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创造更安全的网络环境
- 来源:科学之友·上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安全,网络,环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04 14:52
文|卢泽华
手机成了“游戏专用”
“刚放暑假,孩子就泡在网上玩游戏,怎么拽都拽不出来。”这些天,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黄先生愁坏了。每天下班回家,都看到孩子在电脑桌前打游戏。“我们为孩子列了一个‘暑期户外活动计划’,孩子没一丁点兴趣,只想打游戏,我一气之下,把网线拔了。”黄先生抱怨,孩子太难管了,为拔网线这事儿,他已跟孩子“冷战”了一个星期。
北京市民李女士也很闹心。她和丈夫一个在银行工作,一个供职于证券公司,平日里忙得不可开交,上小学的孩子主要交给老人照看。为暑假在线学习方便,夫妻俩给孩子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方还贴了4个字——“学习专用”。
没想到,“学习专用”很快变成了“游戏专用”。“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对孩子在网上做什么不太了解。要不是问我们‘孩子盯着手机一看就是仨小时,是不是对眼睛不太好’,我们都没发觉事情的严重性。”李女士说,她和丈夫检查了一下孩子的手机,发现已安装了十几款游戏软件,有的账号注册人竟然是孩子爷爷。原来,孩子偷偷拿来爷爷的身份证,还以给爷爷拍照的名义,进行人脸识别,完成实名注册程序。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娱乐、休闲的重要工具,网络沉迷问题日趋严峻。《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5%以上,玩手机游戏的未成年网民比例达到62.8%。未成年网民中认为自己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互联网的比例为20.2%。另一项调查显示,33.4%的青少年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
“防沉迷”防不胜防
为解决网络沉迷问题,各类互联网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或“防沉迷系统”。
据了解,这类系统发轫于2019年由国家网信办牵头、在一些网络平台试点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后来,行业内出现的“未成年人模式”“防沉迷模式”,虽然叫法、形态各异,但有着明显的共性特征,包括限制使用时间、减少充值打赏等使用功能、过滤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等。
一些应用较为广泛的游戏及娱乐类软件基本上都有“防沉迷系统”。比如,在某直播平台,打开“设置”菜单就可以直接开启“青少年模式”,不仅限制每天最长使用时间,而且无法进行打赏、充值、提现等操作。用户开通、关闭“青少年模式”均需输入密码。
然而,不少家长表示,“防沉迷系统”虽有一定效果,孩子上网时间确实减少了,但对一些不服管的“熊孩子”来说,仍然防不胜防。
“孩子总能想方设法绕过限制,单凭一个‘防沉迷系统’,很难彻底消除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张女士说,“不知道孩子怎么偷看到我设置的密码,直接把‘青少年模式’关闭了,还有的平台尽管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但只要把App卸载重装,就能恢复原始模式,轻松绕过限制。”
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大型网络平台建立了“防沉迷系统”主动触发机制——可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甄别未成年用户,然后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但多数平台都还处于手动启用状态,无法有效识别用户是否是未成年人。有些应用软件甚至打着可绕过“青少年模式”的旗号,诱导未成年人充值,这些削减了“青少年模式”的保护作用。
除了网络平台本身的漏洞,部分监护人网络素养缺失也是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的原因之一。
有网络平台统计,在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中,超六成账号存在家长帮助通过人脸识别的情况。人脸识别由账号实名人(成年人)验证通过,这说明很多家长是知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孩子玩游戏的。
既需“堵”也要“疏”
目前,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调查显示,“A世代”(2010年以后出生的群体)更早地接触互联网,生活的数字化程度更高。大部分未成年人在上小学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且出生时间越晚,该比例越高。
为了切实保护好未成年人,针对“防沉迷系统”中的一些技术漏洞,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和消费等方面提出明确规定。
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在探究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如扩大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解决“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痛点。面对家长苦恼的“退出卸载后重新进入就会令模式失效”问题,有的平台开始调整,当账号已在“青少年模式”状态下,即使卸载重装或登录不同终端设备、操作系统,也会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
围绕“防沉迷系统”的技术设置正在变得愈发精细,但措施千万条,效果第一条。专家认为,“堵疏结合”是未来“防沉迷”需要努力的方向。针对未成年人“触网”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应该保护与疏导并举,实现网络把关的精准化,同时大力开展功能性游戏研发,推动游戏在教育、科普、职业训练、文化素养培育等社会价值领域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