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美食纪:味蕾上的法式风情

  • 来源:美食
  • 关键字:巴黎,奥运,美食
  • 发布时间:2024-09-21 10:17

  文/卢雨辰

  今夏,奥运会在法国成功举办,这场世界盛会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奥运健儿在竞技场上挥洒汗水的飒爽英姿,也让法国及法国文化走入聚光灯下。本届巴黎奥运会属于法国奥运的“百年回归”,法国美食香飘全球,法国人把自己对食物的热爱传递到全世界。

  奥运村的甜蜜邂逅:巧克力麦芬风靡记

  没有想到,本届巴黎奥运出圈的第一道法国美食居然不是法国有名的可颂或法棍,而是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巧克力麦芬”(chocolate muffin)。

  挪威游泳好手克里斯蒂安森在选手村用餐时,偶然间发现这里的巧克力麦芬非常好吃,并给出了超过满分(10分)的11分超高评价,随即拍摄了一系列短视频上传到社交账号,称巧克力麦芬为“奥运村里最棒的东西”。这些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激发了一股寻找奥运村内最佳巧克力麦芬的热潮。来自蒙古、爱尔兰和瑞士的运动员们纷纷加入其中,他们对这款甜点赞不绝口,有的甚至将其视为比赛之外的最大收获,还有平面设计师特地为麦芬设计金牌奖杯。

  巧克力麦芬的魅力在于它的质朴与直接。它的烘焙过程不像其他的法式甜品那样需要繁琐的工序,只需要简单几步即可制作完成,可谓是甜品中的“快手菜”。通常,制作一款麦芬只需要将一些基本原料,比如鸡蛋、牛奶、糖、玉米油、面粉等,混合成面糊,再放入烤箱中烘烤半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巧克力碎片的加入不仅带来了甜蜜的惊喜,还增加了口感上的层次。烘烤后的麦芬,外皮略带酥脆,内部则温暖而蓬松,一口咬下,浓郁的巧克力香味便在口中弥漫开来。

  麦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 世纪的北美,它最初是旅行者和拓荒者的便捷食物。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的麦芬已变得多样化且精致。从传统的蓝莓麦芬到创新的巧克力版本,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而奥运村中的这款巧克力麦芬似乎完美结合了经典与现代,成为了各国运动员共同的记忆点之一,也为这场体育盛事增添了一份甜蜜的回忆。

  “国宝”传奇: 法棍的历史与荣耀

  当然,在这场以巴黎奥运会为中心的美食盛宴上,法国的标志性美食——法棍,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期间,一段由中国志愿者拍摄并分享在社交平台上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这位小伙子尝试享用一根法棍作为他的“大餐”,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挑战:这根法棍异常坚硬,以至于他无法轻易咬下一口,甚至敲击桌面时还会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幽默地自嘲,这是在品尝“干巴lunch”,网友也热评:“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了费牙。”

  其实,法国人也没有直接生啃法棍的习惯。他们的传统做法是将法棍切成薄片,将柔软的一面朝上,然后涂上一层黄油或果酱,搭配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或巧克力享用,或者将法棍放在沙拉里作为主食。他们欣赏法棍纯粹的面包香味,越嚼越香。

  法国人对面包的热爱可真是到了骨子里。巴黎奥运会的厨师长告诉媒体:“奥运村里必须有一个面包房,这不用过多解释,我们想在村里自己烤面包,还将组织培训课,让运动员们亲手搓面团、切面、把面包胚放入烤箱并取出成品。我们会和他们一起共度这样的时光。”

  除了在奥运赛场上,日常生活中法国也依然有着浓厚的保护传统面包店和手工面包师傅的氛围,甚至还出台了专门的法律保护面包师的权益。

  由于手工制作面包的过程极其耗时,面包师傅在那个时代被称为“穿着白衣的矿工”。因此,主流社会开始探索减轻他们负担的方法。1919年,政府立法禁止面包师傅夜间劳动——禁止时间是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4点之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师傅们开始寻找更简单的制作方式,其中之一就是以商用酵母取代鲁邦种(也称天然酵母),并且长棍形状的面包能大幅加快制作的效率。这一年,法国国会还通过了法案,规定法式面包只能以水、盐和面粉制造,不能加入任何人工酵母和化学添加剂。

  1993年提出的修订案限定真正的手工面包只能以全手揉方式发酵、搓面团和烘烤,其中,有机法棍必须全程使用有机面粉。法棍经过如此严格规定、精雕细制最终形成了完美的长条形构造:金黄松脆的表皮让其与众不同,轻轻揉捏便会发出清脆的碎裂声,面包内部松软而有弹性,布满了奶白色的蜂窝状气孔,凑近了还能闻到酵母发酵的味道。

  在法国这片充满浪漫的土地上,食物不仅是味蕾的享受,也是时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棍不仅是一种美食,还赋予了法式穿搭独特的风格元素。例如,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人人都说我爱你》中,一个角色手持长棍面包漫步于塞纳河畔的画面,成为了一幕难忘的经典场景。

  中国人到了法国,也不免入乡随俗。香港电影《纵横四海》里,饰演男主角的张国荣走在巴黎街头,就是拿着一袋法棍,边走边吃。

  当然,法棍在法国文化中所承载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与法国的历史紧密相连,被称为“平权面包”。封建时期,不同阶层吃的面包种类不同,上流社会的贵族阶层只吃全麦面包,而中下阶层只吃得起混合了麸皮的杂粮面包。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人们渴望实现平等,要求无论贫富都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

  “在平等政体中,富有与贫穷应该消失;再也没有富人吃面粉做的面包、穷人吃麸皮做的面包这件事。所有面包店都按规定,制作唯一的一种面包——平等面包,违者入狱。”

  在法国主流的说法里,这些面包就是法棍的祖先,包含了重要的国家原则——统一规格、严加规范、平等无欺。

  法棍不仅是法国人心中的“国宝”,还在2022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公认的珍贵遗产。据统计,法国人每年消耗的法棍数量超过60亿根,平均每天有1200万人踏入附近的面包店购买新鲜出炉的法棍。不仅普通人爱吃,连总统马克龙也盛情称赞其是“日常生活中250克的魔法和完美,法国式生活艺术的象征。”

  经典佳肴: 法兰西的鸭馔情节跟北京人、武汉人、南京人一样,法国人对鸭子也是青睐有加。在法餐中,以鸭肉为主的菜式可不少。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巴黎奥运开幕会前夕,卢浮宫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晚宴,其掌勺人正是法国出了名的美食教父——阿兰• 杜卡斯,他的拿手好菜就是油封鸭腿。

  法式油封鸭在法语中叫Confit deCanard,其中confit(保存)是从中世纪开始法国流行的传统烹制方法,由于当时没有冰箱,人们便通过糖浆、蜂蜜或酒烹调、储存水果,使其与空气隔绝,防止腐烂。渐渐地,这样的方式被运用到腌渍蔬菜、橄榄和封存肉类上。后来,人们发现鸭肉在长时间的低温烹调下,会释放出浓郁的肉香与微妙的香料气息,表面则因为油封的过程变得金黄酥脆,这道料理也逐渐从法国西南地区传至了全国各地,成为一道经典法餐。

  油封鸭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首先选用优质的鸭腿肉,经过香料腌制后,慢慢浸没在融化的鸭油中,接着低温慢煮,直至肉质变得柔嫩多汁,油脂渗透入肉,赋予其难以抗拒的滑腻质感。当第一口油封鸭入口时,丰富的油脂与鸭肉的鲜美交织在一起,既不会过于油腻,也不会过于干涩,达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温柔抚慰,肉质细腻滑嫩,仿佛在舌尖上轻轻融化,留下的是绵长的余韵。油封鸭的风味不仅体现在肉质的柔嫩与油脂的醇厚上,还在于它与配菜之间的完美搭配。无论是搭配烤土豆、新鲜蔬菜,还是搭配酸甜的果酱,都能展现出油封鸭独有的层次感和复杂性。难怪美国作家杰夫•波特在他的著作《探究真正饮食科学:破解厨房祕技,料理好食物》里称赞这道菜肴:“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我想要油封鸭腿当晚餐。”

  法国人对鸭子的偏爱不止于此。大部分人都知道法国的鹅肝很出名,但其实鸭肝的性价比更高。法国用来做鸭肝酱的鸭子品种是骡鸭,这种肉鸭的饲养成本比鹅更低,肉质细嫩肥腴,其肝脏有着可以同鹅肝媲美的奶油口感,因此大部分法国普通民众更爱购买鸭肝酱。

  体育竞技给巴黎这座古老而浪漫的城市带来了一份火热的激情,同时也带来了赛场上的紧张气氛。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充满争议的国度和赛事上时,唯有法国的美食能够“化干戈为玉帛”。正如法国旅游部长奥利维亚•格雷瓜尔所说:“食物是法国的软实力。”在这场全球性的盛会上,法国美食无疑成为了传递这份软实力的最佳媒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