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 来源:消费电子
  • 关键字: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
  • 发布时间:2024-09-11 13:46

  王磊

  【摘 要】以智能推荐、数据分析、深度学习为典型特征的人工智能正在参与社会各领域的重塑,同样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和挑战。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场景和教育评价都将发生深刻变革,同时也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淡化、隐私伦理问题激化等方面的现实挑战,这就需要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直面现实挑战,寻求破局之举,以巩固赋能实效,提升育人效果。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

  引言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1]近年来,各大高校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平台,加快人工智能与高校教育的快速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育人实效的长足发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人工智能的“东风”,实现思政育人新的突破与革新。

  一、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契合

  (一)场景赋能:“枯燥平淡”转向“沉浸体验”

  教育场景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实效的发挥,影响着教育客体的教育吸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过于枯燥平淡,缺乏对教育客体的有效吸引,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由“枯燥平淡”转向“沉浸体验”,具体表现在“融”“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多倾向于实体场景,虽然在一定时期起到较大作用,但随着信息和智能时代的到来,实体场景的历史实效不会像前期一样,通过人工智能塑造虚拟化教育场景成为智能时代的一个重要趋势,多样的场景设计和可视化的场景模拟,更能够让学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有所体会与感悟,让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入脑、入心。虚实教育场景的相互融合,能够发挥教育场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最大作用,此为“融”。另一方面,虚实融合的教育场景更能够推动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效果以及学习困难等,人工智能的智能场景设计,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最主要能够让教育客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走向始终与老师保持一致,发挥思政育人的最大实效。此为“动”。“融”“动”是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

  (二)评价赋能:“固化单一”转向“动态多维”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2]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过于趋向“固化单一”,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做出准确的评价,人工智能通过收集大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由“固化单一”转向“动态多维”。其主要表现在“全”“多”两个方面。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最直接的就是通过成绩来体现,或者面对面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每个学生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靠单一的评价方式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肯定有所欠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并不是单一的评价方式。“全过程”“多维度”是人工智能在数据收集方面的两大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不能以最后的结果为纲,而是要覆盖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到结束,甚至结束之后,其思政育人的持续时间都要有所覆盖,这就是人工智能在数据收集方面的第一个原则“全过程”。同时在全过程的数据收集中,要特别重视数据的多维性,由单一数据到覆盖教育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数据,由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到涵盖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等其他物理场景的变迁,由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覆盖到网络空间,这就是人工智能在数据收集方面的第二个原则“多维度”。“全”“多”是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独特之处。

  二、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审视

  (一)主流意识形态淡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和作用就是让主流意识形态占据核心支配地位。高校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但作为自主性、自我意识尚未完善的人工智能来说,不一定具备“人类化”的主流三观、政治立场、理论修养,在机器学习过程中,难免将一些负面消极、低级错误的数据作为学习材料库,这样所形成的思想、文化、信息也就不可避免具有错误倾向,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内部识别不足,外部抵制滞后。一方面,“非人化”的自我意识和“似人化”的自主性,致使对内部信息内容把握不足。人工智能要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正确作用,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材料库。信息每天都在更新迭代,其中积极向上的信息内容肯定占据主要地位,当然也不乏一些消极错误的信息。但由于人工智能“非人化”的自我意识,对一些敏感反动的信息不可能像人一样能够准确识别,同时人工智能“似人化”的自主性,又可以对一些无法识别的敏感反动信息能够像人一样做出自主决定,让一些错误信息成为漏网之鱼进入人工智能的学习材料库,影响人工智能学习的效果,这些敏感反动、低级错误的信息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传送给大学生,从而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弱化。另一方面,针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外部攻击,有效应对措施滞后。“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冲击本质上是算法操控在话语引导、话语空间以及话语认同层面形成的技术异化,其本质则是资本裹挟的技术平台中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3]由于西方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一些国家往往利用这一优势,将一些西方价值观念、反动思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传送我国。尽管我国对西方国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大搞意识形态“霸凌”的行为有相对完善的应对之举,但西方国家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让我国的应对之举稍有滞后,这种滞后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一定隐患,最终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内部识别不足和外部抵制滞后,是人工智能技术弱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

  (二)隐私伦理问题激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评价等系统要素外,也使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隐私伦理问题进一步激化,主要表现在:隐私泄露和伦理挑战两个方面。一方面,海量的信息收集,使得个人隐私泄露变得容易简单。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就需要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数据,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和判断,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等提供支持,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涉及教育客体的个人隐私。教育客体的个人信息数据包括基本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学校局域网上网时,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生的兴趣爱好、性别取向、思想意识等极为隐私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数据本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但有时候在其他因素干扰下,极容易被窃取和泄露。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道德伦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4]当人工智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可能会出现“人工智能”地位的上升,“人类智能”地位的下降,二者地位发生反转。过度的智能开发,无底线的推广运用,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弱化了人的本质。隐私泄露和伦理挑战,是人工智能技术激化隐私伦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三、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破局之举

  (一)内完善、外突破、固主流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人工智能技术在革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由于其自主性和尚未完善的自我意识,给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化解负面影响,重塑安全环境,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一方面,提高识别能力,完善行业规则,加强行业自律。人工智能技术的普遍推广和现实应用,产生了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样也成为众多公司角逐的重要领域。算法本身没有偏见,但研发算法的人有偏见,他们将自身的资本诉求植入算法,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在算法中渗透个人价值理念,进行意识形态催化,从而导致算法不得不具备一定的偏见。[5]最终结果就是一些负面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传送给教育客体,威胁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改变现状,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各行业主体要担负起主体责任,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提升“入库”审查识别能力(这里的“库”指的是人工智能的学习资料库),确保负面信息绝对不“入库”,积极信息绝对不“出库”;完善行业规则是确保意识形态领域海晏河清的关键一招,制定针对人工智能公司的资格审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环节的行业规则,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制度约束,每个流程都有行业监督,从人工智能开发源头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实现技术突破,抵制外部攻击。人工智能的普适性发展和应用,似乎使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调得到了验证,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人工智能时代并没有停止,也不可能缺席,只是新增了斗争场所和变换了斗争形态。[6]西方国家凭借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先发优势,利用优势地位向其他国家实行西方意识形态输出,要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必须实现技术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有化。为此,在技术上要不断实现突破和发展,制定我国自己的人工智能和工业发展升级发展战略,实现技术上落差缩小,进而抢占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制高点和锦标,拥有更多的技术话语和技能权重,并不断强化技术本身“内嵌式规则”的意识形态话语引领和价值自信,巩固我们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7]

  (二)立法规、重保护、解问题

  隐私和伦理问题是当今智能开发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现实应用使得隐私伦理问题激化,要想合理解决隐私伦理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以完善法律法规化解智能风险。从全球智能风险化解的实践来看,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隐私伦理问题无疑是国际社会通用的做法。尽管目前我国针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系列法律法规。但相较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衍生出许多新的隐私伦理问题,政府必须大力完善智能算法方面的法律法规,着力“通过法律化解风险,通过法律吸纳风险,将风险社会置于法治社会的背景之中,即对智能革命时代的法律制度乃至整个社会规范进行新的建构。”[8]首先,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立法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平台进行规范,保障学生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同时对于人工智能开发的伦理问题要进行伦理验证,不可逾越伦理底线;其次,强化人工智能法律制度的落实执行,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法治化进程。另一方面,增强个人防范意识,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每个人都要做自己隐私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在智能应用中要格外注意自己隐私的保护,对陌生链接、陌生推广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能“一笑而过”“一笔带过”。同时针对人工智能可能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应该及时向平台或者有关部门举报,切实维护广大使用者的隐私权。只要所有使用者增强防范意识,就能够大大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支持,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壁垒与困境,极大提高了思政育人的实效性。但在赋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化劣势为优势,这就要求高校不断提高驾驭人工智能的能力,减小或规避人工智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16(3):247.

  [2] 敖永春, 王鹤天. 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评价的特征[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5):71-75.

  [3] 富旭. 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 思想理论教育,2021(4):85-89.

  [4] 王菊芹, 朱妍洁.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革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6):37-40,47.

  [5] 郝博炜. 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风险及其应对[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2):59-62.

  [6] 沈江平. 人工智能: 一种意识形态视角[J]. 东南学术,2019(2):65-74.

  [7] 杨仁财.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5):54-59.

  [8] 吴汉东.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1):19-2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