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为例

  • 来源:高教探索
  • 关键字: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问题与对策
  • 发布时间:2024-09-15 20:30

  孙棋周鑫鹏

  收稿日期:2023-11-14

  作者简介:孙棋,浙江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周鑫鹏,浙江大学团委实践部副部长。(杭州/310058)

  *本文系浙江大学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课题“创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我国未来拔尖人才培养的价值走向和发展格局。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思政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重要经验:使命引领,培养基础学科“国之大者”未来人才;学生中心,构建拔尖人才“大思政”教育格局;立足国情,打造浙大特色自主培养体系。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思想政治教育既取得积极成效,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要以个性化为导向,构建“包容、多元、可持续”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以实践性为核心,丰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有效方式;要以师资队伍为抓手,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协同机制;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中心,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考核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要以正确就业观塑造为目标,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融合机制。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问题与对策;思想政治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战略意志。早在2009年,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20年1月,教育部又决定在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亦称“强基计划”),浙江大学作为首批试点高校于同年9月招收第一批强基计划本科生。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前沿变革的关键一步,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我国拔尖人才的价值走向和发展格局。本文以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为例,深入研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系统总结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及时代蕴含(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数量较少,主要聚焦在问题类研究、途径类研究和经验总结类研究三个方面。在问题类研究中,已有研究较为关注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中国元素显示度不明显、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前沿性的思考[1],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单一、忽视教学的灵活性和变动性以及学生接受方式的多样性[2],不承认多元性理论存在的事实,继续坚持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3]等问题。在途径类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能力提升的一种教育途径,如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条途径[4],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总引领[5]等。在经验总结类研究中,已有的研究总结了特定学校[6]和特定学科[7]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的来看,已有研究虽然总结了已有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但均未形成较大的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以形成更为普适性的、实践性的方案。

  (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蕴含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应该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新技术的发明者,同时也是国家基础创新研究的重要力量。面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需格外重视,以确保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高校思政·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球人才竞争的现实需求。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了国际竞争的强度,尤其是在人才竞争方面。创新被认为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基础学科人才则被视为创新的根本源泉。党的二十大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创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是将教育、科技和人才连接为三位一体的重要措施,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保障未来人才心怀“国之大者”的重要手段。只有拥有一批又红又专、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和卓越全球竞争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才能确保我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创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保障国家人才安全的有效途径。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别,我国在人才培养总量上已位居前列,但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外流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除了要不断改善国内工作、科研、待遇条件,还要以国家的伟大事业吸引人才,以深沉的家国情感打动人才。[8]

  二、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以学生志向、兴趣和天赋三方面为重点,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需求为培养理念,打造人才培养的高地。截至2023年6月,“强基计划”累计招生共400人,其中人文历史类120人、理学类240人、医学类40人,覆盖了10个基础学科专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重要经验。

  (一)使命引领,培养基础学科“国之大者”人才

  使命愿景是大学战略谋划的起点,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上,浙江大学始终牢记使命,结合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战略迭代,构建使命引领的人才培养战略。一是构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汇聚的战略基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强基计划的思政教育信条。通过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并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强基计划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在拔尖人才的就业上,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大力培养国家急需的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通过建设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团队,来汇聚研究真问题的“大先生”。二是构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基地。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始终践行“四个服务”和“四个面向”,主动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培育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大成果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基计划应发挥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突破的主力军作用,持续推进国家级基地高水平运行和网络化布局,支撑国家自立自强的卓越创新型大学。三是构建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基地。强基计划以基础研究为抓手,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研究,在基础研究中全面提升理论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将基础研究的成果与国家新时代任务紧密结合,努力形成以高端智库为引领的一流智库集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等方面产出一批重大成果。

  (二)学生中心,构建拔尖人才“大思政”教育体系

  一是加强使命感激发,推进“大思政”教育,建立“学科思政”工作体系。在每年开设的120余门公共素质课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契点”并融入教学过程,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作为申请条件之一,深入挖掘第二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建成学生党建与思政现场教学基地36个,着力打造育人与育才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思政体系。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遴选有基础、有影响的课程思政项目予以建设支持。二是完善高水平教师引领机制,加快导学育人共同体建设。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准选拔培育党建学术“双引领”的党支部书记,通过专题培训班、素质能力大赛、“Workshop”工作坊、“领雁工程”实践历练等平台,构建制度化、立体化、长效化培养机制,着力打造研究生党员骨干队伍。建立健全“学校—学科—党支部—党员”党员学习教育机制,结合学习和科研实际需求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实践教学中开阔胸襟视野、涵养家国情怀。

  (三)立足国情,打造浙大特色哲社自主知识体系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并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强基计划各领域。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持着“专业发展,服务全校”的原则进行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既考虑到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又考虑到全校其他专业的通识课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学院教师成果推介的形式鼓励教师更新课程内容并进行专业研究。强基计划各学科积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开发“专业+思想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定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设讲座。二是在基础研究中设置一批引领性、全局性、全球性课题,不断扩大中国思想的国际影响。基础学科的相关研究课题均围绕现阶段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卡脖子”问题,在研究课题中注入中国思想、引发中国思考。强基计划各学科均与世界一流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全球性、引领性课题研究,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并吸纳优秀外籍学生交流学习。

  三、浙江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与问题学校在育人目标、培养体系和工作成效等方面既取得积极成效,也面临着一些困境。本文从实施者、管理者、受教育者等3个角度对院系强基计划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提供策略。

  (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分析

  1.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

  学校思政教育途径主要包括军事课程教育、思政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党团活动教育、集中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教育和日常交流沟通等。大部分学生对于以上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效果总体评价较好,尤其对军事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日常交流沟通三类途径给出了较高的评价,相较于传统的理论说教类活动,这三类途径分别具有特殊意义、融入日常生活、融合实际体验的特点,更契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够发挥更显著的成效。总体上看,强基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体系、资源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建立多维度评价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

  2.组织保障体系较为健全

  通过对强基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表明,不论是管理者、实施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对资源配备和组织保障方面的满意度都很高。这意味着各单位在支持强基计划方面投入了比较大的资源,并且建立了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目前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同时,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吸纳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3.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较为科学合理

  综合分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内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可知,在内部因素方面,专业知识和本领、创新思维和能力被视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这与强基计划的培养目标有着强关联性,即以培养基础学科攻坚者为目标,强基计划的培养更注重“专精”而非“广博”,在各学科交叉渗透日趋频繁的现代学术体系下,强基计划的实施需要深钻专业知识、训练创新思维、聚焦基础研究,而不受外界学术研究“趋热”效应的影响。就外部因素而言,科学的评价机制成为影响最大的因素,对外交流、政策措施、环境硬件等方面影响较为均衡。这表明基础学科研究需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打破固有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选育优才,保障基础学科持续健康发展。从这一层面看,强基计划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政策基本科学合理,符合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规律。

  4.学生学习动机较单一纯粹

  在分析学生报考强基计划的主要原动力和学习动机时,大部分学生表示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学生对发展潜能、未来发展、精神价值层面具有较高满意度,对于选择强基计划的认同感较强。关联“强基计划”培育目标,这一结果与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有着很高的契合度,体现出精神价值层面学生认知与既定目标有着很高的关联性与匹配度,学生学习动机相对单一纯粹。学生在进行学校选择与专业学习时,不仅将目光聚焦于短时的专业、政策优惠,更考虑到了更长远的学术目标、价值目标和人生目标,这种综合性精神价值指引了学生选择强基计划。

  5.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因素多元复杂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以看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因素存在复杂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取向多样。多元化的创新导向影响了教育成效,因为不同的创新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涵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当前的思政课程内容普遍存在同质化问题,因此需要在保持创新性和针对性的前提下,提高教育内容的深度。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架构仍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与专业教育相衔接,以构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思政育人—专业成才”的教育合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分配存在短板,强基计划对于专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需求增加了资源分配的难度,不平衡的资源配置导致了思政教育成效的差异明显。

  (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性不足

  在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影响下,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属于两个体系,两者处于平行关系,没有很好地融合,无法有效地协同育人。首先是育人方式协同性不足。专业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实习开展育人工作。而常规的思政育人途径主要包括军事课程教育、思政课程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品牌活动教育、集中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教育和日常交流沟通等。两者在育人方式上较为独立,不能很好地协同发展。其次是问题与挑战不同。专业教育主要面对的是专业知识的授课,挑战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其挑战来源于学生、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这些因素致使两种教育不能在共同的问题上做到有的放矢。

  2.考核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度不足

  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政治素质、学业成绩、能力素养和体质健康。这些评价结果被用作学生评奖评优和相关选拔的依据。然而,目前评价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仍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难以量化。相对于学业成绩、能力素养和体质健康等方面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常常难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或分数来衡量。目前,一些学校仍然以出勤率和到会率等因素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这种方式难以与其他评价指标相对等,也无法提供科学的评定依据。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相较于学业成绩、专项能力、体质健康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一种育人方式,无法及时地进行反馈,这也是导致契合度不足的重要原因。

  3.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缺乏相互衔接与逐级递进

  当前,面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教育仍有脱节,与强基计划培养体系的周期性特征仍有矛盾。首先在与专业教育的融通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培养尚未形成充分的协同和联动机制。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现象有待进一步解决,专业教育往往聚焦于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价值的建立;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想信念塑造的理论和实践,缺乏与专业特色的有机结合。这与强基计划的开展初衷是相悖的,导致其作用发挥不突出。其次针对强基计划培养体系的周期性特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缺少相应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与非强基计划的学生相比没有明显的特殊性,特别是面向本研不同阶段的衔接缺少梯度化的培养、考察和选拔机制。

  4.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缺乏精准育才与动态调整

  强基计划为录取的每个学生精准制定培养方案,从本科阶段开始实行导师制和小班教学,有专门通往研究生学段的升学渠道和监督评价机制,是秉持“因材施教和精准对接”原则下的一种计划式精英型育人模式。首先在育人目标上,强基计划精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指向专门应对国外高精尖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领域高素质后备人才,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缺乏对个体精准育才的培养方案。其次是育人模式上,各个阶段的思政培养模式相对固定,对于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后的反馈调节机制较弱,无法开创思政互融新形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动态调整的缺失无法给强基计划的立德树人提供方向保障。

  四、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对策建议(一)以个性化为导向,构建“包容、多元、可持续”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立足“强基计划”根本宗旨理念,聚焦各基础学科专业的内涵本质,围绕培养年限和层次特点,切实打造适应培养目标、呼应时代需求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面向“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周期特点、基础学科的特质与八年制“本-博”连读的要求,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当具备“包容、多元、可持续”的特点。“强基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宗旨,尤其注重理想信念的培养与理论应用的导向,避免与普通批次学生的培养机制雷同,同时在制定其他政策如考核评价机制时充分把握“强基计划”的逻辑特点。基于各基础学科专业和学生的特质,其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发挥专业优势、符合学生特点,思考专业和个体差异对于学生培养的影响。基于特殊的培养年限,其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符合长期性培养规划目标,在本研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充分考虑连续性和梯度化,制定具有长远发展目标、逐级递进的可持续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二)以实践性为核心,丰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有效方式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善用社会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大思政课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在“大思政课”思想的指导下,新时代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践性为核心,充分发挥实践性知识对于拔尖人才理想信念和品格塑造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载体建设,进一步丰富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企业调研、实习实践、参观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促进学校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对接,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实现产教融合,还在更高层次的精神引领上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融合。

  (三)以师资队伍为抓手,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协同机制

  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积极完善以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为主体的育人队伍,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和专业实践,以促进价值引领的协同育人路径,切实发挥思政与专业双向协同的育人作用。在“大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需要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强基计划的培养体系在专业教育上有明确的教学培养方案,注重专业教育过程的本研衔接、学科交叉、科教融合、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和动态管理等基本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和实践需要充分融合专业教育,二者需要同向同行。从内容上而言,面向“强基计划”的专业教育应当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聚焦学科应用前沿,深入挖掘提炼课程与知识中的德育价值和元素,关注学生核心价值的认同与理想信念的塑造。从形式上而言,专业教育应当坚持输入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准则,培育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多元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发形成责任与担当意识。从管理上而言,专业教育应当发挥育人主体力量的融合,即全员育人机制,特别是发挥学科一流学者的育人作用,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地。

  (四)以发展性评价为中心,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考核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

  强调学生在考核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考核评价理念,深化考核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首先,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学生既是考核评价的对象也是考核评价的主体,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自我评价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意识。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不断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和改进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内生发展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以发展性评价为中心,建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考核评价的融合机制。要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理想信念引领与价值品性塑造的目标及成效指标融入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去,把家国情怀、全球担当、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通过考核评价的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五)以正确就业观塑造为目标,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融合机制

  聚焦学生培养的出口端导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的双向布局,增强“强基计划”学生就业发展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基于“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最终导向,必须重视就业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学生毕业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培养宗旨。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方面的运用,根据新时代、新思想和新要求来规划学生的就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坚实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方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在职业发展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注重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塑造和培育,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将“强基计划”学生的未来出口导向落到实处,真正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具有自觉担当和实质贡献的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有机融合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有国家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这一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符合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因此,将就业指导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赵子龙,黄晋,刘艳岚,宦双燕,王玉枝.面向德才兼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化学(2)教学思考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3(10):143-149.

  [2][8]刘虎,苏奕,邱利民,王占仁.国际化语境下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基于家国情怀培养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6):13-20.

  [3]王成.浅析理性多元论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困境——以吉林大学拔尖人才实验班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62-64.

  [4]陈星平,施淑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2,8(35):45-47+52.

  [5]陈红.文化思政引领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拔尖人才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6):22-26.

  [6]田川,曹文华.书院制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12):60-61.

  [7]王梅,康美玲,刘志刚,张强,田枫.“拔尖计划”2.0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4(1):10-14.

  (责任编辑陈志萍)2024年第4期高 教 探 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