动出现新的、独特的密码,用于临时验证用户的身份,该密码只能在一次验证过程中使用,在下次登录时自动失效,防止密码被盗用。双因素认证(2FA)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份验证方式的安全机制,当用户登录平台,或进行敏感操作时,除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常规密码外,还需要提供第二种身份验证信息,如手机动态验证码、指纹识别等,这种额外的验证层次充分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即使常规密码泄露也难以被未授权者登录账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FA技术显著提高账户安全,但用户仍然需要保持警惕,定期更改密码并注意防范钓鱼邮件等网络攻击手段,保证账户安全。

  (二)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有多种功能和形式,其中传输加密技术被认为是维护电子信息安全的关键手段,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数据易受到黑客或恶意软件的攻击,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如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等,能抵御各种网络威胁,保证数据安全。传输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使得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无法读取、篡改数据内容,即使黑客成功获取到加密数据,也无法还原明文信息,有效保护数据安全。该技术能在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时起屏障的作用,规避数据泄露和信息被窃取的风险,让用户免受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的威胁。此外,传输加密技术还具备验证数据是否完整的功能,通过添加哈希值等信息,验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损坏,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数据修复。

  在运用信息加密技术时,用户应避免使用简单、常见或与个人信息相关联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减少密码泄露的可能性。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补丁的更新常包含修复已知漏洞和弥补安全漏洞的功能,能提升个人设备受到恶意软件攻击时的风险抵御能力,因此用户应当养成定期检查更新并安装最新版本的软件和系统的习惯,以保证自身信息安全;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将数据备份至云端或外部存储设备,在数据丢失,或受到攻击时迅速恢复重要信息,降低数据损失带来的影响。

  (三)密钥管理技术

  密钥是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的关键元素,在网络信息系统中,建立安全口令是保护数据安全的基础,用户需运用复杂的密码,如结合字母和数字来增强安全性,并定期更换口令,以防止密钥被破解。目前,密钥管理主要涉及两种技术:对称密钥技术和非对称密钥技术,对称密钥技术指通信方之间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技术,该技术使用简单,安全性相对较低[4]。与对称密钥技术相比,非对称密钥技术使用不同的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有更高的安全性,即使发送方的密钥泄露,攻击者也难以解密数据。在运用密钥管理技术时,须采用安全的算法和方法生成密钥,保证生成的密钥具有足够的复杂度和随机性,提高破解的难度,为防止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密钥,需采用专门的硬件安全模块(HSM)或者加密存储技术,保证密钥不易被窃取或篡改。分发密钥时,要采用安全通道传输、密钥交换协议等方式,防止密钥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篡改。

  (四)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即控制数据包的进出来保护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其主要功能有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过滤和状态检查,阻止恶意程序和攻击者对系统造成破坏,为用户提供系统级别的安全保障。设置访问控制规则和安全策略,防火墙能监测和识别潜在的危险数据包,防止其进入系统,当用户连接到互联网时,防火墙技术能阻挡各种网络病毒的威胁,避免个人系统被感染。

  不同厂商的防火墙产品特性不同,适用场景各异,在运用防火墙技术时,用户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考虑防火墙的性能、可伸缩性、易用性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因素,保证所选产品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最佳作用。用户在安装防火墙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指导进行操作,设置访问控制列表、安全策略、用户权限管理等,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过滤与控制,提高网络安全性。随着网络威胁不断演变,攻击手段的持续升级,用户需关注厂商发布的安全更新信息,定期更新防火墙软件,保证防火墙有最新的病毒库和漏洞修复程序,能应对最新的网络威胁。

  (五)数字签名认证技术

  如今,数字签名认证技术正在支付安全领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在用户发起支付请求时,系统会生成唯一的数字签名,将其与交易数据一同发送到服务器,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会使用公钥解密数字签名,验证交易数据是否完整、真实,保证数据未被篡改。这种加密传输方式,有效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提升支付过程的安全性[5]。同时,数字签名认证技术能确认通信双方的身份,以免出现身份冒用和欺诈行为,每个用户在支付系统中都有独立的私钥和公钥,私钥只有用户本人知晓,公钥向其他用户公开,当用户发起交易时,系统会使用私钥生成数字签名,接收端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以确认发送者的身份,防止恶意用户冒充他人进行支付操作,保障交易信息的可靠性。使用数字签名认证技术时,用户应简要了解其工作原理,妥善保管私钥,并定期更新加密密钥,进行支付交易时需使用私人的、安全的网络,不要使用公共无线网络,防止中间人攻击、窃取数据,若在验证数字签名时出现错误或警告,应立即停止交易并核实问题,保护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结束语

  从信息传递到资源共享,再到智能家居和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已经深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伴随而来的网络钓鱼攻击、恶意软件感染、物联网安全隐患等,让用户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为此提出了应用短信动态验证码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等安全防护技术以应对这些威胁,实现预防数据泄露、网络入侵和信息篡改等安全风险的目的,为用户的“数字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代高健. 分析新时期下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安全与应用[J]. 电子通信与计算机科学,2023,5(3).

  [2] 曹正. 关于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J]. 信息技术时代,2023(3):103-105.

  [3] 宋波朋. 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探讨[J]. 户外装备,2023(6):487-489.

  [4] 宋国辉. 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安全[J].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2023,2(8).

  [5] 焦宁涛.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防护策略[J]. 电脑采购,2023(16):143-14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