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中秋饮食文化

  • 来源:美食
  • 关键字:中秋,饮食,文化
  • 发布时间:2024-09-20 21:51

  吃月饼。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民间谚语云:“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月饼起源于唐代,当时皇家会向臣子赏赐月饼,如《洛中见闻》中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淞南乐府》中写道:“淞南好,时物存秋香。月饼饱装枣肉馅,甜果新谷渐登场。”一些文人名士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中秋吃月饼诗词,如苏东坡的《咏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袁景澜的《咏月饼》:“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月饼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秋节”的代言。

  喝桂花酒。早在战国时期 ,古人就已经有赏月饮酒的习俗了。唐宋时期,此风更盛,每到中秋,很多文人雅士便会对月饮酒,因此中秋促成了许多伟大诗篇的诞生。比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秋之美境,在于杯中望月,纳花月入酒杯,醉眼朦胧间,花添色来月弄影,且歌且醉且中秋。中秋时分恰是桂花飘香的黄金季节,因此中秋喝桂花酒便成为很多地方的中秋必备节目。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实为享受。

  吃蟹。“紫蟹霜肥秋纵好”“江上秋高蟹正肥”“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九月金风降,三秋明月光。但得阳澄蟹,不看菊花香。”历朝历代,人们都把中秋食蟹作为节日中的一大盛事。秋季的螃蟹肥美异常,营养价值丰富。中秋食蟹最养生的吃法是清蒸,因为清蒸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河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不但口感甘甜,而且肉质比较鲜嫩。采用这种吃法,也不用担心蟹的口感被其他佐料干扰。

  吃麻饼。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吃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

  吃糍粑。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糍粑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糍粑呈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

  吃石榴。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便作为吉祥物,成为中秋佳节的应节果品,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中秋佳节对着圆月,慢慢品尝用水晶玻璃果盘盛满的石榴果籽,深深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那份思念,那份真情,婉约、深远、宁静,如石榴籽般晶莹剔透。

  吃麦箭。山东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即墨地区中秋节会吃一种应节食品“麦箭”——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吃毛豆。在江浙一带,中秋节时一些人家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未来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吃藕盒子。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然后煎至金黄。藕盒子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吃田螺。中秋前后,是田螺和石螺当道的时节,八月十五吃田螺,更是流行多年的风俗。中秋食田螺,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中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另外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田螺有壳,剥壳食肉为“食心(新)转运”之兆义,以求去邪气、晦气。还有一则“讲究”:“螺”字与粤语“罗”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罗食”,俗话说“无得食,问田螺(罗)”,中秋夜吃田螺,有丰收之意,代表五谷丰登。

  吃桂花。南京地区的人们喜食桂花糖芋苗。桂花糖芋苗会浇以桂浆。“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斗兮酌桂浆”一句。桂浆,俗称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吃柿子。陕北、甘肃一带,会在中秋时节吃又大又甜的柿子。中秋,恰是柿子成熟之时,此时的柿子新鲜、甜脆、口感好、甜度高,另外中秋节吃柿子还寓意“柿柿(事事)如意”。

  吃南瓜。“八月半吃南瓜”,吃南瓜是江南各地过中秋节的食俗。传说很久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有一个女儿,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久病卧床,奄奄一息。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二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籽种在地里,第二年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所以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习俗。另外中秋节鱼肉、月饼食用过多,吃些南瓜可增加饱腹感,减少脂肪摄入。

  吃菱角。江南一带有中秋节吃菱角的习俗。“菱”与“灵”谐音,所以据说中秋节吃菱角,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去除胃中的油腻。

  吃莼菜。在浙江杭州地区,人们在中秋节到来之时,必吃一道莼菜鲈鱼烩——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时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因为晋代张翰借“莼菜”“鲈鱼”表达思乡之情 ,使莼菜成为一种思乡的象征。

  吃团圆馍。在陕西西安地区,中秋佳节,当地每家做馍,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加芝麻。馍上层用大碗拓一个圆圈,象征中秋之夜,圆中刻“石头”一块,上面站一个“吃蟠桃的小猴子”。馍在锅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则留下一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