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尝试*——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证研究》

  • 来源:高教探索
  • 关键字:专业,建设,研究
  • 发布时间:2024-09-16 09:58

  吴世勇

  收稿日期:2024-06-21

  作者简介:吴世勇,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在线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汕尾/516622)

  *本文系2024年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智库课题“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最优办学模型与影响要素的分析与研究”、职教高考研究基地2023年课题“广东省技工院校学生升学意愿与路径调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学科建设,高职院校尤为重视专业建设,甚至认为“办高职就是办专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证研究》一书运用访谈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借助扎根理论等方法处理资料,以专业的内涵解析和功能研究为理论基础,深入探究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专业建设评估等重要论题并为之研制配套的指标体系,彰显了实证研究的魅力,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专业建设研究;专业结构调整研究;专业建设评估研究截止2023年底,全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3所、高职(专科)学校1547所,共开设了1300多个专业。这些专业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实践中,主动与产业结构对接,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规格,确保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前瞻性,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本土优势和国际影响的专业建设模式,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但同时,这种院校自发式的变革尝试也面临着对专业建设内涵认识不足、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策略简单、专业建设效果评估标准模糊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刻的学理分析和典型的实证研究来寻找最佳答案。陈伟教授、郑文教授等人的著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证研究》(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正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证研究的一部力作,其通过对专业内涵和功能的理论分析,佐以代表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策略分析,并开发出可自测和他评的模块化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高职院校强专业、出成效、突特色提供了案例借鉴和操作指引。

  一、从学理上分析专业的内涵和功能,增强内在逻辑认识按照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的观点,高等院校是以知识为材料、以教学和科研等为知识操作方式的特殊组织。[1]所有高等院校的办学,都必须高度依赖学科和专业两大基石。学科,是与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密切相关、极具中国特色的知识分类方式;专业,是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不同层次和类型、不同功能担当和职能定位的高等院校,对学科、专业的重视程度并不相同。本科院校要办专业,但越是高水平大学越重视以学科为基础举办和建设专业;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较少关注学科,但非常重视专业建设本身,甚至在这类院校的校长中流传着“办高职就是办专业”的说法。当然,作为普通本科高校与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交叉、过渡型院校类型——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则需要在探索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规律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学科和专业。这意味着,专业既是普通高校的基本学术单元,也是职业院校的技术技能载体。高职院校的专业主要是技术专业[2],其知识构成大多与职业世界相关,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由于层次和类型所限,部分高等院校可能会不太重视学科建设,但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的接口,它依据社会职业分工的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学科和社会资源,分类开展专门知识、技能和岗位技术、经验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的教、学、研、训等活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院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对于以培养实践创新型应用人才为核心目标的高职院校而言,专业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循此逻辑,该著作从本体论角度深度探究了专业的内涵。通过理论分析,梳理清楚了专业的内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分析专业内涵的逻辑链条:知识—学科—课程—(高校内部用于人才培养的、狭义的)专业—岗位—行业(产业)—职业。基于这一动态多维的逻辑链条,进而指出,专业是连接高等学校内外部关系的中介,是平衡国家意志、社会需求、教育管理、学生利益、教学理念等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关系的支点,具有回应社会分工、整合学科知识、实施教育行政管理、落实学校教学任务等多种功能,且这些功能是因时因地而变的,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的中国逻辑。可以说,将专业置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之中并考察其地位作用和逻辑节点,有助于立体综合地描摹专业的多维画像、探究专业的本质内涵,因此属于形而上的理性思考,能为回答专业“是什么”“有何用”等问题提供理论启示。

  二、从实证上归纳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路径,提供典型案例参考与全国各地的经济和产业、政府治理和社会发展等情况相适应,基于不同的专业建设理念、差异化的专业建设路径认知,我国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实践中,通过多样化的实践策略,在院校层面做出了不同的组织变革,在专业层面进行了不同的创新尝试,形成了许多可供总结梳理的建设方式和发展模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专业建设的内在逻辑,也折射出了外部环境力量对专业建设的多维影响。然而,在此进程中,也有不少高职院校重点特色专业的建设仍不够突出。[3]在这个极具国情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过程中,任何高职院校都需要反思和探究一个问题,即如何基于要素禀赋、专业传统、创新精神等,打造并形成“一院校一特色”“一专业一品牌”。此外,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动态建设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责权分配错位[4]、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学校内部资源调整困难、行业结构认证作用缺失等。[5]高职院校专业动态建设机制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同时也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6][7]有关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不同的答题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学术探究,已成为学术界通过洞察办学实践和管理革新以深究专业建设的机理和学理的重要契机。

  ·书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尝试遵此要义,该著作从认识论角度建构了专业建设研究的分析框架。我国高职院校基于办学资源约束与办学绩效不断提升之间的矛盾关系,日益深切地关注和探索校内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问题。在此背景下,该书先是从系统层面和“普—职”维度、空间维度、类型维度梳理了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研究基础,进而以一所办学历史长、专业特色突出、经历了办学层次和规格升级、办学质量较高、当时已入选省级一流高职建设立项单位现已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高职院校作为个案,开展具体研究。通过对该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践的全景观测和实时诊断,为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六度”调整与优化思路,即要综合考察专业的社会需求度、条件支撑度、专业成长度、校际竞争度、调整影响度、专业之间关系的自洽度。这套“六度”指标体系,学理性和操作性兼具、特殊性和普适性相济,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从科学上开发专业建设评估的指标体系,彰显政策工具价值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是办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增效的必然要求。它既是实践层面的操作问题,也是学理层面的认识问题。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什么时候评,评价结果怎么用等问题,可以说是专业建设评估的认识要点和操作关键。其中,有关评价主体、评价时间、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及运用等均因地因校而异,而评价内容和方式则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和普适性,即评价的指标和手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推广性,可以通过质性和量化的方法,开发出一套观测点全面、指标权重合理、测评方法科学的指标体系,以达成“建设策略各不同,评估指标可一统”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的根本目的或者逻辑起点,是要促进专业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功用在于评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目标的达成度,寻找专业建设的痛点和阻点,以专业建设评估带动整体高质量发展,且在具体的评估实践中,亦需根据院校具体情况而实行差异化和动态式评估策略。

  按此设想,该著作从方法论角度创造性地运用专业建设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在高职院校内部,总是面临一个难题,即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如何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包括增设新专业、撤消过时专业,并强化某些专业的建设。考虑到校内的专业撤并、新设等会触动多方利益、引发各种矛盾,亟需借助科学评估、基于专业建设的综合绩效,有理有据地开展工作。为了建构专业撤并、新设的管理工具,该著作深入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问题。具体而言,该著作基于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反思,结合国家和地方专业建设评估的政策要求,遴选了一所入选省级一流高职建设立项单位的高职院校作为个案,运用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收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等方法分析资料,最终建构了一套包含专业定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生状况、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等一级指标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以一级指标为基础,进而分解出二级指标和具体的观测点。由此而建立的通用型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院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删减和权重调整、形成校本指标体系,具体用于不同高职院校,从而增强了指标体系的灵活性和匹配性。可以说,该指标体系的建立,能为区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成效评估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也能为高职院校进行自我评估提供操作指引,其模块化、组合式、动态性的指标体系能因时而变,具有较强的理论生命力和环境适应力。

  专业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的类型属性又赋予这一进程极为丰富的技术价值,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多维内涵和多样化实践,又让这一实践活动增添了多重可能。该著作从研究设计到具体操作、从学理推导到实践反思、从案例分析到体系构建,均反映了这一主题的时间和空间、历史和逻辑、理论和实践、多元和统一、总体和样本的复杂关系特性,从不确定中找出确定、从多样化中凝练标准,能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政策制定和校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殷企平,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1-12.

  [2]李建求.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3(4):75-79.

  [3]周建松,陈正江.以专业建设新成效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专业建设”主题获奖成果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6):17-22.

  [4]刘燕,吴玉剑.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8):31-4.

  [5]林爱琴.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困境及策略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120-122.

  [6]刘向杰.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0):42-47.

  [7]张宏,迮仍瑶,李彩霞.基于产业结构调查的高职院校专业动态建设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2(3):71-79.

  (责任编辑刘第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